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研究生 > 上海大学201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
  • 上海大学201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9-1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上海大学201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025100 金融 返回页首 从1994年开始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招收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已有14届硕士毕业生.本硕士点所在的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MBA)授权办学点.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资源丰富,有正教授6人,副教授14人,中、青年教师近80%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地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经济期刊上发表.学院在上海地区有广泛的实习基地,聘请金融实务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条件. 本专业旨在培养以现代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现实经济系统为对象,以现代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为基础,能够对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区域经济和国际投资、金融市场发展、企业经营进行分析、预测、优化和决策,能从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研究、经济优化与财务决策以及金融投资数量分析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能够从事金融实务的高质量人才.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和综合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专业课程反映金融市场与政策方面的最新发展和理论前沿内容,培养过程中理论学习和实际运作相结合,并与交通银行、外汇交易中心等知名金融机构合作.毕业生去向主要在政府部门以及金融、证券、期货、期权、房地产、产业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数量分析与风险管理. 研究方向: 01. 金融工程 02. 金融投资 03. 货币银行 04. 商业银行管理 05. 证券投资 06. 金融机构与金融政策 其中01-03研究方向在经济学院培养,04-06研究方向在悉尼工商学院培养. 指导教师: 01方向:应益荣教授、李武副教授、黄学庭副教授、赵贞玉副教授、杨奇志副教授、叶明确副教授等. 02方向:陈信华教授、殷凤教授、祝波副教授、桂咏评副教授、王瑞兰副教授、朱立芬副教授、倪中新副教授、王时芬副教授等. 03方向:王国松教授、李双副教授、李敏副教授、唐葵副教授等. 04方向:徐思新高级经济师、任剑婷副教授、方慧副教授、孙敏杰高级管理人员等. 05方向:马锦华副教授、张伏波博士、计志英副教授、吴军博士等. 06方向:李文宏副教授、周海敏研究员等. 招生人数:28(经济学院)+15(悉尼工商学院)名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3数学三 4.431金融学综合 5. 国际金融实务(经济学院复试科目) 6. 货币金融学(悉尼工商学院复试科目)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5400 国际商务 返回页首 本硕士点依托的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MBA)授权办学点.本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资源丰富,专职教师近60%拥有高级职称,正教授9人,副教授10人;专职教师近70%具有博士学位,31%具有实践经验,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本专业教师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地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此外,本硕士点聘请了企业、政府等实务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7人担任兼职导师,拥有多个实习基地. 上海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本专业将把职业伦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道德、有修养、能负责的公民和专门家. 本专业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撰写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修满学分、完成国际商务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可获得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突出实践教学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吸收国际商务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确保一定的实践环节学时数和学分. 研究方向: 01. 国际商务运作 02. 国际贸易(含营销) 03. 企业跨国经营 指导教师: 唐豪、沈瑶、李骏阳、王建华、董有德、董银果、殷凤教授等;董勤、程铭、张华、韩太祥,何树全、马丽娟、孙赫、王学斌、詹宇波等,以及实务、政府部门兼职导师7名. 招生人数:22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3数学三 4.434国际商务基础 5. 国际商务理论与政策(复试科目) 备注: 本专业欢迎有志于从事国际商务领域工作的人员报考. 035101 法律硕士(非法学)返回页首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以特定法律职业为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及管理人才.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大学法学院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法律金融学、知识产权管理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一支以全国著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高层次人才为骨干,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和司法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上海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我国,尤其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同时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实务经验,能够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招生人数:73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100分; ②201英语一100分; 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150分; 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150分. 备注: 联系方式: 上海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电话:(021)66136356 联系人:洪老师 网址:http://www.law.shu.edu.cn/ E-mail:coco@shu.edu.cn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B楼BJ 202室 邮政编码:200444 035200 社会工作 返回页首 专业社会工作硕士(MSW)系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社会工作的实务人才.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国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运作过程,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管理和研究能力,并能够努力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实务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包括课程、实习、论文等.学员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 01. 社会工作机构/组织管理、决策以及评估 02. 社会政策及其评估 03.