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与人生试卷 > 教育部顾问室
  • 教育部顾问室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9-09-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教育部顾问室
    (96-99 )
    通教育中程纲要计画 成果报告
    98 9 月
    教育部顾问室(96-99 )通教育中程纲要计画 成 果 报 告
    实基础知,锻造新世纪大学学生核心能
    一,计画缘起
    具备创新,跨域,知统整等特质的人才之养成,以及高等教育基 础品质之提升,是当前科技人才培育亟待突破的个主要关键.通教育 是全校性,跨学门的教育,大学是能够建构一个高系统性,整合性课 程制,特别是一个以通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制,必定能够有效结各 知域,成为科技人才养成的核心机制. 我国通教育虽之有,然而,因高等教育之结构性,制性限制, 致使通教育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其中最严重的是,在课程方面,非但通 课程出现碎化,肤浅化现象,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由於缺乏统 整性的紧密结,造成专业系所对通教育的拒斥, 「重专业,轻通」 的心态普遍存在.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动机及学习方向感,而将通教育视 为营养学分的情况也相当严重.各界普遍对通教育认足,校内资源 及各项公共资源的投入亦相对足,致使校方强化通教育的动机及动 薄弱. 针对上述,教育部顾问室实施通教育中程纲要计画,希冀推动以能 导向为基础的教学,实践以问题解决导向为基础的学习,发展出能够培 养学生知反思能,跨域知整合能,知创新能的通教育, 以提升我国整体国及国家竞争.
    1
    二,计画目的
    型塑通教育典范,厚实通公共资源 实通教育课程,统整专业/通域 鼓优教师投入,促进学生与通 宣导通教育功能,强化通教育氛围
    三,计画架构
    教育部顾问室 督 导 顾 问
    通 教 育 中 程 纲 要 计 画 以 通 教 育 为 核 心 之 全 校 课 程 革 新 计 画 全 国 杰 出 通 教 育 教 师 奖 遴 选 及 奖 计 画 大 学 通 教 育 评 鉴 先 导 计 画 优 质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通 教 育 重 要 著 作 译 注 计 画 通 课 程 教 师 研 习 营 计 画 通 课 程 教 师 工 作 坊 计 画 全 国 通 教 育 发 展 会 议 计 画
    通 教 育
    中 程 纲 要
    计 画 办 公 室
    优 质 通
    教 育 课 程
    子 计 画 办 公 室
    通 教 育
    内 涵 研 究
    与 推 广
    子 计 画 办 公 室
    2
    四,计画内容
    (一)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画
    1. 核心 通教育是全校性的教育,通教育应该放在全校性的脉络,让全校一起动起 ,以「校」为单位,以「学习者」为中心,将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的关系 重新定位,发展出具系统性,融贯性,统整性的全校课程新结构,以消弥教师轻 通重专业,学生将通视为营养学分的心态,扭转大学教育碎化,通教育 肤浅化的颓势. 2. 计画策 发展项目如: (1)开设通核心课程 通核心课程,指就修课规定而言,属「低选修」或强调为「必修」之课 程,且非传统之共同科目;就旨趣而言,著重学术典范意义,课程内容代表 或反映一知域之核心价值,为当代各学术入门基础,可创造同学术 域间对话,沟通与融合之可能性,进而培养学生知批判能,知统整 能及知创新能. (2)开设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 动导向通课程:动导向学习系阐扬「从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强调(A)处真实存在而非虚拟之问题, (B)与他人共同学习并 向他人学习, (C) 将问题解决视为己任,并提出可施之解决方案或计画. 动导向通课程(如服务学习型课程)应将上述模式应用於课程中,使 学生於探讨解决生活,社区,学校,社会等各层面问题时,获得知整合 能,问题解决能及动抉择能. 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学习系基於现实世界问 题,以学生为中心之教育模式.强调把学习设定到复杂,有意义之问题情 景中,透过学习者之合作以解决真正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之科 学知,形成解决问题之技能与自主学习之能.
    3
    (3)开设跨通及专业课程之整合型学程 以学习者为中心,打破通与专业课程藩篱,而以系统方式加以整合,以 达成教学资源整合,学术视野扩展,各知域有效结之目标. (4)建构全校课程地图并开设地图上应有而未有之通课程 全校课程地图:指学生大学四之清晰修课学习径.其目的为协助学生 选课前,后能够规划,组织,整合所修之课程乃至於学程.课程地图所涉 之课程内容与目标应互有融贯结,且具系统性与层次感,而非仅是单一 课程之综合.同时,应开设具备完整性与系统性之课(学)程,以做为全 校课程地图之映照,发挥全校课程地图指导课程开设之目标. (5)建置优通课程学生学习档案 e 化上网 优通课程学生学习档案:指学习成绩优学生之通课程作业,试卷, 学期报告及口头报告等e化档案.本档案资之取得,应事先获得学生同 意,且由学生拥有档案著作权.将表现优的通课程学生的学习资制 作成学生学习档案,e化建档置於网站,并加以报导推广,以呈现学生的优 学习程及成果,做为学习典范,传播优书风气. (6)优质核心通课程位化制作,以达资源共享,经验交.
    3. 计画成果
    教育部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画 计画发展项目 通核心课程 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 跨通及专业课程之整合型学程 全校课程地图 通课程位化 学生学习档案 建置计画专属网站 13 所受补助学校之主要成果 各校规划完成「校」本位之通课程新 结构 规划并开设 68 门课程 规划并开设 69 个学程 各校将於 99 5 月完成全校课程地图 进 110 门通课程位化 完成 5550 个学习档案 13 计画架设专属资库完整呈现其成 果,并与学校入口网站结,供各界了 解
    4
    4. 显著意义
    通教育是全校性的教育,把通局限於「通」范畴改革,十几没有成 功;把通放在「全校性」脉络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才是通教育改革的 机,这也正是推动「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画」的用心. 以通教育为核心的全校课程革新,旨在建构全校性的融贯通教育与专业教育 的课程系统,强调通核心课程的价值,强调发展跨专业及通课程的整合型学 程,将传统上认为相互独的课程,如通教育,系外选修及系所专业科目,加 以整合成一个融贯的系统,达到教学资源的合分配,有效运用及积,一方面 挽救大学教育碎化,通教育肤浅化的颓势,一方面扩展学术视野,发挥知 的跨域创新.同时,有意的将学校的各种资源以系统的方式加以整合起 ,加强全校性与,增进学生及专业系所对通教育的功能及重要性的认知, 以强化学生之学习动机及方向性,创造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本计画最具实验性,探性的特色是在课程体系方面,推动「建跨通课程与 专业课程的学习径,构作全校课程地图」 .事实上,就全世界而言,这个实验 是一个前沿的实验;探出的任何可的具体作法,以及了解其成效,仅是 高教实务的创新,也是高教研究的创新.
    (二)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奖遴选及奖计画
    1. 核心
    表彰通教育教师典范,藉以鼓舞通教师士气,鼓优秀教师投入通教育, 并彰显教育部重视通教育发展的决心与意志,促进全国大专校院重视通教 育,致於提升通课程教学品质.
    2. 计画策
    由各大专校院依据各校之评选推荐机制并依据本部所订杰出通教育教师推荐 原则,推荐 1 至 2 名通教育教师加本奖项之遴选,每选拔 5 位 (得从缺) 公私大专校院教学卓越足为楷模之杰出通教育教师,授予「全国杰出通教 育教师」荣衔,颁发奖乙纸,奖座乙座,奖新台币 30 万元(自 98 起) ,
    5
    并举公开颁奖典,以资表扬.此外,为收经验推广之效,邀请得奖人加获 奖教师座谈会,印制专刊,拍摄专辑以分享优质教学经验.
    3. 计画成果
    杰出通教育教师推荐原则,包括: A. 具有明确的通教育,并能将通教育充分体现於所开设之通课 程或研究成果中. B. 通课程教材及内容,足为同型课程楷模. C. 通课程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养成学生对知,价值与生命进 反,批判与统整之能,同时促进学生的动抉择能. D. 课程实践能充分达成通教育目标,教学成效深受同侪与学生肯定. 96 ,选拔 5 位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并於全国大学校长会议上由教育部 长亲自颁奖.获奖教师名如: 96 全 国 杰 出 通 教 育 教 师 奖 获 奖 名 单 南华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中正大学法学系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国台湾大学动物学研究所 黄俊儒副教授 廖蕙玟助教授 蔡介裕副教授 魏国彦教授 竹芳教授
    (姓氏笔划为序)
    97 ,获奖教师名如下表所示,教育部长於 97 12 月 24 日全国大学校长 会议中颁奖表扬. 97 全 国 杰 出 通 教 育 教 师 奖 获 奖 名 单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文琪副教授 幼雀副教授 梅家教授 黄美副教授 薛清江助教授
    (姓氏笔划为序)
    6
    4. 显著意义
    创设「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奖」 ,彰显「通教育为大学教育之核心基础」以 及「教学乃大学重心」之.
    (三)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
    1. 核心
    专业分工,割深入的科学趋势主导之下,我们的学生过早分进入专注,窄化 的学科域,训窄化的个体实於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通教育强调「通 达贯穿之知」 (详〈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 计画评鉴报告〉 前言) ,基於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基础知上,著重演绎 能,批判能之养成,意在使学生得以秉持人文关怀,贯穿解庞杂的知及 社会. 这样的通教育应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学生在进入专业域专习一技之长 之前,能够获得人文的涵养,基础知的习得,才能在专业域中触旁通,前 瞻创新,在社会中成为想公民. 通教育专案评鉴之实施,其最终系为实前述通与人文关怀之;评鉴委 员走访国内顶尖大学检视其通教育推现况并提供改进建言,以期各校体认通 教育的重要性,在健全的通教育基础上追求学术卓越发展.
