• 企业能力理论 > 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国 外企 业吸收能力理论 研究...
  • 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国 外企 业吸收能力理论 研究...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9-2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第29卷 .第 5期 2 0 1 0年 5月 , 隧报杂志JOURNA L O F I N TE L L I G E NC E Vo 1 . 2 9 No . 5 M a y 2 0 1 0 国外企 业吸 收能 力 理论 研究综述 Ab s o r p t i v e Ca p a c i t y The o r y o f Fo r e i g n S t u di e s :A Re v i e w 林枫徐金发 ( 浙 江大学 管理学院 杭州 3 1 0 0 5 8 ) 摘要吸收能力与知识 的获取 、 消化和应 用密切相 关,吸收 能力的研 究成为近年来 日益关注的主题 之一 .简述 了 吸收能力的 内涵 , 对吸收能力的测度 、 过程模型 、 前 因变量等方面的研 究进行 了述评 , 提 出了进 一步研 究的方向 . 关键词 国外企业 吸 收能力 知识 动 态能 力 中圈分类号 F 2 7 0 文献标识符 A 文章 编号 1 0 0 2 —1 9 6 5 ( 2 0 1 0 ) 0 5 —0 0 7 5 —0 6 在知识经济时代 , 企 业价值 创造 的基 础正 在发 生 改变 , 企业持续竞争力 的源泉 正 日益集 中于企 业 内部 特质 的、 稀缺 的、 难以模仿 的、 不可替代 的知识资 源[ 川, 知识 已成为当前企业 发展 的关键 资源 , 获取和 保持竞 争优势 的动力驱使企 业需要 不 断的调 整、 更新 和创 造新的知识 .吸收能力 ( a b s o r p t i v e c a p a c i t y ) , 作为企业 知 识基础观的一个分支 , 被用来分析企业如何获取和保 持竞争优势 的知识创 造 和应 用,已成为 学者们 研究 的 热点 问题之一 _ 2 J . 基于 国外吸收能力 相关 的理 论研究 成果 , 本文 对 吸收能力 的内涵 、 测度、过程模 型、 前 因变量 等主要 研究问题做 了较 系统 的梳理 , 以期 明晰 吸收能力 理论 的 研究现状 , 并在此基础 上对 吸 收能力理 论 的进 一 步研 究趋势进行 了探讨 . 1 吸收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概 念的清 晰界定 是科 学研 究 的前 提,现有 吸收能 力理论研 究的文献 , 最突 出的 问题是对 这个 概念 的具 体化 ( r e i f i c a t i o n ) 处理[ 引, 即通过 对概 念 的具 体化来 满足自身研 究的需要 , 达到想要实现的研究 目的.因而 ,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 不 同的分析层面或假定 下提出吸收能力 的概念 , 从 而产 生一些 有差 异但 本质 一 致的概念表 述. 最广泛接受 和使 用 的吸收 能力定 义,是Cohen& L e v i n t h 3 ] 在1990年提 出的.他们将其定义为企业 识别评 价、消化和应 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 .同时 , 他们 指出 , 吸收能力是先 前创 新活 动和 问题 解决 的副 产品(by—p r o d u c t ) , 依赖 于组织 成员 的个体 吸 收能 力 .在 此基础上 , C o h e n& L e v i n t h a l ( 1 9 9 0 ) 提 出两 个重要的问题值得考虑 : 一是吸收能力 的分析层 面;二是组织 因 素对 吸收能力的影响.这 两个 问题激发 了一些学者对 吸收能力 内涵 的进一步研究. L a n e& L u b a t k i n ( 1 9 9 8 ) L 4 J 从 组织问层面探讨 了吸 收能力 ( 相对吸收能力) , 他们从 " 学生企业 " 和" 老师企 业" 这种学 习合作方的双边关系来定义吸收能力 , 认为"学生企业" 识别 、 消化和应用新知识是来 自于" 老师 企业" 的,并会 因为" 老师" 的不同而导致 " 学生" 学 习的差 异,如"学生企业" 和" 老师企业 " 之 间具有 相似 性 的知 识 内容或认知结构 , 就会 增加 " 学生 企业 " 的知 识 吸收 和消化 .同时 , D y e r & S i n g h ( 1 9 9 8 ) I s ] 也指 出,企业 识别、消化 和应用 另一 个企业知识 的能 力是 基 于社会 交 互作用、 合作方的合作过程及企业间所建立的关系. Z a h r a& Ge o r g e ( 2 0 0 2 ) . . 基于Cohen&Levinthal(1990)的定义 , 从动态 能力 的视角将 其定 义 为企 业获 取、消化、 转化 和应用知识 以产生组织动态 能力 的惯例 和流程 .他们指 出, 企业 所评 价 的有 价值 外部 知 识经 过获取后 , 并 不能保证企业有能力应用这 种知识 , 这一 点是 C o h e n& L e v i n t h a l ( 1 9 9 0 ) 吸 收能力定 义 中所没有 虑及 的.就此他们把 吸收能力 区分为潜在 的和现实 的 吸收能力 , 潜在的吸收能力 是企业 可 以获取 和 消化进 入组织的外部知识 , 使得所 评价 的外 部 有价 值 的知识 在获取后能得以消化 , 由获 取和 消化构 成潜 在 的吸 收 能力 ; 而现实的吸收能力是 转化 和应 用所消化 知识 的能力. 收稿 日期 : 2 0 0 9一l O一2 2 修回日期 : 2 0 0 9—1 2—1 9 作者简介 : 林枫(1977一) , 男,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战略管理 、 知识 管理 ; 徐金发( 1 9 4 6 一) , 男,教授 , 博 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为 企业发展 、 战略管理 . · 7 6 - 情报杂志第29卷 L ~ q n e e t a 1 .( 2 0 0 6) J 认为,Z~dara&George(2002)]从效率 的角度考虑吸收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 性,但会使 企业更多 的关注 目前知识 的应用 , 而忽视 了吸收能力 对企业未来 发展 的铺 垫性作用 , 是一种 短期 的考虑.此外 , 把吸 收能力作 为有效 的知 识应用 的导 管(pipeline)而不是一种 探索性 ( e x p l o r a t o r y ) 的学 习途 径,也没有反映企业未来发展的知识基础 .