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指导教师: 李友梅、张文宏、仇立平、张钟汝、范明林、刘玉照、耿敬、杨锃、徐新、翁定军、顾骏、张海东、汤艳文、袁浩、华红琴、黄晓春、王亚芳、孙秀林、程明明、刘春燕、金桥、沈瑞英、钱海梅、杨红伟. 招生人数:28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31社会工作原理 4.437社会工作实务 备注: 联系方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021)66133784 传真:(021)66135202 E-mail: chen.xiaohong@shu.edu.cn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际交流资源丰富,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已经在美国、爱尔兰、土耳其和泰国开办4所孔子学院,每年派遣20名左右研究生出国工作,担任汉语教学志愿者. 上海大学中文系成立于1979年.从1997年开始即设有对外汉语专业,到2001年上海市教委正式批准设立,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硕的、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实践性、国际化、复合型、高规格的办学特色.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上海大学文学院从2011年起,招收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生.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既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又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同等条件下,复合型人才优先考虑录取. 研究方向: 01. 汉语国际教育 招生人数:29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54汉语基础 4.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5. 面试:普通话、英语口语、综合素质和教师潜质(复试科目) 备注: 联系方式:上海大学中文系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021)66133632 传真:(021)66133632 055101 英语笔译 返回页首 翻译硕士(MTI)是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我院翻译硕士教学采用互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项目翻译、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学员应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申请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申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 研究方向: 01. 英语笔译(文学翻译;应用翻译;典籍翻译;商务翻译) 指导教师: 朱振武、程琪龙、谢之君、冯奇、周平、唐述宗、庄恩平、庞好农、肖福寿、唐青叶、傅敬民、王晓元、尚晓进、朱巧莲、姚喜明等. 招生人数:33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11翻译硕士英语 3.357英语翻译基础 4.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5.英汉互译(复试科目) 备注: 只招收本科毕业生. 055200 新闻与传播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国家2006年设立的,现有教授13名,兼职教授23名, 副教授1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20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30多名.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项目5项,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保持学术交往,互派学生和老师.本学科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6项. 研究方向: 01. 全媒体新闻 (该方向在注重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基础上,分为印刷媒体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新闻三个专业分支) 02. 策略传播 (该方向在注重艺术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分为广告、会展、公共关系三个专业分支) 指导教师: 教授:郑涵、戴元光、吴信训、张敏、许正林、张祖健、薛中军、李建新、沈荟等. 副教授:赵士林、赵为学、黄建新、陶建杰、张斌、郜明、孔秀祥、尤游、邢虹文等. 招生人数:22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或203日语 或244德语(二外)或245法语(二外) 3.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备注: 1.在职人员面试时需提交已发表的新闻作品3-5件,或调研报告1-2件,或其它研究成果1-2件. 2.联系人:蒋安 联系电话:021-56333674 085201 机械工程 返回页首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依托机械电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先进制造及自动化重点建设项目. 本学科围绕国家、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积极探索高技术研究与先进适用技术开发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并举的学科建设方针,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科工委和企业的委托等,年均科研经费约3000多万,多项研究项目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本领域点依托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机电一体工程中心、上海市机器人研究所、上海大学微机械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上海大学电子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各专业研究室等.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围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的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检测与控制、制造工艺和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过程管理与系统集成等,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学习与研究,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广阔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开发、制造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电一体化系统,机器视觉检测及伺服控制,先进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程,企业信息化及管理,包装工程技术,工业设计技术与应用等.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等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检测、传感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着重培养既有扎实的机电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造就能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开发及应用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机械电子工程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先进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研究,工厂自动化及应用工程研究,基于精密技术的微机电系统研究,机电一体化装置与工程研究,检测与传感技术,机械振动分析及智能控制,计算机图像和虚拟现实技术,机电与流体智能测控技术等. 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以国际研究水平的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为发展目标,体现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不仅通晓机械方面的专门理论,而且掌握现代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和研究,可获得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高等学校教学和选择多种工作的能力.