    2. 计画策
    现阶段高教氛围下,评鉴仍是促动通教育改进的最有效措施.为求改进及深化 通教育,教育部於 92 至 93 实施「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一期评鉴 计画,针对国中山大学,国中央大学,国成功大学,国交通大学,国 清华大学,国阳明大学,国台湾大学等 7 所学校,进通教育专案评鉴. 93 至 94 期间适逢师范校院正在转型改大,教育部於是针对台湾,彰化,高雄 等 3 所国师范大学,台,新竹,台中,屏东,花等 5 所国师范学院,以 及台市师范学院等 9 所学校进通教育评鉴,是谓「大学通教育评鉴先 导计画」第二期评鉴计画.
    7
    96 ,针对第一期评鉴计画的 7 所受评学校进再评鉴,以检视学校对於前 次评鉴报告中所提的待改进事项,是否确实施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除此之 外,为凸显教育部对通教育的重视,特别将获得 5 500 亿「发展国际一大 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画」之其他 4 所学校亦为通教育专案评鉴对象,依其为 再评鉴学校或首受评学校,区分为 A 计画或 B 计画受评学校: 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受评学校一览表 A 计画 1 2 3 4 5 6 7 国中山大学 国中央大学 国成功大学 国交通大学 国清华大学 国阳明大学 国台湾大学 1 2 3 4 B 计画 长庚大学 国中兴大学 国政治大学 国台湾科技大学
    3. 计画成果
    人欣慰的是,再赴校评鉴发现,学校经过第一期评鉴洗之后,几乎每个学 校均依据评鉴报告或者进通教育制改革,或者进全校大规模通课程结 构革新,以国台湾大学为,其通教育 4 之间几有脱胎换骨的表现,是 通教育因为评鉴得到校方的重视及资源的挹注,亦为过. 97 07 月 15 日公布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计画 11 所顶尖大学 通教育评鉴结果,报告内容於网站上(网址:http://hss.edu.tw)供各界查阅. 评鉴报告中,评鉴小组揭示各校通教育仍旧存在亟待改进之缺失如下: (1) 四前评鉴察知许多学校 「通教育」 与干基础教育科目 (如大一国文, 英文,史,宪法或公民教育等承接传统共同必修科目的课程)彼此之间 定位清,造成政,师资聘用和课程规划及审议上的多问题.此次评 鉴发现学校对於相关问题并未积极寻求解决,非但干大学原有的国父 思想,三民主义教师,在解严后的通教学中仍然居主导地位,少大学 甚至新设合学术发展的单位,也开始当与通教育的内涵.
    8
    (2) 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而非各系所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 教育.部分学校对工医等域有所偏重,这些偏重有时甚至形学校 政权的组成,进而影响课程规划与经费分配.在这些学校,通教育似 有成为服务工医的配角之倾向,甚至在课程规划上出现「补足性」「怡 , 养性」「传播性」之偏差. , (3) 干怡情养性,培养才艺的操作性,实用性,常性,休闲性课程(如陶 艺,书法,艺文欣赏,谘商辅导,生涯规划等)应该以社团,活动等计 学分之方式予以涵纳在校园环境中,尽避免稀释掉宝贵的通学分. (4) 通教育固然涉及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之培养,但相关课程之教学 规划未经审慎评估审查,或教师本身对特定场有过於明显之偏好,则通 教育也容於传播特定宗教,政治,族群或阶级场的课程或教学. (5) 各校「名人讲座」之课程虽已大幅减少,但仍有许多课程一学期以十余 位教授共同上课,还是於散演讲之形式. 为使受评学校确实针对评鉴报告指陈之各项缺失进改善 教育部 5 500 亿 , 「发 展国际一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画」 将视各校是否针对评鉴报告所待改进事 项进回覆及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纳入计画,进追踪管考,做为经费分配 之据.并约定於 4 后(民国 101 )再办通教育追踪评鉴,以了解各校 对於本次评鉴报告所需改进部分达成情形.
    4. 显著意义
    (1) 我们可以合期待:经过 3 次评鉴,前后 8 的通教育持续进,做为 国内标竿大学的 7 所学校之通教育应能达到某种成熟,稳定的阶段,并 能够做为其他学校的学习对象. (2) 现高教评鉴中的「通教育」评鉴属於教务项下的一个小项目,反映现 的高教评鉴是一个以专业教育为导向的系所本位评鉴;许多学校中,这 样的评鉴严重伤害通教育的发展.学校重视教育部各型评鉴,因而现 评鉴机制下,学校的作法势必是将通教育各种资源回各专业系所, 如将通教育中心教师回系所以低生师比,将高学教师调往系 所,以因应系所评鉴,导致越是评鉴对通教育造成伤害越大.我们透过
    9
    向部长报告评鉴结果的会议,以及透过「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中相关 议题的探讨,让与会的高教司司长,技职司司长及高教评鉴中心相关主 管,了解问题的症结及其影响,期许相关单位积极处高教评鉴中「通 教育评鉴」的定位问题,并应使通教育评鉴结果足以影响整个学校的奖 补助款及招生,以发挥评鉴应有的正向功能.
    (四)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
    1. 核心
    为提升通教育品质,推广优质通课程教学模式,希望透过本计画之辅导与补 助,协助教师进通课程设计与执的进一步深化.
    2. 计画策
    透过课程配置教学助(TA)带学生进小组讨,开展学生表达,沟通与 辨析的场域,培养学生批判思考,性分析,表达沟通的能.同时藉由动导 向与问题解决导向教学方式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知反思,整合与创新能, 塑造其成为通达博雅之社会公民.本计画补助大专校院之专,兼任教师实通 课程,优先鼓发展项目如: (1)开设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 (2)优化基础通课程 (3)开设规划完善且深具创意之通课程 (4)补助绩优教师带其他通教师进课程提升 (5)补助教学助带学生进小组讨 (6)补助计画建置课程网页
    3. 计画成果
    ( 优 质 )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成 果 统 计 ( 含 B, C )
    学 课程型 开设课程 授课师 教学助 修课学生 期 96 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 14 15 17 705 学
    基础通课程/其他通课程
    18
    18
    29
    1003
    10
    第 1 学 期 96 学 第 2 学 期 97 学 第 1 学 期 97 学 第 2 学 期
    优质通课程推广(3 团队) 小计 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 基础通课程/其他通课程 优质通课程推广(3 团队) 小计 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 基础通课程/其他通课程 优质通课程推广(3 团队) 小计 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 基础通课程/其他通课程 优质通课程推广(6 团队) 小计
    11 43
    11 44
    20 66
    610 2318
    9 25 8 42 13 31 9 53 28 46 17 91
    10 26 8 44 13 35 9 57 28 49 20 97
    12 36 16 64 20 39 11 70 33 63 20 116
    489 1202 473 2164 810 1638 411 2859 1672 2761 930 5363
    961-972 总 计
    229
    242
    316
    12704
    表 1: 优 质 )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申 请 与 补 助 件 分 一 览 表 ( 技专校院或 A 学期别 申请件 961 962 971【 A, D 】 972【 A, D 】 981【 A, D 】 合计 86 118 150 306 300 960 补助件 32 34 44 74 67 251 申请件 7 组 22 件 9 组 23 件 5 组 17 件 6 组 18 件 10 组 31 件 37 组 111 件 补助件 3 组 11 件 5组 8件 3组 9件 6 组 17 件 6 组 14 件 23 组 59 件 优质课程广或 D
    11
    表 2: 优 质 )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 含 B, C ) ( 各学期申请暨补助件及学校一览表 学期别 申请件 补助件 申请学校 补助学校 961 108 43 59 28 962 141 42 59 29 971 167 53 69 34 972 324 91 99 51 981 331 81 102 46 合计 1071 310 详表 3 详表 3
    表 3: 优 质 )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 含 B, C ) ( 961-981 五 学 期 学 校 申 请 暨 获 补 助 情 形 全 国 学 校 173( 含 军 警 校 院 ) 曾经申请计画的学校 从未申请计画的学校 139 34 曾经获得补助的学校 从未获得补助的学校 86 87
    曾 经 申 请 却 从 未 获 得 补 助 的 学 校 53
    图 1: 961-981 各 学 期 ( 优 质 )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 含 B, C ) 总 申 请 件 /总 补 助 件 / 取 统 计 图
    件 350 300 250 200 150 108 100 50 0 43 42 53 141 91 81 29.8% 31.7% 28.1% 167 24.5% 39.8% 324 331
    百分比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申请件 补助件 取
    961
    962
    971
    972
    981 学期别
    12
    图 2: 961-981 五 学 期 ( 优 质 )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 含 B, C ) 各 型 学 校 之 申 请 件 /补 助 件 /通 过 统 计 图
    件 400 350 300 250 200 171 150 100 56 50 0
    公 一 般 大 学 学 大 学 般 大 学 一 系 大 学 体 技 大 院 私 范 科 技 学 院
    百分比 366
    申请件 补助件 通过
    56.3%
    60.0%
    50.0% 40.0% 40.0%
    32.7% 185 23.2% 22.9% 73 43 35 8
    师 科 公
    32.2% 26.0% 118 18.8% 52 19
    私 技 术 学 校 术 学 校 技 科 学
    193 26.9%
    30.0%
    20.0%
    10.0% 16 9 11
    私 专 科 专 院 校
    16

    3


    5 2 0 0.0%
    军 警
    0.0% 学校别
    图 3: 961-981 五 学 期 ( 优 质 ) 通 教 育 课 程 计 画 ( 含 B, C ) 补助案分布於各型学校比图表 一般大学 师范 科技大学 技术学院 专科学校 军警 总计 体系 公 私 公 私 公 私 公 私 校院 大学 56 43 8 19 118 3 52 9 0
    0%
    学校别 961-981 五学期 获补助件 各型学校比
    2
    0.65%
    310
    100%
    18.06%13.87% 2.58% 6.13% 38.06% 0.97% 16.77% 2.90%
    公专科学校, 2.90% 私技术学院, 16.77% 公技术学院, 0.97%
    私专科学校, 0.00%
    军警校院, 0.65%
    公一般大学, 18.06% 私一般大学, 13.87% 师范体系大学, 2.58% 公科技大学, 6.13%
    私科技大学, 38.06%
    13
    4. 绩优计画
    考核计画执成效并进绩优计画评选,针对个别计画表现优者,优质课程推 广表现优之团队及获补助计画总最高且整体表现优之学校,於公开活动 颁发奖给予表扬,以鼓通课程教师致於通课程品质之提升.学期获 奖名单如下: 96 学第 1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绩优计画获奖名单
    奖项名称 生活经济学 环境-从湿地保育谈起 科技-基因科技与「美」新世界 大一国文-爱情文学 绩优计画 (10 件) 判断 自然科学概 国文 网资讯为 电影与道德推 影视艺术概 从电影看哲学(绩优课程) 绩优团队 (1 组) 电影与道德推(夥伴课程) 台湾文学欣赏(夥伴课程) 影视艺术概(夥伴课程)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谭经纬 王冠生 钟 爱 执单位 醒吾技术学院财务融系 华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亚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和春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中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萧湘凤 蔡介裕 徐樱芳 王婷 王美鸿 薛清江 仲 武佐 薛清江 张静茹 仲
    96 学第 2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绩优计画获奖名单