因此 , 他们 提 出一个 主要 聚焦 在企业能力 的构思 , 其更 具有学 习 的过程导向 : 通过探索性( e x p l o r e ) 学习, 识别并理解 潜 在有价值 的外部新知识 ; 通过转 化性学习 , 消化有价值 的新知识 ; 通过 应用性 ( e x p l o i t a t i v e ) 学习 , 运用 所消化 的知识来创造新知识并产生商业产 出. 总的来看,后来的学者对Cohen&Devinthal(1990)[3j提出的吸收能 力的 内涵 都做 了一 定的延展 . 不论从关注研发投入 的静 态视角到 动态视角 , 还是从 单边学习到双边互动学 习的考虑 , 一定 程度上 这些定 义都是 围绕获取、 消化和应用 外部新知识 的吸 收能力 本质所展开的 , 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吸收能力 的内涵 . 2 吸收能力的测度 2 . 1 吸收能力 的维 度基于以上 学者对 吸 收能力 的理 解,吸收能力包含不同的维度,如Cohen&Levinthal(1990)[3】、Laneeta1.(2006)[2i的识别评价( i — d e n t i t y a n d v a l u e ) 、 消化 ( a s s i mi l a t i o n ) 和应用 ( e x p l o i t a — t i o n ) 三个维度 ; 也有学者将其维度分为获取 ( 企业识别 和获取对企业 经 营有 价值 的外部 知识 的能 力)、消化 ( 分析 、 处理 、 解 释外 部信息 的企 业惯例 和流程 ) 、 转化(transforma t i o n ) ( 企业开发和提炼 现有 知识和所 获取、 消化的新知识结合的能力) 和应用 ( 把新知识融人企业 经营中的能力 ) 四个维度 J . Z a h r a& G e o r g e ( 2 0 0 2 ) 对吸 收能 力进行 了 四维度 划分 , 将消化与转化 区分开 , 更强 调知识 的转 化,考虑了知 识吸收过程的动态性;而Cohen&Levinthal(1990)的三维 度划 分,更强调对 所消化 知识 的应 用.在实证文献中, 大多数学者直接采用Cohen& L m , i n t h a i ( 1 9 9 0 ) 所提 出的 三个维 度J,近来也 有部 分 学者应 用Zahra& G e o r g e ( 2 0 0 2 ) 吸收 能力 的 四个 维度[ 7 , 9 ] . 2 . 2 吸收能力的测量 吸收能 力的不同维 度之 问(如三维度或 四维度 ) , 有一定 的差异性 但是相 互补充 的, 对它们的测量, 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 种是 使用替代 的方法来测 量整 体的吸 收能力 . 吸收能力是与研发 活动有关 的, 大 多数研究 从知识 基 础的角度来看待吸 收能力 , 尤其是从 企业先 前的知 识 程度来考虑 .常 见的是 以研发 支 出对销 售 的比例 ( 研 发强度) ~ 3 , 1 0 , 1 1 ] 、 专利[ 加,挖]、研发部 门从 事基础研 究的 人数 _ 1 3 ] 等作为吸 收能力 的替代 .但这 种替 代方法 有一定的局限性 , 比如把吸收能力 作为一种 静态资 源而 不是过程或能力 , 忽 视了过程性 、 动态性 ; 研发强度仅 仅测量 了能力创 造的投入 , 但在 能力 的变化 上它能表 明的就很少.可见 , 使用 静态 的方法 来测量 动态 的构 思是有一定欠缺 的,其效 度和恰 当性 ( a p p r o p r i a t e n e s s ) 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 .这可以从不一致的实证结果 得到反映, 如Tsai(2O01)ulJ发现研发 强度 ( 作为 吸收 能力的替 代)对创新 有积极 的影 响,而Mo w e r y e t a 1 . ( 1 9 9 6 ) [ 1 o J 的结论表明研发强度对创新 没有显著影响. 另外 一种是使用感 知的判断方法来间接测量吸收 能力.一些学者使用 7点式李克 特量表 ( s e v e n—p o i n t L i k e r t —s c a l e ) ( 1 ~7的分值表示从低 向高依 次渐进 , 其中1表示很低 , 4表示基本相等 , 7 表示很高) 来测 量吸 收能力的不同维度[ 4 , 7 , 1 4 j .这种使 用量表 测度的方式 也存在某些局限.吸 收能力是一种 动态 能力 , 它不仅 仅是知识的获取 和应用 , 还具有不断 的调整、 反馈 的重 复过程 , 以上量表不 能有 效反映 出吸收能力 的这种动 态变化过程. 以上 两种主要的测度方法是对吸收能力 的一种替 代或接近 , 并不能完全 测量 出企业的吸收能力 , 但在实 际的应用 中仍具 有较 高的 参考价值 和相当的可操作 性. d e I 1 B o s c h e t a 1 . , ( 2 0 0 3 ) [ 1 5 ] 建议, 对于 吸收能 力 的测量 , 利用 不同方法 的互补性会更完善 .例如, 运 用企业员工填写的调查表 , 同时也运 用针对行 业专家 评价企业的调查表 , 或运 用定量 的替 代和案例 研究相 结合的方法来测 量吸收能力. 3 有关 吸收能力 的一些 模型 吸收 能力模型最典型的是Cohen& L e v i n t h a l ( 1 9 9 0 ) _ 3 ] 提出的 , 后 来的一些学者对 此进行 了发展 和 补充 ,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VandenP~xscheta1.(1999)[16]的吸 收能力 和 知识环 境"共同演 化" 模型、Zahra& G e o r g e ( 2 0 0 2 ) 【 J 基于" 动态 能力" 的模 型以及 L a n e e t a 1 ( 2 0 0 6 ) 【 j 基于" 组织学习" 的模 型. 3 . 1 C o h e n& L e v i n t h a l f 1 9 9 0 ) 的 吸收能 力模型 从社会认 知 的角度 出发 , C o h e n& L e v i n t h a l ( 1 9 9 0 ) 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 识别评价外部有价值 的新知识 , 消 化并应用于商业的能力.他们强调了企业先前相关 知 识和经验在企业学习新知识 中的重要作 用.并指 出先 前相关知识和经验 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会 因收益独 占性 ( 制度 ) 的不同而有差异 .其模型 ( 如图1)聚焦于知 识 的消化 和应用 , 是 一个单环 的(single—l o o p ) 而不 是双 环的学习过程 . 第 5期 林枫,等: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 究综 述·7 7 · 图1Cohen& L e v i n t h a l ( 1 9 9 0 ) 吸收能力模型 3 . 2 吸收能 力和 知识环 境" 共 同演化 " 的吸收 能力模型 V a n d e n B o s c h e t a 1 . ( 1 9 9 9 ) 吸收能力 模型( 如图2)以行 为演化理论 为基础 , 从微观和宏 观层 面分 析了吸收能力 和知识 环境共 同演化 的作用机制 .