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美诗新编255首 > 南华通识教育研究
  • 南华通识教育研究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4-12-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南华通识教育研究 第 二 期 民国九十三年九月 页 6 9 ~ 页 9 4
    Nanhua General Education Research No.2 September, 2004 pp.69~94
    从身心状态观点看经典学习与经典诠释 ——以《论语》学而篇首章之诠释分析为例
    邹川雄
    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的主旨在於探索经典学习与诠释的可能途径,以便能在现代找回经典的生命 力.本文从「身心状态」的观点出发,援引 Polanyi 的默会知识理论及 Gadamer 的哲 学诠释学,建构一种独特的学习与诠释经典的方法观点.这种观点特别强调读者与经 典之间产生一种活生生的关系,它会展现出读者身心状态的深度涉入与更新变化的历 程.在这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当下处境中的创新」 . 本文试图以对论语学而篇首章的诠释分析为例,来说明这种独特的观点所具备的 启发性价值.在对於两岸教科书及一般坊间的论语读本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后,作者整 理论语注疏传统及当代一些研究.作者论证,论语学而篇首章实际上开启了一个「学 习的身心状态」的意义世界,展现了学习的基本样态,学习的相互主体性,以及一个 学成之君子所应有的身心境界等,这些对於现代人经典之学习与诠释,甚至经典教育 及教学,均可以带来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字:身心状态,经典,诠释,默会致知,视域融合,学习,创新,相互主 体性
    联络方式:paul@mail.nhu.edu.tw
    - 69-
    南华通识教育研究 第二期
    2004 年 9 月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 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 曾读. ---程子---
    一, 前言:找回经典的生命力
    本文的主要动机在於探索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如何进行经典的学习 如何找 回经典的生命力 这样的关怀可以化作一系列的问题,如: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 (尤其是现代华人) 如何学习及诠释经典 在当代以学科专业训练为主的教育环 境中,莘莘学子如何进行有关於经典的阅读与学习 经典对於身处多元文化与消 费文化的新世代,如何产生真正恒久的意义 也就是说,经典对我们而言,如何 与我们的身心状态发生真正的关联,而不再只是为应付考试而背诵记忆的东西 这些问题均不容易回答.本文是回应这些问题的一个初步的尝试,也是笔者长期 在大学负责经典教学课程在理论上反省1的结果.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一个独特的观点-「身心状态」出发,提出学习与诠释 经典的一种可能的进路.本文将以「身心状态」概念为起点,另援引 Gadamer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观念,以及 Polanyi 的默会知识理论,意图建立一个身心状态 导向的经典学习与诠释的理论2.此外,笔者将以中国古老经典-《论语》学而 篇之首章这个家喻户晓的著名段落为例3,来应证这个理论,我们将进行一种独 特而具创新性的诠释,以便来说明一种以「身心状态」为导向的经典诠释或经典 学习是可能的.笔者的目的是要证成:即便在一切权威解体,意义多元分散的后 现代社会,经典的学习者与经典建立鲜活且具生命力的关系仍然是可能且必须 的.本文将会论证, 《论语》学而篇首章作为《论语》全书之指引,它实际上开 启了一个「学习的身心状态」的意义世界,这个意义世界最终可以成为一个有关
    1 笔者於 1999 年至今一直担任南华大学通识教育外国经典学门召集人,负责规划相关经典课程,这些年 来,也在此学们中开设「新约圣经」 ,奥古斯丁「忏悔录」 ,马基维利「君王论」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 ,以及「经典导读」等课程.本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缘由,在於对於大学经典课程之设计与教学经 验之反省. 2 关於与经典学习,经典诠释,以及有关於身心状态及默会知识相关议题之研究,一直是笔者最近几年关 心的重点,已陆续发表如下之文章: 「和谐型思维与张力型思维-『老子』与『圣经』思维方式之比较」《本 , 土心理学研究》七期, 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7; 「身心状态研究—一个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可能方向」 , 发表於〈第一届社会科学理论与本土化学术研讨会〉, 南华大学,1999; 「默会知识与大学教育—以经典教 育作为贯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桥梁」 ,收录於齐力,苏峰山编 《市场,国家与教育—教育社会学的分析》 , 南华教社所,2003; 「论宗教经典教育的 『反身性实践』 -一个后传统的宗教社会学观点」 , 《世界宗教学刊》 , 第二期,2003; 「生活世界与默会知识—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 ,收录於齐力,林本炫编《质性研究方法 与资料分析》 ,南华教社所,2003; 「圣经经典诠释与当代华人信仰—经典诠释本土化的一些思考」 ,收录於 《基督教研究与理论研讨会—基督教研究论文集》 ,东海大学宗教研究所,2004; 「经典诠释与身心状态— 本土化质性研究的另类观点」 ,收录於林本炫,何明修编《质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 ,2004. 3 《论语》 学而篇首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新编赞美诗1300首  新编赞美诗275首试听  新编赞美诗253首  新编赞美诗400首合唱  新编赞美诗442首  新编赞美赞美诗293首  新编赞美诗225首  新编赞美诗400首简谱  新编赞美诗400首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