    奖项名称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廖敦如 幼雀 徐樱芳 执单位 国虎尾科技大学多媒体设计系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和春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绩优计画 文化与艺术-创意产业 (9 件) 性别导 人,自然与社会
    14
    96 学第 2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绩优计画获奖名单
    奖项名称 课程名称 中文鉴赏与应用 大一国文 世界音导与文化探 网资讯为 性别与社会 政治哲学与当代思潮 绩优团队 网资讯为(绩优课程) (1 组) 社区美学(夥伴课程) 授课教师 王娴 赖美惠 世 王美鸿 唐文慧 薛清江 王美鸿 锡铨 执单位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中山大学通教育中心暨中山学术研究所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亚洲大学休闲与游憩管学系 昆山科技大学
    获补助计画总最高且整体表现优之学校
    97 学第 1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A,D 】绩优计画获奖名单
    奖项名称 儿童美学 绩优计画 (14 件) 古典小创意教学:以西游记为主题 国文 文化与文学-文学 大一国文-生死文学 判断 音密码的感知与创新 中国科技史 公共艺术赏析 音与生活 台湾的婚姻与家庭:变迁与多元 性别导 电影与人生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执单位
    文琪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陈秋虹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王娴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陈昀昀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萧湘凤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蔡介裕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王维君 圣约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蔡惠琴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许维屏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伶美 国阳明大学通教育中心 黄怡瑾 幼雀 武佐 国台南大学政管学系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台科技大学文教事业经营研究所
    15
    97 学第 1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A,D 】绩优计画获奖名单
    奖项名称 哲学与人生 实夥伴课程计画 (仅指导,开课) 第1组 绩优团队 ( 2 组) 媒介与艺术人的社会实践 (夥伴课程) 英语探学习 (夥伴课程) 电影与人生(绩优课程) 第2组 哲学与人生(夥伴课程) 薛清江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薛清江 执单位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吴慎慎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吴玉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朱珀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武佐 中台科技大学文教事业经营研究所
    97 学第 2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A,D 】绩优计画获奖名单
    奖项名称 课程名称 国文:台湾当代自然书写的美学 诠释与思考 生命探与自我认同 绩优计画 (18 件) 防灾与生活 非营组织与社区与 吴仁明 大华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游宗新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授课教师 执单位
    郑雪花 国台东专科学校通教育中心 陈绍韵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家庭与人际关系:经典剧本导 弘晖 国中山大学剧场艺术学系 儿童美学 多元性/别认同 资讯为 中文鉴赏与应用 汉字之美与文化-解方块字 的情感密码 音的形式与风格 国文-生命美感与文学解 视觉美学-文化意象 哲学概 文琪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陈素秋 国台湾师范大学通教育中心 王美鸿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王娴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吴忆 亚东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苏辉 国台湾科技大学通学科 盖琦纾 高雄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王 玫 东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王冠生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16
    97 学第 2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A,D 】绩优计画获奖名单
    奖项名称 课程名称 台湾文学欣赏 授课教师 执单位 黄文成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美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陈明柔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自我书写与影像观点 唐毓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奚 哲学与道德推 大一国文-生活的滋味 哲学与道德推(绩优课程) 绩优团队 (1 组) 哲学与生死(夥伴课程) 哲学与生活(夥伴课程) 浩 静宜大学传播学系
    蔡介裕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王婷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蔡介裕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贺瑞 国屏东教育大学台湾文化产业经营学系 洪樱芬 国澎湖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5. 显著意义
    「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成功引全国通教育课程发展方向,多学校无 是否获得本计画补助,愿意照本计画所标举的方向,挹注校内资源,鼓该 校教师为提升通课程品质做努.获得计画补助或者经评定获选为绩优计画的 通教师,能凝聚对通教学及社群经营的热情,发挥为通发声,成为 种子教师带其他通课程教师一起充实课程品质.
    (五)通教育重要著作译注计画
    1. 核心
    引介国外根基厚实影响深远之通教育,及对通教育实施情形进深反 思之相关述,以使我国通教育获得多上之支持及实践上之引导,并加 强我国大专校院主管及教师对通教育之认,进一步改进通教育实施方向偏 差及动足现象.
    2. 计画策
    翻译国外影响深远的通教育,预计 99 出版一套为 12 本《教育部通 教育译著系丛书》 ,於系丛书出版之后,致赠予全国高中校长各 1 套,全 国大学校长各 1 套,全国大学通教育中心各 1 套,全国大学图书各 2 套,并
    17
    举办研讨会或以公开徵求文的方式,由丛书内容出发,探讨我国通教育的发 展方向.
    3. 计画成果
    已完成之工作包括邀请专家学者推荐译注书目,进受推荐书籍的取得及初步评 介,聘请审查委员选定译注标的物,确定每本书籍的试译范围及译注期程等,后 续委由具有专业经验的国编译承接翻译及出版等事务.目前顺获得翻译权 并开始进译注之书籍如下表所示.依据计画期程,译注完成之《教育部通教 育译著系丛书》预计 99 前续发. 通 教 育 重 要 著 作 译 注 计 画 书 单
    编号 原 著 书 名 / 译 著 书 名
    Changing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 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通教育课程改革 Assessi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s 通教育课程评鉴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大学的 Cultivating Humanity: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培育人文:通教育改革的经典辩护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entennial Reflections on the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社会科学的通教育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大学的功用(已出版) The Reform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Columbia College Experience in Its National Setting 通教育的革新:哥比亚学院的经验 The University of Utopia 乌托邦的大学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Reinteg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传统与创新:大学的通教育与再整合 An Oasis of Order: The Core Curriculum at Columbia College 课程秩序的洲:哥比亚学院的核心课程(已出版) Getting at the Core: Curricular Reform at Harvard 解核心课程:哈佛大学核心课程革新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自由社会的通教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James L. Ratcliff, D. Kent Johnson and Jerry G. Gaff Mary J. Allen John Henry Newman Martha C. Nussbaum
    John J. MacAloon (Editor)
    Clark Kerr Daniel Bell
    Robert M. Hutchins Robert L. Belknap Richard Kuhns Timothy P. Cross Phyllis Keller James Bryant Conant Harvard Committee
    4. 显著意义 拟出版之《教育部通教育译著系丛书》将是国内第一套系统性译注通 教育的书籍,深具指标性意义.
    18
    ()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1. 核心
    办研习营之主要目标,在於提升通课程教师对通教育之了解,及其担 任通课程教师之职能,俾使强化我国人才培育.
    2. 计画策
    於,中,南三区,补助大专校院举办通课程教师研习营,邀请学者专家讲述 通教育,优制,想课程规划等议题,邀请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奖 获奖教师及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执绩优教师分享优质课程经营策与经 验,并听取第一线教师的心声与建言,除达到研习效果藉以改善教学品质之 外,亦期匡正通教育,鼓舞第一线教师士气,强化使命感.
    3. 计画成果
    96 暑假期间,补助国台科技大学,国虎尾科技大学,文藻外语学院 等 3 校办研习营,计有 289 位通课程教师与. 97 则由亚东技术学院,中国医药大学,国台南大学等 3 校分别举办通 课程教师研习营,计有 349 位通课程教师与. 研习营设计特色主要在於,第一,阐述通教育并探讨实之道,加入 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学员分享课程内容的设计如何贴近学 生之学习需求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二,以获选为绩优计画之通课程教师与 课程专家对谈的方式,引导出课程教学设计的问题,从课程的教学与发展层面出 发,藉由对话内容引申交学习,而非针对课程内容进批判.第三,进「技 专校院通教育现况调查报告」 ,让与的学员能够对技专校院通教育现况有 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期待藉此机会就调查结果与与研习之技专教师进讨 并凝聚共. 98 以通坛形式登场,由辅仁大学,义守大学,国彰化师范大学针对 「通教育与高等人才培育」「大专校院实通教育的策思考与机制」「通 , , 教育课程规划与教学进」三大主题举办坛.
    4. 显著意义
    19
    研习营的举办,让与研习之教师能拥有正确的通教育,让通课程 能体现通.
    (七)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1. 核心
    办工作坊之最主要目标,在於延续研习营的成果,继续深化研习之功效,以小 组实作,身订做的方式,针对与者个人课程加以改造.