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转子系统的润滑理论与轴承技术、密封技术,智能支承技术及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机械工程现代设计方法和可靠性工程研究,机械的强度和安全断裂分析研究,摩擦学设计与测量技术,现代工业工程,润滑工程与润滑化学,半导体及平板显示装备与工艺等. 精密仪器及机械方向集精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光学工程与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性学科.所设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具备在上述专业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研究方向研究力量雄厚,为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属上海市重点学科,并获得"211工程"重点建设.本学科长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与机构优化、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微机械与特种机器人技术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和国务院各部委的重大科技攻关和各类基金研究课题,并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应用科研项目,先后获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各级各类科技奖励.精密仪器及机械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精密仪器及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微机械与特种机器人技术等. 研究方向: 01.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02.机械电子工程 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4.精密仪器及机械 指导教师: 01方向:屠大维教授、李明研究员、鞠鲁粤教授、李朝东教授、何永义研究员、朱文华研究员、赵翠莲研究员、周传宏研究员、邢科礼研究员及副教授24名; 02方向:钱晋武教授、刘亮教授、蒋蓁研究员、谈士力教授、罗均研究员、谢少荣研究员、刘树林教授、周晓君教授、陆利新研究员等30多名正副教授; 03方向:阚树林教授、陈晓阳研究员、王小静研究员、张建华研究员、沈学瑾教授、张钢研究员、张朝教授及14名副教授; 04方向:于瀛洁教授、吕丽军教授、郭红卫教授、王志明教授、程维明教授等正副教授共10余名. 招生人数:7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3机械原理与设计(专)(研究方向02、04) 或914电子技术与控制工程(专)(研究方向02、04) 或915机械设计(专)(研究方向01、03) 或916控制工程基础(专)(研究方向01、03) 5.机电综合(复试科目)(研究方向02、04) 或 机械原理(复试科目)(研究方向01、03) 或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复试科目)(研究方向01、03) 085204 材料工程 返回页首 本专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是上海大学首个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第一类特色学科,获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育高地"等建设项目资助,拥有国内一流的金属材料测试与分析研究装备. 本专业目前承担着国家863、973和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多项,以及四十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汽车用材料、工模具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以材料的微结构分析、强韧化处理技术、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上汽、一汽、宝钢、鞍钢、攀钢等大型企业有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场所.本学科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汽车总公司及其所属的公司联合成立了汽车金属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汽车用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宝山钢铁股份公司确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专业课题研究与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密切联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面,主要就业于汽车、钢铁、机电、家电、贸易等行业,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材料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01. 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术、汽车用金属材料(钢板、铝合金、结构钢)、合金设计与相图计算、高性能金属材料、金属热加工及其数值模拟. 02. 薄膜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与系统、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材料. 03. 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 04. 高性能先进工程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电、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05. 核反应堆结构材料、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特种纤维材料、远离平衡态材料、新型特殊钢及高温合金、材料制备新工艺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结构、腐蚀与防护等领域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 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丁伟中、鲁雄刚、任忠鸣、翟启杰、张捷宇、李麟、邵光杰、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陈业新、董远达、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沈嘉年、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赵世金、罗宏杰、高彦峰、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施鹰、王林军、夏义本、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邓康、洪新、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钟云波、高玉来、李喜、张阿方、刘引烽、尹静波、郭强、刘丽等正副教授112名. 招生人数:108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01方向:919材料科学基础(二)(专) 02方向:920物理化学(二)(专) 或921普通物理(二)(专) 03方向:919材料科学基础(专) 或920物理化学(二)(专) 或921普通物理(二)(专) 04方向:920物理化学(二)(专) 05方向:919材料科学基础(专) 或920物理化学(二)(专) 5.01方向:金属材料学 02方向:固体物理 或 量子力学 或 无机化学 03方向: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或 金属材料学 04方向:高分子综合知识 05方向:固体物理 或 材料科学基础 或 物理化学 备注: 联系人: 01方向:闵永安 56334194 mya@staff.shu.edu.cn 02方向:张文竹 wzzhang@shu.edu.cn 03方向:钟云波 56336048 yunboz@staff.shu.edu.cn 04方向:孙莺69982824 polymer@oa.shu.edu.cn 05方向:李谋成 56334167 mouchengli@shu.edu.cn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返回页首 本专业是国家第一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招生和培养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通信与接入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与传输技术、光纤通信、宽带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及终端技术、光纤器件、光纤传感网络、微带天线、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微波输能、嵌入式与片上系统(SOC)、医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等. 