微观层 面 探讨 吸收能力对 组织知 识水平 ( 箭头1)及期望 形式 和应用性嘛 索性 学习( 箭头2)的影响 , 期 望形 式的变 化 又会对 组织结构 和组织的整 合能力产生作用(箭头3),形成 吸收能力 一学 习 一新的吸收能力 的循环过程 . 宏观层面分析的是吸收能力产生 的结果对知识环境 的 影响( 箭头4),而知识 环境 的变化 又会 反作 用 于企 业 的吸收能力( 箭头 5 ) , 产生了吸 收能力 与 环境 共 同演 化 的过程 . 吸收能力 ; 潜在 的吸收能力存在 一个向现实 的吸收能力转化 的过程 ; 吸收能力的结果是 企业 竞争 优势得 以加 强,体现在柔 性、创新和绩效上 .这个模型 中存在激发事 件、 社会 整合机制 以及 收益独 占性 ( 制度 ) 这 三个关 键 的权变 因素 . 该模型反 映了吸 收能力 的动态 性,认为潜 在 的吸 收能力 向现实 的吸收能力转 化过 程中, 需考虑社会 整 合机 制.不足 之处是没有深入分析社会整合 机制的不 同维度——协 调能力 、 系统能力 、 社会化 能力 ( Va n d e n B o s c h e t a 1 . , 1 9 9 9 ) 【 _ 1 6 j 在 潜在 吸 收能 力 与现 实吸收能力之 间的调节效应 . 3 . 4 基于" 组织学 习" 的吸收 能力模 型 结合 组织 学习理论 , L a n e e t a i . ( 2 0 0 6 ) 模型( 如图 4 ) 指出, 内外部 的知识特点和组织学习机制影响了企业理解这种知识 的深度和广度 ; 经过识别和理 解外 部的新知识 , 企业 消 化这种新知识以后 , 将其 应用并 产生知 识产出和商 业一一r艇—+_叫.期望形式累识豹l吸收j一应用,探l 知识能力 l索性学习 j 环境 知识 — 水平整台 能力 i 兰:!兰兰竺兰!图2Va n d e n B o s c h e t a 1 . ( 1 9 9 9 ) 吸收能力模型 该模 型从组织层 面分 析 了吸收 能力 的动 态性质 , 即吸收过程 中的反馈循 环(feedback—l o o p ) , 使得 我们 可 以探索 吸收能力水平变化 的程度和路径.但是他们 没有深入考虑组织层面 的其他 变量 , 如激励政策 、 管理 者 水平等对 吸收能力 的影响. 3 . 3 基于" 动态能力" 的吸收 能 力模型 Z a h r a & G e o r g e ( 2 0 0 2 ) 模 型以动态 能力为核 心(如图3),该模型表 明外 部 的知 识 来源 和组 织过去的经验( 界定 了企业 技术搜索 的领域) 显 著地影 响了企业 的潜在 产出.另外 , 这些产 出反馈到企 业个 体 的心 智 模型、 组织结构、 流程和 战略 中,进而产 生新的吸收能力 , 形成一个反馈 的机制 . 该模 型从组 织学习的视 角 分析 企业吸收知识 的过程 , 更 多地 考虑 了组织层 面 的决 定性作用 , 为企业搭建 了一个 有效 管理组 织 知识的较完整框架 , 具有一定 的可操作性 . 从 吸收能力模 型的发展 可 以看 出:吸收能力与外 部环境 、 内部机制 以及 知识本 身的属性密切相关 ; 同时, 吸收能力 的过程模 型阐释了知识 的吸收是逐渐积 累、 动态 发展 的, 具有 路径依 赖性 , 是 特定 于企业 的,这就解 释 了从 事相 同产 品 和服务 的不 同企业 间其绩效 差异 的内在原 因. 3 Z a ~ t r a& G e o r g e ( 2 0 0 2 ) 吸收能力模 型图4Lane e t a 1 . , ( 2 0 0 6 ) 吸收能力模型 4 吸 收能 力的前 因变 量(影响 因素 ) C o h e n& L e v i n t h a i ( 1 9 9 0 ) [ ] 指出,先前 有关的知 识和经验是影响吸收能力 的关键前 因变量 .在此基础 上,L&De& L u b a t k i n ( 1 9 9 8 ) [ ] 运用 三个前 因变量来 解 释相对吸 收能力 , 即两个企业具有相似 的知识 基础 、 组 织结构 和激 励政 策(comp e n s a t i o n p o l i c i e s ) 及 指导 原则 · 7 8 · 情报杂志第29卷 ( d o mi n a n t l o g i c s ) .此外 , L a n e e t a 1 . , ( 2 0 0 6 ) 瞄 强调 , 需 要更多地 聚焦在所吸收知识 的属性上 .基于这些学者 的研究 , 此处根据外部来源 知识 以及 企业层 面来分析 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 4 . 1 外源知识 4 . 1 . 1 知识 属性.知识 属性是影 响组织 吸收和 消化 的一个重要 的前 因,许多学者对此进行 了研究 , 主 要是知识的缄默性 和复杂性 j . a . 缄默性知识 .它是通过干中学积累的隐含和非 成文的技能 , 根植 于行 动、承诺 和具体 的情景 中, 很难 用正式 的语言来清晰表达u , 需要通过亲 自实践 或经 历才能获取这种知识 .G r a n t ( 1 9 9 6 ) _ 1 ] 指出, 如果 与生 产有关的大部分知识是缄默性的, 则组织成员间的知 识转移就非 常困难 .因此 , 这样 的知识是模糊的 , 难以模仿、 转 移并被吸收. b . 复杂性知识.复杂性知识是 指技术 、 管理 、 个体 和资源与特定知识或资产相互依赖 的程度.知识 的复 杂程度越高 , 企业就需要运用 更多各个 方面 的知识来 提 高对这种特定情景 中的知识 的理解 和消化 , 从 而影 响 了吸收的速度 ; 而且知识越是复杂 , 组织越是难以理 解它的全部内涵 , 其完整的应用也就更 困难[ 2 0 J . 4 . 1 . 2 相似性知 识.它指企业 的知识 与外部来 源知识 的相似程度.L 肌eandLuhatkin(1998)【J从" 学 生企业 " 和" 老师企业 " 的双边关系来分析吸收能力 , 认 为吸收能力会 因为" 老师" 的不 同而导致 " 学生 " 学 习的 差异 , 这也意味着发送方与接 收方之 间知识 内容的相 似性 会增加知识的吸收和消化.A h u j a& K a t i l a ( 2 0 0 1 ) [ 1 2 ] 也支持这样的观点 , 即收购方和被 收购方需 要有充分类似的知识 来促进 组织问 的学习 , 从而有 利 于知识 的吸收. 4 . 2 企业 内部 因素 也有一些研 究从 企业 内部来 分析影响 企业 吸收 能力 的因素 , 主要有 经验、 组织 结构、 企业战略等. 4 2 . 1 经验 .经验是企业环境 扫描 、 与顾客交往 以及与其他企业联 盟的产物 , 也 有一些经验是从" 干中 学"( 1 e a r n i n g —b y —d o i n g ) 得来的 .这些经验发展 了企 业的新惯例并影响 了它 未来 的知识 搜寻方 式、搜索 的 焦点 , 并影响了企 业识别和消化 新知识的能 力l_6J.Trips,as&Gavetti(2000)[21J认为,经验显 著地 影响了管理者的认 知,并最 终 决定 了'企业 管理 知识的能力 . E r i k s s o n e t a 1 . ( 2 0 0 3 ) 【 J 也指 出, 在许 多地 区或 国家获 取 的多样性( d i v e r s i t y ) 经验 , 以及在某个特定 地区或 国 家获取的深度 ( d e p t h ) 经验 , 对企业 的吸收能力会产 生 积极 的影 响. 4 . 