    2. 计画策
    於,中,南三区,补助大专校院举办通课程教师工作坊,以小组实作的方式, 提供与者针对个人课程加以规划,并使其获得专家及同侪之意,以修正, 调整后将课程规划回到课堂中实.
    3. 计画成果
    97 ,补助明志科技大学,环球技术学院,文藻外语学院等 3 校举办通课 程教师工作坊,计有 89 位教师与研习.98 由淡江大学,朝阳科技大学, 辅英科技大学分别於,中,南区举办通课程教师工作坊,总计有 83 位教师 与.
    4. 显著意义
    藉由工作坊的举办,让课程得到专家的诊断及难得的身订做的建言,运用专家 的建议,以及与其他通教师交激荡出的新思维,开展课程设计新视野,让 通教学符合学生能培养之所需.并使加研习之教师,返校后成为推动通 教育种子教师,积极协助学校建通课程与教学改善机制,解决通课程与 教学的问题与困境,促进通教育之推展.
    (八)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
    1. 核心
    藉由每一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之举办,让教育部能与各校通教育专责单 位有紧密的对话,合作,同时希望各校通教育专责单位彼此能够增进讯息交
    20
    及资源共享.
    2. 计画策
    邀请全国各大学通教育相关单位主管召开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由各大学 筹办,使会议成为固定之对话平台,实质的增进各大专校院通教育之讯息交 ,经验分享与资源共享.并且经由逐会议议题追踪,促使教育部确实针对大 会提陈之建言,实有通教育发展之措施.
    3. 计画成果
    96 第一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由辅仁大学主办,140 余人与会.教育部特 别邀请哈佛大学前文学院院长 William C. Kirby 台分享哈佛大学通教育改 革经验,希望为台湾通教育带激与启发. 97 ,由东海大学主办「第 2 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 ,於 12 月 10,11 日 假台中县南山人寿教育训中心举. 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环,鉴於学校导者能具备清晰的通教育 及具体的承,将是带动全校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届会议邀请对象 除教务长及专责单位主管之外,校长亦在受邀之.本届会议可谓扩大举办,邀 请各公私大专校院 (含军警校院) 校长,教务长及通教育中心主任共同与. 10 日上午举开幕式,教育部郑部长亲会场致词,随后中央研究院朱敬一院 士就未高等教育发展中,通教育应有之定位发表演讲.在专题坛部分,以 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校课程系统化过程中,全校课程地图所扮演之角色为主 轴;3 场专题讨则设定以通教育在技专校院实施的问题与策,与大学学制 变革的关性及与专业教育间的合作与竞争为主题,进讨. 11 日上午安排场专题演讲,由天下杂志发人殷允芃士就社会人才培育观 点出发,谈通教育,以及由国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竹芳院长以第 1 届全 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奖得奖人角,分析阐述通教育优秀教师之特质与优质课 程之特性;下午依学校性质分组,针对通教育评鉴等议题进分组讨,各组 并将讨内容及建议提请亲主持闭幕式之教育部次长酌. 全国 163 所大学校院加上 9 所军警校院共 172 校,172 所学校中,只有 7 所学校 未加第 2 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换言之, 165 校与本次会议,全国大
    21
    专校院与达 95.93%.会议出席人如下表所示: 与会人员身份 政院政务委员 教育部长官 教育部政人员 校长 副校长 教务长 通教育专责主管 1 3 7 44 4 61 155 部长,政务次长,顾问室主任 顾问室 3 名,技职司 1 名,高教司 3 名 校长本人,非代人 副校长本人,非代人 教务长本人,非代人 专责主管本人,非代人
    1. 含大会工作人员 2. 含代校长,教务长,通主管加会议之教师 及政人员 3. 含各校自加的教师及政人员 4. 含通教育中纲计画成员 8 名
    出 席 人 (人)
    其他
    129
    总计
    404
    含任何工作人员
    基於前届通发会之基础,98 举之第 3 届会议针对各大专校院通教 育面之问题与未之发展进深入对话,透过专业对话与小组讨,激发通 教育主管对政策与趋势进脑激荡,寻求通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共同擘划 未人才培育图.
    4. 显著意义
    各校与 97 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情形十分踊跃,许多与会者希望大会影 音实上网,让能加的人士,也能感受同样的感动;分组讨时,听到与会 者, 「我对通教育的使命感,重新燃起.......」 与会者的描述是,大会让他们感受到,通教育正走向一个有盼望的方向.所以, 方向是对.很多与会者策也对,如在全校课程整合脉络下做通改进. 接下就是很多实际存在的情形要改变,很多实际层面的问题要解决,这是最艰 难的部分.过,与会者看到政务委员,教育部长,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业 界人士均如此肯定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价值,看到教育部推动通计画这麼积 极,看到这麼多校长侃侃而谈他们的学校为通改革做麼,看到这麼多通 主管也面对和自己学校相同的问题但尽心尽寻求解决,这是感动的源,也 是使命感的源;在感动与使命感当中,与会者得到改变既存环境,解决既存问
    22
    题的决心与勇气.使命感要让它延续并化为动,是容的;如何改变实际存 在的环境,如何解决实际层面的问题,成为 98 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规划 议题的重点.
    5. 其他
    特别感谢「人文教育革新中程纲要计画」将 96 第 1 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 议中 William C. Kirby 演讲之全程影音实进剪辑并配上中文字幕,让关心通 教育人士可於网站上点选【http://hss.edu.tw/通教育/成果展示】观看听.
    23
    五,重大突破
    (一)全校课程地图
    全校课程地图主要功能有三:
    1.
    建构学生大学四之清晰修课学习径,以协助学生选课前,后能够规划, 组织,整合所修之课程乃至於学程.许多学校通课程目庞大,内容庞杂, 加上系所专业科目,选修,第二专长选择,常让学生在选课时无所适从,修 课毫无系统.学校的选课辅导制未能健全之际,全校课程地图的建置,成 为学生选课时有效的导航工具,亦可做为导师进选课辅导或谘询的好 考工具.
    2.
    厘清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让通课程与专 业课程产生有系统,有意义的相辅相成的组合,并与学生的生涯发展相 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消弥学生将通视为营养学分的心态.
    3.
    整全的全校课程地图具有指导课程开设的作用.全校课程地图让学校检视课 程架构,一方面耙梳出应有而未有的通课程,一方面学校能够进而将全校 课程做系统性,全面性的规划.
    全校课程地图的建构,仅可以有效的解决通教育之部分积弊,甚至能够有 於我国大学教育的健全发展.通教育未能与专业教育产生统整关系,使得大学 教育在整体上显得破碎,全校课程地图期能以能指标为导向,引导通教育, 各专业系所检讨现课程之结构,发展跨域科际整合课程,让全校课程地图真 正成为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径上前进并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学习导航工具. 以受补助学校弘光科技大学所建置之「全校课程地图」网系统所展现的突破性 成果为,该校以社会科技人才及各式职场所需能为主要基础,检视全校现有 课程及其可养成之能指标,进而有组织,有系统的整合通课程,专业课程及
    24
    各学程,绘制全校课程地图;并且结到 104 人银,让学生看到选课,修课 之后养成的能,在职场上可以从事麼工作,有麼发展.除做为规划大学 4 选课,修课之用,因地图可以显示修习相关课程之后的职涯发展,因此对家 长,学子在选择大学系所就时,啻是一项极有价值之考资;学生实际上 线试用后,均给予极高之评价;学生开始认知到,职涯规划,能培养要从一进 入大学,掌握课程地图那一刻开始,而是到职场,发觉所学无用,后悔莫及.
    弘光科技大学表示,藉由课程地图系统化的呈现,非但通教育中心看课程架 构中应有而未有的通课程,专业系所亦可由此看出专业课程架构中应有而未有 的课程,并进一步尝试将这些应有而未有的课程其课程名称在地图上,学生将 可藉此督促通教育中心及专业系所积极延聘师资开出这些对学生有的课程 .
    全校课程地图的绘制,必须有效整合全校各系所,方能毕其功.弘光科技大学的 经验显示,由通教育中心主导的全校课程地图建置工程,从最初专业系所质疑 声断,到成果出后让与之系所公开表示深感荣幸,未与之系所深表可 惜希望次赶紧加入计画,成果备受肯定的同时,也使得通教育中心在该校的 能及地位大为提高.对长期处於边缘,弱势的通教育而言,得到校长,师 生的重视,是提升通教育品质最大的助.
    (二)课程改进的性循环
    97 学第 1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合格申请案是 158 件,97 学第 2 学期课程合格申请案是 295 件,计画申请的成长幅几乎是 2 倍. 申请案成长 2 倍,其原因除是很多通课程教师真的有心按照计画标举的 方向,改进自己的课程,容否认,亦是因为本计画选拔执好的绩优计画, 全国又选拔杰出通教师,加上刚做完的通教育评鉴,成套的,系统的形成氛 围,学校,通教育单位,师自然而然卷进,得到补助获得资源改进课 程成为一件大家想要争取的事.
    25
    通课程改进的性循环已经启动.申请者增加,性竞争之下,通过审查获 得补助的计画品质将好,然后,选拔绩优计画时,性竞争再次发生作用,选 出的绩优计画,势必蔚为通课程界的品质保证,再者,这些绩优师可以上 层,争取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奖,一旦绩优教师获奖成为全国杰出教师,将 能吸引多师申请课程的补助,性循环於焉形成.
    (三)通教育评鉴
    第 3 期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完成国内 11 所顶尖大学通教育评鉴,其中 7 校是第 2 次接受评鉴,人欣慰的是,再赴校评鉴,发现学校经过第 1 期评 鉴洗之后,几乎每个学校均依据评鉴报告或者进通教育制改革,或者进 全校大规模通课程结构革新,以国台湾大学为,其通教育 4 之间几 有脱胎换骨的表现,是通教育因为评鉴得到校方的重视及资源的挹注,亦 为过.