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生层次专业,是上海市教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已与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努力.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拥有开展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所需的成套精密实验仪器设备.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反映本领域行业特点的企业课程.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使研究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依托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产品研发能力和解决生产一线科技问题能力的电子通信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究方向: 01. 宽带接入网 02. 特种光纤及光通信和传感技术应用 03. 通信信号处理与传输 04. 视音频技术与安全保障 05. 有线与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 06. 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 07. 微波介质测量 08.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微波输能 09. 微波遥感 10. 嵌入式与片上系统(SOC) 11. 数字媒体系统 12. 医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招生人数:71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2模拟电子技术(专) 5.通信原理(专)(复试科目)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 返回页首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仅十余年来获得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投资及"211工程"建设资助,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微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制造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等多个方向,是一个集集成电路、器件物理、微电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该工程领域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部委级课题,并注重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已与Intel、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美国应用材料、上广电等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学集成电路封装失效分析联合实验室,并受中芯国际等企业委托开展微电子相关领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能进一步满足上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职人员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 研究方向: 01.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 02.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03.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失效分析 04.光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5.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06.信息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指导教师: 王林军、陈益钢、沈悦、李冬梅、闵嘉华、朱文清、赵岳、徐闰、曹萌、张继军、黄健、杨伟光等正副教授15余名. 招生人数:12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1普通物理(二)(专) 5.量子力学 或 固体物理(复试科目) 备注: 联系人:张文竹 wzzhang@shu.edu.cn 085210 控制工程 返回页首 本领域针对电气、仪表、冶金、能源等行业的自动化测控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控制、检测、优化、建模、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点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科学桥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了AsiaSim2012 & ICSC2012、LSMS & ICSEE2010、ICIC2008、LSMS2007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 研究方向: 01.控制工程技术及应用 02.电站与电网监控优化技术 03. 图像及语音处理技术及应用 04. 先进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05.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06. 仪器仪表测控系统 07.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08. 嵌入式智能系统 09. 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 10. 新能源并网技术 11. 汽车电子 12.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指导教师: 费敏锐教授、李斌教授、朱晓锦教授、马世伟教授、秦霆镐教授、付敬奇教授、刘廷章教授、张少华教授、王冰教授、邹斌教授、贾立教授、彭晨教授和20余名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招生人数:37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17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和现代)(专) 或918模拟与数字电路(专) 5.微机硬件及软件(8086和C语言)(复试科目) 085212 软件工程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软件工程领域硕士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2002]25号文件批准的国内首批软件工程硕士点之一.本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与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学院是在钱伟长校长亲切关怀下成立的上海市高校中第一个计算机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而成立.学院院长由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教授担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授予点.1990年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连续四次被上海市列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计算机学科被学校列为"211工程"重点发展学科.本专业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格计算、高性能计算与并行处理、软件工程、软件方法学、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 学院研究力量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在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高性能计算和容错计算以及网络与多媒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卓著.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经费充裕.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4人,包括教授19名(其中博导11名),副教授30名.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70多名、硕士研究生140多名、博士研究生10多名,在有关研究方向上联合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签有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每年有十多名在读研究生被推荐出国攻读学位. 