2 . 2 组织结构 .组 织结构 搭建 了组织成员 之 间共享 、 交流和转移个体知识 的平 台,在促进企业内部 知识 的转移和吸收中发 挥了重要 的作用 .它通常考 虑 的是企业分配任务的集权化和正式化程度、 责任、 权威、 决策等 【 2 3 J .V a n d e n B o s c h e t a 1 . ( 1 9 9 9 ) [ 1 6 J 从企业 组织结构( 职能型、 分部 型或矩阵型) 人手 , 分 析了组织 形式 以及整合能力对知识吸收的影响.他们研究的结 果表明 , 矩阵型结构促进 了吸收能力 的提升 , 职能型结 构不利于组织的吸收能力 , 分部 型结构对 吸收能力 没 有产生显著影响. 4 . 2 . 3 企业 战略.企业 的战略体现 了企业努力 的方 向, 它通过资源 的分 配影响 了企业对 有价值知识 的识别 , 吸收和应用 , 并最终影 响企业 目标 的实现. 比如,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 , 一方面需要关注竞争对手 的最新发展动态 , 及时了解最新 的技术变化 ; 另一方面 也需要对员 工 的培训 、 学 习投入更 多,加大 研发 的支 出,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吸收能力会更强. 5 影响吸收能力的权变因素( c o n t i n g e n c y f a c t o r s ) 权变因素, 通常是作为一种调节 变量 ( m o d e r a t o r ) , 从 以往的研究来看 , 它在企业 吸收能力与其前因变量 , 吸收能力 的不同维度 , 以及 吸收能力 与其 结果 之间 的关系上产生调节效应 .关键 的权变 因素有收益独 占性 制度 、 激发事件以及社会整合机制. 5 . 1 收益独 占性 制度 ( r e g i m e s o f a p p r o p r i a b i l i t y ) C o h e n& L e v i n t h a l ( 1 9 9 0 ) j 将它作 为吸 收能力 前因变 量与吸收能力 之间的调节变量 , 并认 为,低知识溢出倾 向会驱使企业 加大对 研发 的投 入,但较 弱的独 占性制 度意味着企业所 吸收 的外部知识带来 的收益也是较低 的.而Boisoteta1.(1999)[2aj认为 , 知识溢 出减少了企 业对吸收能力 ( 研发 ) 投入的动力 , 因为竞争对 手 的模 仿会无处不在, 高度的溢出使得这种知识成为一种公 共物品 , 被竞争对手 可以很低 的成本得到 , 对研发的投 人是不明智的.Z a h r a& G e o r g e ( 2 0 0 2 ) - 6 J 在讨论 独占性制度 时,认为它是作 为吸收能力 与其结果 之间 的调 节变量 .他们指 出, 当独 占性很强时 , 竞争对手的模仿 会因为较高 的成本而 变得 困难 , 企业 可 以保 护他们 的 知识资产并持续地从这些 投入 中获 得不 断的收益 , 从 现实 的吸收能力中得到 的收益是很 大的, 从 而产生 了不同企业之间的绩 效差异 . T c ~ l o r o v a& D u r i s i n ( 2 0 0 7 ) [ 2 5 J 在综 合 以上研究 的 基础 上,认为在 一个知识产 权保护很 弱且容易 复制(replication)知识 的市 场上 , 竞争对 手模仿 的可能性会 很大 , 企业就不能独 占他们创新 的收益 ; 由于这种弱 的第5期 林枫,等:国外企业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7 9 · 独 占性制度会降低所吸收知识 的 回报 , 对吸收能力( 研发)的投入也是不 明智 的.因此 提 出需要在 吸 收能力 与其结果 , 以及 吸收能力与 它 的前 因变量 之间考 虑这 种独 占性制 度的调 节效应 . 5 . 2 激发 事件 ( a c t i v a t i o n t r i g g e r s ) 激 发事 件是激 励或驱使企业对特定刺激 ( 冲击 ) 做 出反应 的事件 - 1 , 它可 以是 内部 的,也可 以是外 部的. 内部 激发 事件可 能是 像战略重大调 整或组 织设计重新变革这样 的重要 组织 事件,它可以组织危机的形 式表现出来 .K i m ( 1 9 9 8 ) [ 2 6 】 强调 , 即使 是一 个 负面 的危 机事 件,也能加 强企业学习新技能 、 发展增 强 企业在 吸 收新知 识方 面 的努力 .外 部激发事件是 指可能影响企业所经 营行业 的未 来发展的事件 , 主要 有规章制度 的变化 、 技术范式 的转 移、 破坏性创新 等.这些 内部 或外 部 的激 发事 件 都会引起或加强企业搜 索外 部知识 的努力 , 并 使企业 消化有关 的知 识【 8 J 8 .T o d o r o v a& D u r i s i n ( 2 0 0 7 ) - 2 7 ] 认为,"激发事件" 是作 为外部 知识来 源及 经验 与企业 吸 收能力之间的调节变量 , 且正 向地调 节 了两者 之 间的 关系.后 来的研究也证实 了这一点 【 8 J . 5 . 3 社会整合 机制(socialintegrationme c- h a n i s m s ) 社会整合机制分析社 会化 对组 织成 员行 为的影 响,表明组织成员能意会 和理解 企业 正 当行为 的程度 , 从 而形 成 企业 价值观和企业成员之间交往的共 同规范u 引.它有助于企业 成 员对 共享 知识的一 致 理解 和 思考 , 影响组 织成 员对 知识的吸 收,可以是 非正 式的(如社会网络) , 也可以是正式 的( 如专 门的协调人 员).Zahra& G e o r g e ( 2 0 0 2 ) 【 6 J 在 分析影 响潜 在吸 收能力 向 现实吸收能力的转化过程中, 认为社会整合机制促进 了知识 的共享 ( 而不 是外部 知识 的获 取),有利 于知 识 的消化 , 并最终促进知识的应用 , 其减少 了消化 和转 化 之间的障碍 , 即正 向调节 了潜 在 吸收能 力和现 实 吸收 能力 之间的缺口, 提升了吸收能力.T o d o r o v a& D L ms i n ( 2 0 0 7 ) 【 J 进行 了进一 步的补充 和完 善,他们 指出,既然社会整合机制 有助 于成员 间 的联结 和知识 共享,产生对所获取知识的共 同理解 , 那这 种社会 交互作 用 不仅影响吸收能力 的各个 维度 , 而且这 种 调节作 用 可能是正向的 , 也可能是负 向的, 取决于 特定 的权 变因 素. 以上对 权变因素 的分析 表明, 这 些权 变 因素 的作 用、方向是不断发展 和完善 的,吸收能 力 的转 化过 程、企业绩 效的差异受到这些权变 因素的影 响.在 实际的 环境 中, 可能 由于所选择 的样本或视角不 同,而产生结 果 的差异 ; 另外 , 可能存在影响吸收能力上述关 系的其 他关键的权变因素, 需要明确具体情景的边界条件. 6 吸收能 力理 论 的研 究趋 势 虽然 自20世 纪90年代 以来 , 吸收能力 理论 的研 究取得 了重 大进 展,并且 广泛应 用在组织学习 、 组织 变革、创业 、 创新 和区域创新 系统 等诸 多领域 中,但吸收能力理论 的研究 还有待进 一步 的补充 和完 善,综合国外吸收能力现状 及发展态 势来 看,吸收能力 理论 未来 的研究有 以下趋 势. 6 . 