    当然各校通教育仍旧存在待改进之许多缺失,第 3 期评鉴完成后,为使受评学 校确实针对评鉴报告指陈之各项缺失进改善,教育部於函送评鉴结果至受评学 校之同时,亦明未在核拨 5 500 亿「发展国际一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 画」经费时,将视各校是否针对评鉴报告所待改进事项逐一回覆及提出具体改 进措施,纳入计画,进追踪管考,做为经费分配之据.而教育部新公布 的「发展国际一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画」5 项审查指标,通教育之实施情 形确已成为其中一项.
    教育部并与受评学校约定於 4 后(民国 101 )再办通教育追踪评鉴,以 了解各校对於本次评鉴报告所需改进部分达成情形,并促使台湾的标竿大学在 最短时间内对其通教育的未发展模式予以定位.可以合期待:经过 3 次评 鉴,前后 8 的通教育持续进,做为国内标竿大学的 7 所学校之通教育应 能达到某种成熟,稳定的阶段,并能够做为其他学校的学习对象.
    (四)通课程教师工作坊
    26
    通课程教师工作坊细致的以小组实作,身订做的方式,聘请专家针对教师个 人通课程加以改造,让课程规划得到专家的诊断及身订做的处方.
    (五)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
    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环,鉴於学校导者能具备清晰的通教育 及具体的承,将是带动全校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第 2 届全国通教 育发展会议邀请对象除专责单位主管之外,教务长及校长亦在受邀之.
    心安排的议程,坚强的演讲阵容,吸引 44 位校长,4 位副校长,61 位教务 长,与 155 位通教育专责主管一同与会议;代校长,教务长,通教育主 管加会议之教师及政人员,以及各校自加的教师及政人员共 128 位; 含工作人员,与会人员人达 411 人.
    全国 163 所大学校院加上 9 所军警校院共 172 校,172 所学校中,只有 7 所学校 是完全没有任何人员加第 2 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换言之,165 校与本 次会议,全国大专校院与达 95.93%.
    ()计画成效向外扩散
    全球化下的台湾文史艺术中程纲要计画与海洋教育先导型中程纲要计画二中纲 计画亦开始进特定主题的通教育课程计画补助.
    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画受补助学校国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以全 校课程地图为主轴所规划的计画,获得教育部补助成为南区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将协助南台湾多所技专校院发展全校课程地图.
    高教司成通教育资源平台建构与永续发展计画,促成优质通教育课程绩优 计画成果可以完整保存於资库中,提供教师自由下载自由使用;全国杰出通 教育教师奖得奖人的相关资亦得以收纳於资库中;甚至以通教育为核心之 全校课程革新计画完成后,执成功的学校亦将成为典范展示於该资源平台上.
    27
    ,计画成果之价值与贡献
    (一)强化教学能
    1. 96,97 各选拔 5 位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奖得主,由部长亲自颁奖表扬, 以标举通教育教师典范,鼓舞通教师士气,鼓优秀教师投入通教育. 并且藉由获奖人座谈会的举办,获奖人专刊的印,获奖人影片的播出,推 广成功的通教学经验. 2. 96-97 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共补助 145 位教师进 138 门通课程改 进,受惠之修课学生人达 7,341 人.为此 145 位教师安排的研修活动共 5 场,部分活动开放计画外人士报名加,总计 642 人与研修.计画期程结 束时,评选课程执优之绩优计画并颁奖表扬,绩优计画教师得以进一步 申请优质课程推广计画(惯称为「母鸡带小鸡」计画) ,成为种子教师,传 授课程经营,教学助(TA)培育的经验,带其他有心改进课程的通教 师一起进课程品质提升,能凝聚对通教学及社群经营的热情,发挥 为通发声. 3. 96-97 补助 200 名教学助,协助教师教学,带学生进讨课,以提 升通课程品质,增加学生学习成效;且教学助皆为在学之博,硕士班研 究生,未极可能会往学术界发展,成为日后大专院校之教师,培育新一代 的大学生.他们於研究所就学期间,能有机会接受优质通教育计画的培训, 习绩优教师之教学程,师生间能有充份的经验分享,於耳濡目染,潜移 默化的作用下,成为日后优质通教育之种子教师,亦是本计画对国家社会 之长远贡献. 4. 96 举办 3 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共 289 位教师与研习,97 举办 3 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共 349 位教师与研习.研习营邀请学者专家讲述通 教育,优制,想课程规划等议题,邀请获奖绩优通教师讲授 优质课程经营策,并听取第一线教师的心声与建言.除达到研习效果增 进通课程教师之职能得以改善教学品质之外,亦匡正通教育,鼓舞 第一线教师士气,强化使命感.
    28
    5. 97 举办 3 场通课程教师工作坊共 89 位教师与研习.工作坊以小组 实作的方式,让课程得到专家的诊断及难得的身订做的建言,运用专家的 建议,以及与其他通教师交激荡出的新思维,开展课程设计新视野, 让通教学符合学生能培养之所需.并使加研习之教师,返校后成为 推动通教育种子教师,积极协助学校建通课程与教学改善机制,解决 通课程与教学的问题与困境,促进通教育之发展.
    (二) 提升人才素养
    1. 96-97 辅导 13 所学校建置 3650 个优通课程学生学习档案.学生学习 档案将表现优的通课程学生的学习资 e 化建档置於网站,并加以报导 推广,以呈现学生的优学习程及成果,做为学习典范,传播优书风 气. 2. 96-97 补助 200 名教学助带学生进小组讨,开展学生表达,沟通 与辨析的场域,培养学生批判思考,性分析,表达沟通的能.同时藉由 动导向与问题解决导向教学方式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知反思,整合与 创新能,塑造其成为通达博雅之社会公民. 3. 96-97 补助开设 77 门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通课程,藉以养成学生 分析能,批判思考,推,有效沟通,实践智慧以及社会责任感.以 价值抉择,动实践,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可以让自同知域的 通课学生,贡献,对话,反思,整合各专业域的知,做为学生跨域 知整合能的重要养成途径. 并且,以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通教育课程,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与通教 育之间的疏,使学生愿意积极与通课程,对技专校院学生尤其如此. 学生表示,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堂模式下,等於是「强迫」学生主动, 认真学习,否则很容就被同侪及师破.学生认为经过课程洗之后, 对於自主学习能的养成,非常有帮助. 实施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通课程,我们要求进问题解决之先,要 完成基础知的授受,有基础知,再以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教学 方式做为进阶学习,然后,必须回头对知及动或问题解决做整体的反思.
    29
    4. 本中纲计画将通教育的目标,从於碎化,肤浅化的「知广博」「知 , 均衡」 ,转向为「基础知」的实, 「核心能」的锻造.以崭新的视野 推展通教育的改革工程,把通放在「全校性」的脉络改革,以学习者 为中心,由最初的点--单一课程实,到线--跨越通与专业的学程开 设,到面--课程地图导引全校课程的整合,逐步推动以能导向为基础的 教学,实践以问题解决导向为基础的学习,发展出能够培养学生知反思能 ,知整合能,知创新能的通教育.希冀透过基础知的实, 达成域知的跨越;透过人文关怀的涵养,达成公民素质的提升.
    (三)引导重要议题/域
    1. 现高教评鉴中的「通教育」评鉴属於教务项下的一个小项目,反映现 的高教评鉴是一个以专业教育为导向的系所本位评鉴;许多学校中,这样的 评鉴严重伤害通教育的发展.学校重视教育部各型评鉴,因而现评鉴 机制下,学校的作法势必是将通教育各种资源回各专业系所,如将通 教育中心教师回系所以低生师比,将高学教师调往系所,以因应系 所评鉴,导致越是评鉴对通教育造成伤害越大.我们透过向部长报告评鉴 结果的会议,以及透过「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中相关议题的探讨,让与 会的相关主管,了解问题的症结及其影响,期许相关单位积极处高教评鉴 中「通教育评鉴」的定位问题,并应使通教育评鉴结果足以影响整个学 校的奖补助款及招生,以发挥评鉴应有的正向功能. 2. 受补助的 13 所学校分别完成各校 2∕3 的全校课程地图之建置.有甚者, 全校课程地图的想法与实际构作,正在许多未获得补助的学校中展开. 目前通教育所面的的最主要问题,如果简的,可以提出以下 3 项: (1)学生学习动机弱,视通为营养学分 (2)课程碎化,肤浅化 (3)专业与通之间存在藩篱 全校课程地图的建构,可以某种程的有效解决这 3 项问题: (1)对治第 1 个问题:学生学习动机弱,视通为营养学分
    30
    全校课程地图可以回答学生的问题:我为麼要修这门课 从基本素养到生 涯发展,地图告诉学生这门课课程目标,能指标清楚的定位.这门课在我 的大学修课径中位在何处 从修课意义到知的链结,地图告诉学生通 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如何关起,相辅相成. 藉由「全校课程地图」的建构,让学生明了课程目标可以对应到职场所需的 麼样的核心能,亦彰显通课程与专业课程如何相辅相成,此举让学生 的学习具有意向性,方向感,也增进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配合动导向/ 问题解决导向通课程的推动,配合学生学习档案的制作,培养好的校园 书风气,应可逐渐消弥学生将通视为营养学分的心态. (2)对治第 2 个问题:课程碎化,肤浅化 全校课程地图可以回答课程规划者的问题:为麼需要这门课 地图强迫我 们去做课程意义的反.哪些课应开而未开,哪些课应该停开 地图强迫我 们去做通课程甚至专业课程的补实与剪裁.整全的全校课程地图,能够发 挥引导学校开设具系统性,前瞻性课程之功能. 地图也让人看出,大学教育非只求训技术,培养专家,那麼专业教育就 会需要通教育做为奠基,才能培养想的公民.就是在这个脉络下,全校 课程地图,竟然以通教育为核心,引著学校进全校课程革新,课程朝 向系统性,统整性的方向做全面的规划. (3)对治第 3 个问题:专业与通之间存在藩篱 长久以,大学教育将专业与通二分,导致「重专业,轻通」的心态普 遍存在.在研究重於教学,专业教育重於通教育的僵化思惟下,在教师研 究及教学负担重的现实情况下,专业系所及其教师极忽视乃至於轻视通 教育,其结果仅使通教育缺乏适当的全校性的与及奥援,通与专 业课程的断,最终亦将使专业域本身的研发视域乃至於创新的可能性严 重受限. 把通教育局限於「通」范畴改革,几十没有成功;把通放在「全 校性」脉络改革,还给通教育她原本就是全校性教育的角色,用全校课 程地图描绘她原有的面貌,在课程制方面进一步建构出「跨通/专业课
    31
    程的统整性学习径」 ,做为全校课程地图的映照.以这样的视野推展通教 育的改革工程,建构全校性的融贯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系统,强调通 核心课程的价值,强调发展跨专业及通课程的整合型学程,将传统上认 为相互独的课程,如通教育,系外选修及系所专业科目,加以整合成一 个融贯的系统,达到教学资源的合分配,有效运用及积,一方面挽救大 学教育碎化,通教育肤浅化的颓势,一方面扩展学术视野,发挥知的 跨域创新.计画构想得到各界认同,我们看学校有效整合全校各系 所,一起进全校课程地图的绘制,止通教师群策群动起,专业系 所也开始思考与通教育合作可以带给学生的帮助,优秀教师尝试开设通 课程,校长真正关注到全校课程结构中通教育的定位,各界认知到学生教 养形成,能养成所仰赖的绝仅仅是专业教育.