本专业领域学生所设课程反映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域的当前国内外先进水平,旨在使学生具有扎实和宽广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独立进行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良好,就业范围广阔,能适应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项目管理等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种工作.在高新企业、外资企业和软件公司,以及各大、中、小企业的IT部门,银行、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政府部门、机关和学校的信息中心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研究方向: 01. 软件架构与设计 02.软件评测与过程控制 03. 计算机辅助设计 04. 电子商务 05. 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 06. 信息系统管理与技术支持 07. 数据库 招生人数:19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5.C++程序设计(复试科目) 备注: 联系人:计丽莉 电话:021-56334261 传真:021-56333061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址:Http://www.cs.shu.edu.cn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拥有"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系在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结构抗震减震及控制、工程结构抗风、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论模型、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下结构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拥有多名高声誉专家、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英国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castle和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等)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挂靠土木工程学科的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上海建筑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加强建筑信息化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本领域教师已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众多社会科技服务项目,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大量的科研论文,并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拥有发明、实用和软件著作权专利多项,这些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程,获得较高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着重研究解决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地下及水工等结构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民用及工业建筑、轨道交通、灾害预测防治、结构修复与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筑材料及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在教育教学方面,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基于项目的研究型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近年来曾多次获国家级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2008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土木工程概论》于2005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并有若干门上海市精品课程. 依托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上海上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土建甲级)等实践基地,上海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专业职业为导向,注重掌握扎实专业理论知识,重视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和深基坑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受到高水平训练,使研究生充分适应行业或职业实践工作的需要,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01.结构计算模拟分析与应用 02.结构抗震与减震及其设计研究 03.结构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可视化研究与应用 04.结构振动控制及应用 05.钢结构分析及设计 06.结构风工程分析及应用 07.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及应用 08.城市防灾减灾及施工技术研究 09.桥梁、隧道的性能分析及其设计、施工 10.土工合成材料及加筋土结构应用 11.地基处理技术 12.建筑物及地下结构的加固理论与设计 13.桩-土及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及应用 14.城市道路与轻轨交通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15.土木工程材料断裂损伤、裂缝控制及其应用 16.新型生态型道路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17.再生混凝土集料稳定碎石研究及应用 18.工程结构抗风 19. BIM与建筑信息技术 指导教师: 叶志明教授、周文波教授、徐旭教授、杨骁教授、张孟喜教授、朱杰江教授、李春祥教授、孙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刘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彭妙娟教授、孙家瑛教授及13名副教授及相关企(事)业校外导师等. 招生人数:33 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4 英语二 3.302 数学二 4.933 结构力学(专) 5.专业英语,混凝土和土力学(复试科目) 6.材料力学,工程结构抗震(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 085216 化学工程 返回页首 化学工程学科是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点,是由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与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学科领域并以绿色化工技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与工业催化技术为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其中设有超临界流体技术学科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研究所和射线应用研究所,同时拥有先进的分析与检测仪器和设备.目前有教授23位,博导9位、副教授20位.近些年来,本学科领域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领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及节能的新理念,掌握现代化工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且能独立从事新产品研发及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用人才.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 研究方向: 01.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应用 02.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0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0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05.催化技术与清洁能源 06.辐射化学与技术 07.合成化学与产品 08.精细化工 指导教师: 傅家谟院士、刘元方院士、吴明红教授、焦正教授、陈捷教授、王勇教授、何池全教授、曹傲能教授、孙俭教授等20余名正副教授. 招生人数:2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923化工原理(专) 5.