1 基 于企业战 略决策 的吸收能 力研 究 吸收 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 势 的最 重要 的源 泉之 一,是企 业创新 的重要 核心要 素. 因而 , 企业 要从 战 略的高 度 重新 审视 企业 的吸收能力 , 对企业知识 的获取 、 消化 和 应用应 实行 战略性 的管理 .这 就要 求,对企 业 知识 吸 收战略的制定 、 执行 、 控制及反馈等过程要进行 系统 的 研究 , 如企业知识吸 收战略 的制 定应 该考 虑 如何实 现 企业的知识吸收与企业的组织结构 、 人员安排 、 企业 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匹配和融合 , 如何建 立有 效 的企业 内部 协调 机制 提 升企 业知 识 吸收 的 效率 和效果,如何 对企业知识 吸收战略 的实施 过程 进行 有效 控制,以及如何对知识吸收 的结果进行评价等等 . 6 . 2 知识吸收过 程的动 态性研 究企业在 成功 地 应用外部所获取 的有 价值 知识来 实现竞 争优 势 之前 , 所获取 的知识经过 消化 , 并 与企业 现有 的知识 结合 而 产生新的知识 , 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 、 动态演化 的.吸 收能力不断随时间推 移而发 展,这种 动态 调 整过程 使 得我们 可 以探索 知识 吸收与组 织各 个层 面 的作用 机制,了解构成知识吸 收各个环 节 的驱动 因素 是否存 在 差异 , 对企业创新绩 效 的影 响程 度等 .只有 对知识 吸 收动态过程 的详细 剖析和 洞察 , 才 能有 效运 用 和匹配 企业有 限的资源 , 实现企业 的长远发展 目标 . 6 . 3 近期 目标 和长远发 展的平 衡研 究 对企 业来 说,新知识 的探索 ( e x p l o r a t i o n ) 和现有 知识 的应用 ( e x — p l o i t a t i o n ) 涉及企业 不 同的发 展 目标 , 企业可能 通过对 现有知识 的应用而 实现短 期收益 , 但过 多 聚焦 于知识 应用方 面会 陷入 " 能力 陷阱" ( c o mp e t e n c e t r a p ) ( A h u j a & L a mp er t , 2 0 0 1 ) [ 佗】,不能对 环境 的变化 做 出迅 速的反应 ; 而获取和消化外部新知识是一个 持续的过程 , 可 以更新组织现有 的知 识储 备,但不 能获 取应 用知 识的收益[ .探索性学 习和应用性学 习二者 之间存在这样 的矛盾 , 但它们对组织 的生存 和发展来 说都是重要 的,Ma r c h ( 1 9 9 1 ) [ 2 7 J 认为,需要把组织 学习中的探索 和应 用维持在一个合适 的平衡状态 .二者 之间的平衡是一 个重要 的理论和现 实问题 , 这 种考 虑可以考 察 组织层 面的驱动 因素对吸 收能力 的不 同影 响,并制 定 有效 的·80·情报杂志第29卷 管理制度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 6 . 4 不同文化背景对 知识吸收影 响研 究不同背 景、文化下的知识整合 与吸 收一 直是企业 界关注 的问 题,它涉及不同文化 的冲突和融台 , 尤其是在 目前 投资 逐渐 自由化的浪 潮下 , 企业在新 的市场或地 区投资是 选择合资 、 独 资还是收购等决策 , 都需要深入考虑知识 吸收的效果和效率 问题 .显然 , 不 同文化背景 下影 响 企业知识吸收的因素会有所 差异 , 管理者 的认 知水平 也存在不 同,因而对知 识进行管 理的方法也 可能会 因人因地而异.因此应针 对不 同国家和地 区、 不同企业 的实际情况 , 选择不 同文化背景下 的企业作 为样本进 行研究 , 对知识 吸收 的跨文化 比较研究具有相当意义 . 6 . 5 吸收能力研究 方法规范化研 究 知识 吸收 的 动态过程 需要 运用 历时的( 1 o n g i t u d i n a 1 ) 方法 来 研究 , 目前企业吸收能 力研 究 的方法上还存在 如下不 足:a.个体吸收能力是组织 吸收能力 的基础, 要求更 多的聚 焦于组织 内部的作用机 制,充分反映影 响组织 吸收能 力 的内部因素 ; 同时, 组织 间的信任 、 联结 强度 等外 部 社会资本维度对组织 吸收能力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研 究.b . 测量维度缺乏一致性 和完备性.对该构思 的科 学测量 , 要求测量方法所运用的测量维度 , 尽 可能测 出一个完备集 , 而不是简单 的使用研发强度 等作为替代 . c . 吸收能 力的过程机制 及所创 造价值 的大小 , 受到不 同权变 因素的影响.需 要考虑不 同情景中的关键权变 因素及其影响方 向, 研究需 要把这些 特点整合 到研究 设计 中, 使得研究 的结果更具有普适性 . 参考文献Gr a n t RM. T o wa r d a Kn o wl e d g e ~b a s e ( 1 T h e o r yo f t h e F i r m[ J ] . S t r a t e g i c Ma n a g e me n t J o u r n a l , 1 9 9 6 . 1 7 ( 1 ) : 1 0 9—1 2 2 L a ne Ko k a . P a t h a k.Th e Re i f i c a t i o n o f Ab s o r p t i v e C a p a c i t y : A C r i t i c a l R e v i e w a n d R e j u v e n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 J ] . Ac a d e my o f Ma n a g e me n t R e v i e w, 2 0 0 6, 3 1 ( 4 ) : 8 3 3 —8 6 3 C oh e n W , Le v i n t h ~ 1 D. Ab s o r p t i v e Ca p a c i t y :A Ne w Pe r s l ~c t i v e o n L e a r n i n g a nd I n n o v a t i o n [ J ] .