    (四)社会影响
    1. 为有别於「奖大学教学卓越计画」及「5 500 亿发展国际一大学及顶 尖研究中心计画」 ,突破以学校为单位的奖助方式,强调「全国性」 「全面性」 「公共性」的服务推广,如选拔奖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举办全国通 教育主管会议,以及分区举办全国通课程教师研习营,工作坊等. 2. 进 10-11 本 《通教育重要著作译注系丛书》 译注出版,希望藉由引介, 导国外影响深远的通教育及对通教育实施情形进深反思的著 作,引导,发展出适合我国教育观,教育体制之通教育,改变家长及社 会大众对通教育的刻板印象,让大众解通教育设之根本用意与 ,形成各界重视通教育的气候.
    (五)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专业分工,割深入的科学趋势主导之下,我们的学生过早分进入专注,窄化 的学科域,训窄化的个体实於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亦塑造出在知 经济讲求研发创新的时代中所亟需的具备创新,跨域,知统整等特质的人 才. 大学教育只是训技术,培养专业,并足以据以培养出能够为社会,为企业 做出贡献的人才,以下调查将告诉我们自企业界的声音. 「Cheers 快工作人
    32
    杂志
    2008 求职专刊」调查企业近 3 所聘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最有待加强
    的能,分别是: (1)稳定/抗压性高 67.9% (2)具有解决问题的能 41.2% (3)具有国际观与外语能 34.3% (4)专业知与技术 27.9% (5)团队合作 24.8% (6)具有创新能 19% (7)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 10.5% (8)融会贯通能 10% (9)勇於表达能 6.2% 此中,除专业知与技术之外,其余 8 项似乎是仰赖整体大学教育,尤其仰 赖通教育养成的能. 通教育强调「通达贯穿之知」 ,基於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生命科 学等基础知上,著重演绎能,批判能之养成,意在使学生得以秉持人文关 怀,贯穿解庞杂的社会,并掌握获取新知的能. 这样的通教育应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学生在进入专业域专习一技之长 之前,能够获得基础知的习得,人文涵养的薰育,才能在专业域中触旁通, 前瞻创新,在社会中成为想公民. 本计画将通教育的目标,从於碎化,肤浅化的 「知广博」 , 「知均衡」 的培养,转向为「基础知」的实, 「核心能」的锻造. 「核心能」的锻造, 贴近学生的需求,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我们藉由「全校课程地 图」的建构,让学生了解课程可以获得麼样的基础知,培养麼样的核心能 ,达成麼样的职涯或生涯发展;藉由倡导教学助带学生进小组讨的 教学模式, 「动导向,问题解决导向」的学习方式,让自同专业背景的学 生对话,贡献,合作解决真实存在而有意义的问题,从而反思,整合解决问题所 需的各种知,真正在通课程中让学生培养以及运用这些知及能. 所要传达的重要讯息是,通教育对於提升国家竞争的贡献,是经由专业技 能的训,而是经由通教育培养核心能--基础知的习得,域知的跨
    33
    跃,批判性多元思考,突破性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主动积极,勇於 负责,价值判断能,动抉择能,问题分析及解决能等等能的养成.我 们希望藉由使学生基本素养提升,达到职场能提升,进而追求跨域知整 合,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诱发学校资源投入
    1. 通教育评鉴公开评鉴结果,评鉴结果做为相关经费分配之据,订定再评 鉴的期约等措施,确实能够有效的让受评学校依据评鉴报告或者进通教 育制改革,或者进全校大规模通课程结构革新,通教育因为评鉴确 实能够得到校方的重视及资源的挹注. 2. 96 补助 12 校,97 补助 13 校进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 计画,受补助学校另提拨之自筹经费达本部补助款之 30% - 69.48%,动员 许多通与专业系所人,由校长(或副校长)带,以「校」为单位,将 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的关系重新定位,发展出统整通课程与专业课程 的全校课程新结构. 96 经费择优补助 43 门通课程,97 经费择优补助 95 门通课程,在 教育部经费挹注的同时,学校提拨至少 20%的自筹款挹注到这 138 门课程, 受惠之修课学生人达 7,341 人,培育教学助达 200 人.事实上, 「优质通 教育课程计画」已经成功引全国通教育发展方向,多学校无是否获得本 计画补助,愿意照本计画所标举的方向,挹注校内资源,鼓该校教师为提 升通课程品质做努.以国台湾大学为,每挹注 1,800-2,000 万经费用 於补助台大通教育课程改进计画.
    34
    附 1
    【 通 教 育 中 程 纲 要 计 画 】 96-98 委 办 及 补 助 计 画 一 览 表 一,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画 计画名称 执单位 中国科技大学 弘光科技大学 国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大华技术学院 亚东技术学院 教育部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 新计画【第一/三计画】 环球技术学院 国中央大学 国高雄大学 国清华大学 佛光大学 南华大学 台医学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弘光科技大学 国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亚东技术学院 环球技术学院 教育部以通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 新计画【第二,第三/三计画】 国中央大学 国交通大学 国高雄大学 国清华大学 佛光大学 南华大学 台医学大学 静宜大学 二,全国杰出通教育教师奖遴选及奖计画 计画名称 教育部 96 全国杰出通教师奖遴选 与颁奖典计画 教育部 97 全国杰出通教师奖遴选 与颁奖典计画 教育部 98 全国杰出通教师奖遴选 与颁奖典计画 执单位 昆山科技大学 国中正大学 国中正大学 计画主持人 彭坚汶 廖蕙玟 廖蕙玟 计画主持人 谷家恒 方国权 方俊雄 陈文洲 徐泽志 许舒翔 权 黄英忠 张石 翁政义 陈淼胜 许重义 谷家恒 方国权 方俊雄 徐泽志 许舒翔 蒋伟 吴重雨 黄英忠 张石 翁政义 陈淼胜 邱文达 江善宗
    35
    三,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 计画名称 教育部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 【第 3 期】A 计画 教育部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 【第 3 期】B 计画 四, (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 96 学第 1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43 件) 计画名称 生命教育 国文-中文鉴赏与写作 职场 文化与艺术-创意产业 生活经济学 生命 性别与 创意思考 台湾史前文化 环境 大一国文-文学与哲 大一国文-爱情文学 心学-情绪管学习 文化与社会-台东人的生命故事 宗教与社会-禅与当代社会 判断 电影美学-从电影音谈起 文化与文学-文学 本国语文-文化与文学 社区营造-位社区 生活世界的影像与文字解-影剧与小 中的台湾 环境-从河川生态谈起 环境-从湿地保育谈起 本国语文 文化与民俗-彰化人文风情 企业 执单位 元培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永达技术学院综合教学部 高苑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虎尾科技大学多媒体设计系 醒吾技术学院财务融系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创造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醒吾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台东专科学校通教育中心 高苑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澎湖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万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计画主持人 黄苓 洪樱芬 郑仰峻 廖敦如 谭经纬 廷诰 娓淑 陈谦 蔡惠琴 王维杰 周天 萧湘凤 于文正 郑雪花 黄忠 蔡介裕 苏稚苹 陈昀昀 欧纯纯 王明辉 明宪 吴百 振卿 王冠生 陈美朱 孟君 执单位 国政治大学(哲学系) 计画主持人 从一
    国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
    柯华葳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华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建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中技术学院应用中文系
    36
    自然科学概 文化与社会-俄斯风情 生活世界的影像解-看得的城市及 基走拍摄计画 艺术创意与创作 台湾当代艺术 科技-基因科技与『美』新世界 网资讯为 犯罪预防 舞蹈赏析 社区学习与社会关怀 从电影看哲学 电影与道德推 台湾文学欣赏 影视艺术概 台湾的婚姻与家庭 性别导 国文
    和春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中州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经国管暨健康学院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亚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资讯管系 中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国台南大学政管学系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徐樱芳 亚娟 向仁 郭怡淳 陈姿光 钟 爱 王美鸿 程敬闰 幼萍 游宗新 武佐 薛清江 张静茹 仲 黄怡瑾 幼雀 王婷
    96 学第 2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42 件) 计画名称 社区营造-多元文化社区 世界音导与文化探 犯罪防治 文化与艺术-创意产业 台湾社会经济史 科技-基因科技与『美』新世界 休闲与生活风格 人际关系与生活 环境-从永续资源与再用谈起 创意与思考游戏 非营组织与社区与 中文鉴赏与应用 大一国文-解经典中的 EQ 与 SQ 大一国文-诗歌与审美 宪政民主与公民社会 执单位 国澎湖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虎尾科技大学多媒体设计系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材工程系
    国云科技大学通与科学教育中心
    计画主持人 王明辉 世 程敬闰 廖敦如 蔡惠琴 钟 爱 苏维杉 王 恺 吴百 振卿 张琼文 游宗新 王娴 王婷 吴元嘉 吴 汉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资讯管系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37
    四技国文(大一国文)-话文学 大一国文-表达与创意 企业 史专:百台湾影像 大一国文-中文鉴赏与写作
    国文:台东书写(文字,影像,音的互涉)
    中华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台中技术学院应用中文系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永达技术学院综合教学部 国台东专科学校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亲民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科技大学通学科 经国管暨健康学院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和春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静宜大学生态学系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亚洲大学休闲与游憩管学系 国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 大仁科技大学观光事业学系 中台科技大学文教事业经营研究所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玉珍 周天 柏维 洪樱芬 陈室如 杨淑雯 廷诰 詹添印 欧纯纯 萧湘凤 赖美惠 钟振辉 杨剑丰 王欣慧 何珮 惠如 幼雀 徐樱芳 陈昀昀 梅家 仁 王美鸿 锡铨 唐文慧 吴佩晔 武佐 薛清江
    大一国文 影像纪与生命关怀 本国语文 大一国文-广告与文学 大一国文 微积分发明史 生命学 动的叙事:及其文学,影音,涂鸦 谈美 通俗文学与文化 性别导 人,自然与社会 文化与文学-文学 当代文学与文化 人与环境 网资讯为 社区美学 性别与社会 性别,社会与文化 电影与当代思潮 政治哲学与当代思潮