综合专业知识(复试科目)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 返回页首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研究生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本专业为上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工业设计师"试点专业,在美术学院培养.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懂技术、 懂艺术,在产品设计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创意思维能力、熟练的设计与创作表现技能,懂得工业设计的商业流程及其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担负专业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和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并拥有相应的设计工作室、实验室和外国专家工作室.参与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的设计课题,多项获奖,成果丰硕,在设计艺术领域颇有声望. 本专业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上海大学的试点项目,结合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期间,学生可学习中级和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参加相应资格认证考试.考试合格者:前者颁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后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部分课程参与国际合作,用英语教学. 研究方向: 01. 产品设计 招生人数:3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37工业设计基础理论 4. 924工业设计产品表达(专) 5. 产品设计、面试(英语、专业)(复试科目) 备注: 1. 本专业学制三年. 2. 考生可在全国各考点报名和考试. 3. 咨询电话:021-66134153 联系人:芮希彦 085239 项目管理 返回页首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点依托上海大学管理科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工程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等硕士点.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学科组合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和自己鲜明的特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资源丰富,所有中、青年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博士后出站.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和上海市地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为实现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技巧,以满足项目业主或投资者需要的目的.着力培养从事项目策划、评估、设计、运作、收尾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塑造未来的项目评估师、咨询专家、项目经理和计划经理等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1)定点项目(学生和导师一起确定项目)(2)双导师(除了学校的导师外,还有来自大型机构的高管担任企业合作导师)(3)实践学习(学生在合作导师的机构或指定项目中,参与实际应用项目,以确保学习的内容和实际工作甚至是未来毕业直接接轨). 研究方向: 01. 制造工程项目管理 0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03. IT工程项目管理 04. 环境与安全项目管理 指导教师: 赵来军教授、陈以增教授、于丽英教授、单而芳教授、林贵华教授、阎春宁教授、许学国教授、镇璐教授、熊励教授;以及副教授8名、博士讲师10多名. 招生人数:1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 303数学三 4. 911运筹学(专) 5. 管理学(复试科目) 备注: 本专业欢迎有志于今后从事项目管理等领域工作的人员报考. 085240 物流工程 返回页首 本学科依托的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信息管理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商管理(MBA)授权点以及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领域.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资源丰富,有正教授10人,副教授8人,中、青年教师近80%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地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管理期刊发表. 本专业注重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开设课程包括本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反映本工程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紧密围绕本学科所承担的国家、上海市以及各种企业委托项目,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确定学位论文课题.完成学业后,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创新能力,可以胜任物流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岗位. 研究方向: 01.物流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 02.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03.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管理 04.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流程优化 05.物流项目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06.物流绩效的标杆分析与管理 07.库存优化、运输优化 指导教师: 赵来军教授、陈以增教授、于丽英教授、林贵华教授、单而芳教授、阎春宁教授、许学国教授、镇璐教授、储学俭教授;副教授8名、博士讲师10多名. 招生人数:31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3数学三 4.911运筹学(专) 5.管理学(复试科目) 备注: 本专业欢迎各类理工科学生报考,入校后应至少补习二门本专业本科生学位课程. 125300 会计 返回页首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相关领域的学科前沿理论、实务及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会计、财务管理人才,研究生毕业后能胜任各类大中型企业、各类金融机构、中外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的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等相关岗位管理工作.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目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培养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与工商管理等二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会计学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MBA)授权办学点.其中,会计学硕士点于1996年获得国家硕士授予权,长期以来为上海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会计学高级管理人才,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会计学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授3人,副教授6人,中、青年教师70%以上具有名校博士学位,5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国外访问学者经历,5人具有三年以上实务界从业工作经验. 依托管理学院学科布局优势,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结合,以及对学生的高效管理,为会计硕士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研究方向: 01.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02.