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S c i e n c e Q u a r t e r — l y , 1 9 9 0 , 3 5 ( 1 ) : 1 2 8—1 5 2 L a n e P J, Lu b a t ki n M . Re l a t i v e Ab s o r pt i v e Ca p ac i t y a nd I n t e r o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L e a r ni n g [ J ] . S t r a t e gi c M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 , 1 9 9 8 , 1 9 ( 2 ) : 4 6 1 —4 7 7 Dy e r J H, S i n g h H. Th e R e l a t i o n a l Vi e w: C x x ) p e r a t i v e S t r a t e g y a n d S o u r c e s o f h l t e r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o mp e t i t i v e A d v a nt a g e 【 J j . A— c a d e my o f Ma na g e me n t R e v i e w, 1 9 9 8 , 2 3 ( 4 ) : 6 6 ( I 一6 7 9 Z a hr a S A , Ge o r g e G. Ab s o r p t i v e C a p a c i t y: A Re v i e w , Re co n e e p— t u a l i z a t i o n a nd E x t e n s i o n [ J ] . A c ~ a d e m y o f Ma n a g e me n t R e v i e w , 2 0 0 2 , 2 7 ( 2 ) : 1 8 5 —2 0 3 J a r ~ e n , Va n D e n B o sc h , V o l b e r d a . Ma n a g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a nd R e a l — i z e d Ab ~r pt i v e C a p a c t v Ho w t o Or g a ni z at i o n a l An t e c e d e n t s Ma t t ~ r [ J ] . Ac a d e my o f Ma n a g e me n t Re v i e w, 2 0 0 5 , 4 8 ( 6 ) :9 9 9 — 1 0 1 5 [ 8 ] F o s f t t r i A, T r i b o J A,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A n t e c e d e n t s o f P o t e n t i a l Ab - ~ o r pt i v e C a p a c i t y a n d i t s I mp a c t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n u m e e [ J ] . T h e I n t e r na t i o n a l J o u r na l o f Mml a g e me n t S ci e n c e , 2 0 0 8 , 3 6 ( 1 ) : 1 73— 1 8 7 f 9] Ye o h P L . Re a l i z e d a n d P o t e n t i a l A b s o r pt i v e C ap a c i t y : Un d e r · s t a n d i n g t h e i r An t e c e d e n t s a n d Pe r f o r ma n c e i n Th e S o u r c i n g C o n — t e x t [ J ] . J o u rn a l o f Ma r k e t i n gT h e o r y a ndP r a c t i c e , 2 0 0 9 , 1 7 ( 1 ) : 21—3 6 [ 1 0 ]Mo we r y D C, Ox l e y J E, S i l v e r ma n B S . S t mt e gi c Al l i a nc ~ a n d f n t e f fi r m K n o w 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 J ] . S t r a t e g i c Ma na g e m e n t J o u r · n e d , 1 9 9 6 , 1 7 ( 1 ) : 7 7—9 1 [ 】 】 ] W P K n o w l e d g e Tr a ns f e r i n I n t r a o r g a ni z a t i o n a l Ne t w o r k s : Ef f e c t s o f Ne t wo r k Po s i t i o n a n d Ab s o r p t i v e Ca p a c i t y o n Bu s i n e s s U n i t I n n o v a t i o n a nd P e r f o r m a n c e [ J ] . A c a d e m y o f M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 , 2 0 0 1 , 4 4 ( 5 ) : 9 9 6—1 0 0 4 【 1 2 ]Ah u j a G, K a t i l a R.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A c q u i s i t i o n s a n d 1 1 1 e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c q u i r i n g F i ml s : A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t u d y[ J ] . S t r a t e g i c Ma na g e me n t J o u r na l , 2 0 0 1 , 2 2 ( 3 ) : 1 9 7—2 2 0 [ 1 3 ]V e u g e l e r s R , C . ~ s s i m a n B . Ma k e a nd b u y i n I n n o v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 E v i d e n c e f r o m B e l g i a n Ma nu f a c t u r i n g F i r ms [ J ] . R e s e a r c h P o l i c y , 1 9 9 9 . 