    97 学第 1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A,D 】 计画名称 社区营造-多元文化社区 生态工法与永续生活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工程 儿童美学 社区美学 执单位 国澎湖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嘉南药科技大学环境资源管系 玄奘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清华大学材科学与工程学系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亚洲大学休闲与游憩管学系 计画主持人 王明辉 得元 庆贤 周卓煇 文琪 锡铨
    38
    媒体素养 古典小创意教学:以西游记为主题 多元性/别认同 社区学习与社会关怀 心学:与应用 生物科技与史的价值 科技-基因科技与『美』新世界 史探-生存与生活:人与物质 文明的变 西洋近代艺术欣赏 国文 戏剧与文化 大一国文 音与生活 美学导 公共艺术赏析 宪法与国 文化与文学-文学 国文:台湾文学场景 法学绪 采风文学-从府城民俗到文学呈现 史中的性图像 国文-阅与 大一英文:英文沟通训 大一国文-文学与人生之创意教学 中国科技史 大一国文-生死文学 大一国文 音密码的感知与创造 阅与表达 艺术创意与创作 植物与生活 美感与造型 生命故事与自我发展 绘本心世界
    国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艺术大学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大同大学生物工程学系
    南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材工程系
    陈炳宏 陈秋虹 陈素秋 游宗新 黄玉幸 廖纯沂 钟 爱 王文景 王 玫 王娴 王淳美 何骐竹 伶美 张忠明 许维屏 陈佳慧 陈昀昀 陈室如 陈运星 陈忆苏 蔡蕙如 陈晓慧 淳媛 沛琳 淑娟 蔡惠琴 萧湘凤 赖美惠 王维君 吴智雄 郭怡淳 郭长生 郭珮君 陈美 陈雅雯
    中国医药大学通教育中心 东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 通教育中心 国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国阳明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高雄餐学院通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嘉义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 朝阳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艺术大学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嘉义大学外国语言学系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圣约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海洋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成功大学生命科学系 嘉南药科技大学文化事业发展系 圣约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39
    科学解码达文西 判断
    国勤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柏宏 蔡介裕 郑美莉
    生死观照
    国台中护专科学校护科
    颜淑慧 洪素宽
    艺术时尚 台湾的婚姻与家庭:变迁与多元 大一国文-文学中的人生风景 性别导 视觉艺术欣赏 实夥伴课程计画 媒介与艺术人的社会实践 英语探学习 电影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南大学政管学系 中华医药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南大学美术学系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中台科技大学文教事业经营研究所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萧百芳 黄怡瑾 王婷 幼雀 董维琇 吴慎慎 吴玉 朱珀 武佐 薛清江
    97 学第 2 学期优质通教育课程计画【A,D 】 计画名称 史通 史与组织管 古典小创意教学(偶戏篇) 遇黄山城:认文化景观 心学:解与体验
    国文:台湾当代自然书写的美学诠释与思考
    执单位 修平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勤科技大学企业管系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东专科学校通教育中心 元培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大华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嘉南药科技大学环境资源管系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和春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国中山大学剧场艺术学系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教育中心 国台湾师范大学通教育中心
    计画主持人 江美 邱文志 陈秋虹 黄士哲 黄玉幸 郑雪花 黄苓 张琼文 陈绍韵 王 吴仁明 得元 游宗新 谢美珍 吴玉 弘晖 文琪 一真 陈素秋
    生死学 创意与哲学思考 生命探与自我认同 环境保育-由河港的史谈起 防灾与生活 生态工法与永续生活 非营组织与社区与 有机生活与环保 媒介与艺术人的社会实践 家庭与人际关系:经典剧本导 儿童美学 全人生涯开展 多元性/别认同
    40
    艺术管与实务 资讯为 全人关怀 Holistic Care 全球与在地:全球化与世界变迁 生命教育与生命关怀 海洋生物 生命科学概 工程 科技与科学 大一国文-我的生命我的爱 中文鉴赏与应用 国文-台东文学地景:史,,与动 汉字的故事 大一国文 国文-生死思想与文化 汉字之美与文化-解方块字的情感密码 民间文学-开启东西文化对口之窗 音的形式与风格 视觉美学-文化意象 艺术时尚Ⅱ 艺术与创意表现 戏剧与文化 由电影走入古典音世界 台湾音地图 国际关系与全球议题 环境 人,自然与社会 性别,文化与关怀 生命故事与自我发展 生命学 性学与爱 科学解码达文西 古典希的思想与文化 创意思考 国文:中国文学文选 国文
    国暨南国际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所
    蔡怡君 王美鸿 潘正德 佩颖 黄素惠 明炤 廖纯沂 周卓煇 张馨文 王文仁 王娴 吴怀晨 陈雅雯 陈忆苏 苏美文 吴忆 淑尔 苏辉 王 玫 萧百芳 钟怡慧 王淳美 王维君 苏稚苹 郭俊 周天 徐樱芳 花环 陈美 杨剑丰 杨幸真 柏宏 何珮 袁长瑞 何骐竹 詹千慧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原大学通教育中心 高雄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华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华大学通教育中心 大同大学生物工程学系 国清华大学材科学与工程学系 玄奘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东专科学校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台东专科学校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华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亚东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勤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科技大学通学科 东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澎湖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圣约翰科技大学位文艺系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和春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 圣约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树德科技大学人性学研究所 国勤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科技大学通学科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辅仁大学全人教育课程中心
    41
    国文-生命美感与文学解 国文教没 -全人国文 国文:文学中的感情 障碍文化与心叙事 大学英文:英语沟通训 B 俄斯文化史 英文阅(大一英文) 美国心谈感情(大二英文) 时间的旋 英语探学习与反思
    高雄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国台湾海洋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华大学应用社会学系暨社会学研究所 国嘉义大学外国语言学系 辅仁大学史学系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嘉义大学外国语言学系 义守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盖琦纾 雅芬 颜智英 张恒豪 燕蕙 谢纯芳 周雪舫 陈重仁 沛琳 张 澔 朱珀 杨百川
    专业-企业
    辅仁大学企业管学系
    廖涌 耀南
    性关系 当代性议题讨 政治变迁与国家发展 从经济学看世界 哲学概 色彩学 生物时钟与睡眠医学概 面对治好的病-生命末期照顾的医学 电影美学 音风格与诠释 台湾文学欣赏
    台市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 国台教育大学社会科教育学系 国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 国暨南国际大学经济学系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 国台湾大学昆虫学系 国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教育中心 中台科技大学文教事业经营研究所 大大学通教育中心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魏惠贞 王淑芬 谷蓉 陈建 王冠生 吴奕芳 后晶 赖允 武佐 宋秀娟 黄文成 美 陈明柔
    自我书写与影像观点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唐毓 奚 浩
    台湾的婚姻与家庭:变迁与多元 服务学习与社会关怀 哲学与道德推 哲学与生死 哲学与生活 科技-基因科技与「美」新世界 PBL 教学-工作与安全 大一国文-生活的滋味
    国台南大学政管学系 国台南大学通教育中心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屏东教育大学台湾文化产业经营学系
    黄怡瑾 庆德 蔡介裕 贺瑞 洪樱芬 钟 爱 黄富昌 王婷
    国澎湖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材工程系 南亚技术学院环境与安全卫生中心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42
    性别平等教育 艺术与生活-社区总体营造 实夥伴课程 哲学与人生 生命意义与终极关怀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医务管系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潘琪 陈冠勋 薛清江 方中士 王万清
    98 学第 1 学期通教育课程计画【A,D 】 计画名称 防灾与生活 永续生活 环境-从色产业谈起 自然科学史 台湾民俗与文化 民间文学与在地文化采风 世界袭产赏析 心学:解与体验 当代华人社会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 社会责任与服务学习 电影与人权 性别,文化与关怀 生物科技与基因世界 杰出性医人物志 艺术管与实务 史传文学与生命图像 性别与教育 媒体素养-启动公民与媒体的对话和动 人际沟通与情绪管 多元性/别认同 多元文化与新移民健康 文学与生活 现代小导-小的地域风情 民主与法治 当代台湾社会议题的探与解 性别与宗教 执单位 大华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圣约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修平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德霖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正修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崇右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树德科技大学通教育学院 昆山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 实践大学博雅学部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暨南国际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所