2 8 ( 1 ) : 6 3—8 0 [ 1 4 ]S cu l a n s k i G. E x p l o r i n g I n t e r n a l S t i c k i n e s s : I m p e d i me n t s t o t h e R r a mf e r o f B e at P r a c t i c e wi t h i n t h e F i r m[ J J . S t r a t e g i c Ma n a g e — me n t J o u r n a l, 1 9 9 6 , 1 7 ( 1 ) : 2 7 —4 3 [ 1 5 3 V a n De n B o s c h F A J , Va n Wi j k R, V o l b e r d a H W. A b s o r pt i v e C ap a c i t y : A n t e c e d e n t s , Mo d e l s , a nd O u t c o m ~[ R ] . I n M. E a s t e r · b y —S mi t h& M.A. L y l e a ( F As . ) , Ha n d b o o k o f Or g a ni z a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 a n d Kn o wl e d g e M a n a g e me n t , 2 o o 3: 2 7 8—3 0 1. Ox f o r d, UK : Bl a c k we l l [ 1 6 ]Va nD e nl i ~ s e hFA J , V o l b e r d aHW, D eB o e r M. C o e v o l u t i o no t Fi r m Ab s o r p t i v e C a p a c i t y a n d Kn o wl e d g e En v i r o n me n t : O r g a n ~ · t i o n a l f o r ms a nd C o mb i n a t i v e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 J ] . Or g a ni z a t i o n S ci — e r l c e . 1 9 9 9 , 1 0 ( 5 ) : 5 5 1 —5 6 8 [ 1 7 j Wi n t e r S . n e S a t i s f y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i n C a p a b i l i t y L e a mi n g[ J ] _ S t ~t e gi cMa n a g e me n t J o u r na l , 2 0 0 0 , 2 1 ( 3 ) : 9 8 1— 9 9 [ 1 8 ]K o g u t B , Z a n d e r U. Kn owl e d g e o f t h e F i r m, C o mb i n at i v e C a p a — b i l i t i e s , a n d Th e Re p l i c a t i o n o f Te ch n o l i wy [ j ] . Or g a ni z a t i o n S c i - e n c e , 1 9 9 2 , 3 ( 3 ) : 3 8 3—3 9 7 [ 1 9 ]N o n a k a I . A D y n a n ' d e T h e o r y o f O r g a ni z a t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 C r e — a t i o n [ J ]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 1 9 9 4 , 5 ( 】 ) : 1 4 — 3 7 [ 2 0 ]S i m o n i n B【 一AmbiguityandTheProcessofKnowledgeTransferinS t r a t e g i cA l l i a nc e s [ J ] . S t r a t e g i c Ma n a g e me n t J o u r na l , 1 9 9 9 , 2 0 ( 1 ) : 5 9 5 —6 2 3 [ 2 1 ]Tr i p s a s M, S t Ga v e t t i G. C a p ab i l i t i e s , C o g n i t i o n ,a nd I n e r t i a : E v — i d e n c e F r om D i g i t a l I n ~g i n g [ J ] S t r a t e g i c Ma na g e me n t J o u r n a l , 2 0 0 0 , 2 1 ( 1 ) : l 1 4 7 一l 1 6 2 [ 2 2 ]E r i k s s o n K, C h e t t y S . Th e E f f e c t o t E x p e r i e n c e a nd A b s o r pt i v e ( 下转第 6 9页)]] 第 5期 赵 冰峰 : 论情报的逻辑 ·6 9 · 抗主体 自身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属性 可能被 对抗客 体的 价值 立场和价值属性替代 , 反之 , 也 可能完 成对对抗 客 体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属性的替代 ; 同样 , 情 报认知对 抗 主体关于 自身与外 部世 界对应 关 系的判 断过程 ( 或叫认知技术) 可能被对 抗 客体 的对抗 行为 弱化甚 至 冲垮 直至完全丧失 , 反之 , 也可能完成对对抗客 体 的判 断过 程( 或叫认 知技 术)的弱化 甚至冲垮 直 至使其 完全丧失.因此 , 对于情报主体 而言 , 认知对抗 的首要任 务是 确立和强化 自身 的价值 体 系或 意识形态 , 走独 立 自主 的路线 , 建立 自己的关于 自身 与外 部世 界的真 的、 善的 和美 的对应关系 , 以最大 限度地 肯定 自身的价值 , 从而 在根本上 否定对抗客体 的价 值. 反观情报学界常常把" 以用户 服务为中心 " 的信息 一 般逻辑作为情 报 的核心 逻辑及 其价值 属性 , 则是 对 情报认知对抗 主体 自身 的一 种 否定 , 是 对处 于 同一时 空 中的两个认知对抗 主客体 之间存 在价值 观差异 或意 识形态差异的 回避 , 是 对存 在认 知对抗 的两个 社会 组 织边界 的一种 主动消解 .以用户服 务为中心 的情 报及 其价值属性正反映 了情报认 知对 抗主体内部存在 价值 体系 的破裂 和不统 一. 同样 , 如果 将情 报及知 识 纳入 信息链 、 知识链甚至物 流与 资本 流,以使情 报生产 和知 识生产 当作知识 管理 和情报 管理 的核 心 内容时 , 其情报逻辑及其价值属性 的本质 意图是 对人类 主观意 识活 动的一种客观化 处理 或可 称之 为物化 处理 , 是对人 类 理性的一种否定 , 是对 情报及 知识 认知 主体 价值存 在 的一种否定 .