    计画主持人 吴仁明 于蕙清 吴百 振卿 陈庆民 江美 蔡蕙如 郁钦 黄玉幸 包淳 庄明哲 吴花 曹增 花环 王雅 彦妤 蔡怡君 陈致宏 张德胜 承宇 戴妙 陈素秋 颜芳姿 陈忆苏 马美娟 育萱 郭俊 许志庭 苏美文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国东华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逢甲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中山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师范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防医学院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华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43
    学与艺术-性与感性的交会 音密码的感知与创造 音活-谈音与身心管 媒体素养 大二英文 创意应用文案
    大一国文:医事文学与生存,生计,生命教育
    国勤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圣约翰科技大学位文艺系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和春技术学院传播艺术系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元培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吴凤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台东专科学校通教育中心 远东科技大学电脑应用工程系
    柏宏 王维君 苏稚苹 高瑞坤 王汉铭 邱文芝 黄琼慧 张玉芳 淑娟 吴怀晨 周德明 郑美莉
    大一国文-文学与人生 国文-花东文学地景 2009 天文:大家一起遨游星空
    生死观照
    国台中护专科学校护科
    颜淑慧 王萱萁 洪素宽
    科学发展史 通大一英文:西方经典文学阅 科学之 文明发展与史思维 障碍文化与心叙事 节庆与民俗 伊斯宗教与文化 《史记》与史人物评析 肢体开发与自我探 俄斯文化史 阅与书写 人权的与实际 职场与法 宪法总 从经济学看世界 台湾政治发展 媒体素养概 电视批判 国文一 英语探学习 国文:饮食,游与人生
    弘光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基础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政治大学史学系 南华大学生死学系 国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 国台湾艺术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台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辅仁大学史学系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 国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 国中正大学法学系 国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 国暨南国际大学经济学系 静宜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政治大学广播与电视学系 南华大学传播学系 佛光大学文学系 国台艺术大学共同学科 国台湾海洋大学通教育中心
    周城 吴己 张胜 光 燕蕙 张恒豪 杨玉君 爱 邱佳慧 陈伟诚 周雪舫 张静茹 吴秀 郑津津 谷蓉 陈建 余健慈 非 王慧 简文志 朱珀 颜智英
    44
    大一英文阅与写作(跨文化语言教室) 道德推 哲学概 经典科学史 媒体素养 学思维的发展与应用 烽火映白袍-「战时军医」探讨 资讯为 当代世界:国际关系与组织 世界音与多元文化 公共艺术美学探源 大一国文-文学中的人生风景 大一国文-人生剧场中的明星 科技-基因科技与『美』新世界 PBL 教学-工作与安全 实夥伴课程计画 台湾歌谣与文化 民俗与生活 实夥伴课程计画 哲学与人生 生死学 五,通教育重要著作译注计画 计画名称 教育部通教育重要著作译注出版发 计画 ,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计画名称 96 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96 中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96 南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97 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97 中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97 南区通课程教师研习营计画 教育部 98 通教育坛(一): 通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育 教育部 98 通教育坛(二):
    高雄医学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中正大学哲学系 义守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 台市教育大学学资讯教育学系 国防医学院通教育中心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交通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化妆品应用与管系
    佩颖 王冠生 侯维之 张 澔 陈炳宏 苏意雯 郭世清 王美鸿 蔡熊山 世 谢佳颖 王婷 冯晓馨 钟 爱 黄富昌 幼雀 陈雪玉 红 薛清江 方中士 秋固
    南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材工程系 南亚技术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昆山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南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大大学造形艺术学系
    执单位 国编译
    计画主持人
    执单位 国台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虎尾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亚东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中国医药大学(通教育中心) 国台南大学(通教育中心) 辅仁大学 义守大学
    计画主持人 祖添 振德 文瑞 徐泽志 黄荣村 黄秀霜 建球 傅胜
    45
    大专校院实通教育的策思考与机制
    教育部 98 通教育坛(三): 通教育课程规划与教学进 七,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计画名称 97 区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97 中区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97 南区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98 区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98 中区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98 南区通课程教师工作坊计画 八,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计画 计画名称 教育部第 1 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计画 教育部第 2 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计画 教育部第 2 届全国通教育发展会议计画
    国彰化师范大学
    张惠博
    执单位 明志科技大学(通教育中心) 环球技术学院(通教育中心) 文藻外语学院(通教育中心) 淡江大学 朝阳科技大学 辅英科技大学
    计画主持人 祖华 许舒翔 文瑞 张家宜 钟任琴 张一蕃
    执单位 辅仁大学 东海大学 昆山科技大学
    计画主持人 思伶 程海东 苏炎坤
    46
    附 2 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评鉴指标 「大学通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 」七大评鉴项目,分别为:目标与愿景, 组织与制,教学与政资源,课程规划,教学品质,师资,自我评鉴机制.每一评 鉴项目项下,干评鉴指标,计有四十九项具体指标.
    评鉴项目一:目标与愿景 1. 2. 明订通教育之发展目标且目标具有明确特色. 通教育之发展目标具有合之据.(据意指,学基础,形成程序,或其他 用以支持该目标合性之由.) 3. 4. 5. 通教育之目标能够与学校整体发展趋势或目标相互配合. 积极透过各种方式,使全校师生得以认通教育之目标及特色. 负责通教育之专责单位对於所订的通教育目标 具有深刻的认与认同 (举 , 凡执办法,课程规划,师资任用..等皆以通教育之目标为实际指导原则).
    评鉴项目二:组织与制 1. 2. 就学校整体组织章程而言,负责推动通教育之专责单位其层级适当. 学校政体系充分支持通教育之运作.
    评鉴项目三:教学与政资源 1. 2. 3. 4. 5. 配置足够的政人员. 获得明确且充裕之经费. 配置及质适当的图书与教学设备. 配置合的教学,研究及办公场所. 分配给通教育的教师员额,经费,空间实际用於通教育.
    评鉴项目四:课程规划 1. 课程规划机制完善并实有效的运作.
    47
    2. 3. 4. 5. 6. 7. 8. 9.
    课程审查机制完善并实有效的运作. 所规划的课程体现通教育目标及特色. 课程规划具有适当设计原则. 课程规划适当考教师及学生对通课程之意. 学生修习通课程之要求及限制适当. 通课程群配置原则适当. 通课程选课机制足以因应学生需求. 课程足够满足学生之需要.
    10. 通课程开课时间与各系之开课时间能够配合或有适当分配. 11. 实际开设课程符合课程规划. 12. 依据课程规划,积极鼓或延请适当的教师开课,而非消极配合既有教师开课. 13. 视实际需要,规划或实校际课程,师资交换合作计画. 14. 修习跨校合作课程的学生人适当,学习成果好.
    评鉴项目五:教学品质 1. 2. 3. 4. 各通课程订有明确的课程大纲并於选课前上网公告. 课程大纲有目标,进,教法,指定阅及考书目,成绩考核方式等. 教学时段及教室配置合. 通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合.通课程学生成绩及其他课程学生成绩者差 距合. 5. 6. 7. 8. 9. 确实实教学满意调查,并且学生对通课程授课教师教学满意合. 通学分占毕业学分比合. 修课学生人合. 设置教学助之相关规定合. 挹注於通课程教学助之经费合,源自於常设性经费,如学校研究生奖助学 或校务基. 10. 教学助之培训机制确实有效. 11. 提升教学品质相关活动或措施之质充足. 12. 校园环境支持通教育的程合.
    48
    评鉴项目:师资 1. 2. 3. 实际投入通教育的教师员额,足以满足通教育课程之需求. 教师所开授通课程,能够与其学术专长相配合. 开设通课程之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准优.(请就教师之学,经,教学资, 与通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著作,奖助之一般情形,做综合性评估.) 4. 增进通教师教学动机之措施积极,有效.(请就鼓优秀教师开设通课程之制 ,优通课程教材教法之奖制,杰出通教师之遴选及奖制,以及 其他足以增进教师从事通教学之动机的活动及制,做综合性评估.) 5. 6. 通教育中心专任教师之升等及专业发展之制与辅导措施完善. 配合架构中的各域或学程之需要,徵求具有跨域背景的师资开设跨域 课程或进跨校合作.
    评鉴项目七:自我评鉴机制 1. 自我评鉴办法或规定完善,涵盖: A. B. 制,师资,课程三要素; 针对修课学生所做的意调查表,了解学生对课程,师之评价,以及学生 的学习效果; C. 2. 3. 4. 5. 校外专家学者的实质与.
    所订定之自我评鉴办法实有效实. 评鉴结果的公开程合. 建自我演化机制,确实依自我评鉴结果改进自身之通教育. 合周期内,定期实施自我评鉴.
    49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哲学与人生  人生哲学名言  经典励志人生哲学语录  人生哲学书籍  哲学书籍人生必读  叔本华人生哲学  哲学人生论坛  哲学与人生txt下载  人生哲学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