另外 , 目前 西方 国家 的情 报学认 知 观是 形式 的、 外在 的和破碎 的,其仅 就情 报学是 什么 的问题 进行 了精细化 的观察 与归 纳,而对 情报 学 的为什 么与 + 一+ 一+ 一+一+ 一十 一十 { 上接第 8 0页)CapacityonForeignMa r k e t K n o wl e d g e [ J ] . I n t e ma t i o n a l B u s i n e s s R e v i e w, 2 0 0 3 ( 1 2 ) : 6 7 3 —6 9 5 f 2 3 ]L ai e P J , S a l k J E, L y l e s M A. A b s o r p t i v e C a p a c i t y , L e a r n i n g , a n d P e r f o r ma nc e i n I n t e ma t i o n a l J o i n t V e n t u r e s [ J ] . S t r a t e g i c Ma n — a g e me n t J o m - n a l , 2 0 0 1 , 2 2 ( 1 ) : 1 1 3 9—1 1 6 1 [ 2 4 ]B o i ~t M, G r i f f i t h s D. P ~ s s i o ni sNi n eT e n t h s o f Th e l a w. , Ma n — a g i l 堰aFi r m ' s Kn o wl e d g e E 妇inaRe g i me o f W e a k Ap p r o p r i — a b i l i t y j J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1 o f Te v h n o l o g y Ma n a g e me n t , 1 9 9 9, 1 7 ( 2 ) : 6 6 2—6 7 6 [ 2 5 ]T c x t o r a v a G, D u r i s i n B. A b s o r p r i v e C a p a c i t y : Va l u i n g a R e c o n c e p . t u a l i z a ti o n ~ J ] . A c a d e my o f Ma na g e nmn t R e v i e w, 2 0 0 7 , 3 2( 3 ) : 7 7 4— - 一786[26]Ki m L. C r i s i s C o n s t r uc t i o n a n d( )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L e a r ni n g : C a p a b i l i — t y B u i l d i n g i n C a t c h i n g —u p a t H y u n d a i Mo t o r [ J ]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为了谁的涉及情报价值判断 的问题则浅尝辄 止或避 而 不谈 , 因此在情报学的研究上 , 无法认 识情报 的本质及 其 内在逻辑 , 也无 法彻底 地 和直 接地 进行 理论 化 的探 讨与应用 . 4 结语本文借助于认 知 的概 念 和价 值 的概念 , 就 情报 的 内在逻辑进行 了哲 学化 的探讨 , 以此 来认 识和 应用 于 情报认知对抗运 动 的实践活 动,进而 提高 我们 对情 报 概念的认识水平和情报实践 的应用水平 .本文的研 究 在逻辑体系上能够解 释组织发生情报对抗行 为 的根本 原因 , 并能够用 于组织 的知识 管理和 情报 对抗 的方 法 研究 , 为情报学理 论 的建设 奠定 了一 定 的逻辑 哲学 基础.但本文就情报 的内在逻辑及其与情报 实践 的具 体 应用分析较少 , 同时对 于东 西方文 明 中积 淀下 来 的大 量的关于情报逻辑 的优秀成果没有进行 系统 的梳理 与 挖掘 , 这两个方面 的工作是作者下一步研究 的重点. 参考文献[1]梁战平 . 情报学的若干辨析[ J ] . 情 报理论 与实践 , 2 0 0 3 , 2 6 ( 3 ) : 1 9 3— 1 9 8 [ 2 ] 赵冰峰 , 钟 苇思. 以运 动的哲学观 点建立情 报学 元理论 [ J ] . 情 报杂志 , 2 0 1 0 ( 1 ) : 1 7—2 1 [ 3 ] 赵冰峰 . 论情报的过程[ J ] . 情报杂 志, 2 0 1 0 ( 2 ) : 6 — 9 [ 4 ] 赵冰峰 . 论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 [ J ] . 情 报杂志 , 2 0 1 0 ( 4 ) : 1 9 — 2 5 [ 5 ] 毛泽东 . 毛泽东选集第一 卷[ M] . 北京 : 人 民出版社 , 1 9 9 1 [ 6 ] 陈清硕. 知识的本 质与知 识系统 熵[ J ] . 知识 工程 , 1 9 9 0( 3 ) : 1 5 — 1 7 ( 责编 : 贺晓利 ) S c i e n c e , 1 9 9 8, 9 ( 4 ) : 5 0 6—5 2 1 [ 2 7 ]Ma r c h J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n Or g a ni z at i o n a l L e a mi n g [ J ] . Or g a n i z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 1 9 9 1 , 2 ( 1 ) : 7 1 —8 7 [ 2 8 ]E i s e nh a r d t K M . Ma r t i n J A . D y n a mi c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 Wh a t a l e T h e y[ J ] . S t r a t e g i c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 , 2 0 0 0 , 2 1 ( 1 ) : 1 1 0 5— 1 1 21 [ 2 9 ]B a r k e r n a H G, V e r m e u l e n F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x p a ns i o n T h r o u g h S t a r t — u p o r A c q u i s i t i o n : A L e a r n i n g P e r s p e c t i v e [ J ] . A c a d e m y o f Ma na g e me n t J o u r na l , 1 9 9 8 , 4 1 ( 1 ) : 7—2 6 [ 3 0 ]徐金发 , 林枫.企业吸收能力 : 内涵 、 构成 及测量分 析[J].情报杂志 , 2 0 0 9 , 2 8 ( 7 ) : 1 1 8—1 2 l [ 3 1 ]樊利钧 , 林枫,徐金 发等 . 企 业吸 收能力 的影 响 因素及 展望 [ J ] . 情 报杂志 , 2 0 0 9 , 2 8 ( 1 1 ) : 1 8—2 2 [ 3 2 ]阎海峰 , 程鹏.吸收 能力研 究评 述[J].管理 评论 , 2 0 0 9 , 2 1 ( 8 ) : 9 5—1 0 3 ( 责编 : 贺晓利 )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企业能力理论概念  核心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  交际能力理论  能力理论  理论转化为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工作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