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03.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 04.审计理论与实务 05.税制与税收筹划 指导教师: 任永平教授、徐宗宇教授、张佳春教授;戴书松副教授、李远勤副教授、陈可喜副教授、李寿喜副教授、许金叶副教授、陶伟副教授;陈溪博士、毛丽娟博士、王瑶博士、邬烈岚博士、吴建刚博士、方宗博士、邵建军博士、冯旭南博士、杜颖洁博士以及来自实务界的兼职指导教师20多名. 招生人数:49 考试科目: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3.会计、财务管理等综合考试(复试科目) 备注: 本专业欢迎有志于今后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领域工作的人员报考.本专业欢迎有实务经验的人员报考. 125500 图书情报 返回页首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是国家新设置的专业学位之一,以图书情报工作和档案管理实践为导向,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场专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信息管理专门人才.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经过30余年的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以知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并与上海地区图书、情报、档案工作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实践部门兼职教授10人;建有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5个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教学考察点. 研究方向: 01.图书馆 02.情报工作 03.档案管理 指导教师: 金波、吕斌、潘玉民、丁华东、赵伯兴、任树怀、蒋永新、熊励、李红、龚礼明等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以及实践部门兼职教授10人. 招生人数:18 考试科目: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3.文献检索(复试科目) 125600 工程管理 返回页首 本学科主要依托的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和信息管理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点、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学术型硕士点,拥有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领域.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资源丰富,所有中、青年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博士后出站.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和上海市地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本专业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工程与管理学科相结合.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综合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项目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创新能力,可以胜任工程管理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岗位. 本专业硕士培养方式:(1)定点项目(学生和导师一起确定项目)(2)双导师(除了学校的导师外,还有来自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管担任合作导师)(3)实践学习(学生在合作导师的机构或指定项目中,参与实际应用项目,努力使专业硕士学习内容与未来实际工作尽可能接轨). 研究方向: 01. 工程建设安全与环境管理 02. 工程质量管理 03. 工程投融资与造价管理 04.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05. 建设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06. 建设资源优化配置 指导教师: 赵来军教授、陈以增教授、于丽英教授、单而芳教授、林贵华教授、阎春宁教授、许学国教授、镇璐教授、熊励教授;以及副教授8名、博士讲师10多名. 招生人数:39 考试科目: 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204英语二 3. 管理学(复试科目) 备注: 本专业欢迎有志于今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报考. 135100 艺术硕士 返回页首 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英文缩写MFA)旨在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设计和创作能力的高层次、实践型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一)美术(专业代码:135107) 01.油画 02.中国画 03.雕塑艺术 04.版画 05. 素描艺术 06. 文物修复 (二)艺术设计(专业代码:135108) 07.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设施设计) 08.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品牌设计、文化设计、商业插画、动漫画) 09. 壁画艺术设计 10. 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 11. 都市手工艺(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 12. 会展艺术与技术 13.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包括数字内容设计、广告包装设计、交互艺术设计、游戏设计、会展设计等方向) 14. 建筑与景观艺术设计(包括公共艺术、建筑与景观艺术设计、室内设计、虚拟场景设计等方向) 15. 动画与数码影视(包括动画艺术创作、数码影视创作、数码影视特效等方向) 16. 文化创意设计 (三)电影(专业代码:135104),广播电视(专业代码:135105) 17. 虚构类影视制作 18. 非虚构类影视制作 19. 计算机动画与数字特效制作 20. 互动游戏与互动视觉展示设计 指导教师: 美术学院: 01-06方向:章德明教授、姜建忠教授、黄阿忠教授、王孟奇教授、施大畏教授、杨剑平教授、张海平教授、王建国教授、于树斌教授、罗宏才教授和副教授共32人; 07-12方向:田云庆教授、刘森林教授、何小青教授、杨清泉教授、罗林教授、王海松教 授、武云霞教授、李钢教授、汪大伟教授、黄建平教授、邹其昌教授、陈青教授、董卫星教授和副教授共33人. 公共艺术创意中心: 07-12方向: 导师组、双导师制、课题式教学. 汪大伟教授、黄建平教授、陈青教授、胡建君副教授、岑沫石副教授、郭新副教授等10多名正副教授,以及多名企业、行业专家导师. 影视学院: 17、18方向:石川、聂伟、刘海波、葛颖、程波、邢虹文、廖亮等. 19、20方向:丁友东、张文俊、刘日宇、杨士颖、张莹、周霁婷等. 数码学院: 13-16方向:仲星明教授、翁剑青教授、何小青教授、邹其昌教授、林采霖教授、张军教授、钱大经教授和副教授33人. 招生人数:美术学院:美术25名;艺术设计28名 公共艺术创意中心:艺术设计20名 影视学院:电影11名、广播电视5名 数码学院:艺术设计48名 考试科目: A组:(在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创意中心培养)(01-12方向)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712专业创作(专)(01-06方向) 或713专业设计(专)(07-12方向) 4. 925专业造型基础(专)(01-06方向) 或926专业设计基础(专)(07-12方向) 5.美术复试科目:作品解析与创作,英语面试,专业面试 艺术设计复试科目:作品解析与设计,英语面试,专业面试 公共艺术创意中心复试科目:作品解析与设计,英语面试,专业面试 B组:(在数码学院培养)(13-16方向)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或203日语 3.714专业理论及设计基础(专)(13-16方向) 4.927专业创作(专)(13-16方向) 5.复试科目:专业复试(机考、笔试),英语、日语面试,面试. C组:(在影视学院培养)(17、18方向)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716影视制作基础(专):编导制作理论、电影史、影视概论等基础知识 4. 929影视制作实务(专):编导技巧、故事创意、故事板(分镜头)、场面调度、视觉风格、类型、市场定位、目标观众、营销策划等. 5. 复试科目: 笔试:编导制片策划文案写作 面试:作品阐述(考生接到面试通知后需提前提交作品,包括a.标准长度剧情片或剧本大纲;b.长度为30分钟左右的虚构类DV短剧或剧本大纲;c.纪录片长短篇幅不限,但不包括普通电视专题片和栏目片) D组:(在影视学院培养)(19、20方向)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717信息艺术设计基础(专) 4. 930新媒体专业设计(专) 5. 复试科目: 笔试:案例分析 面试:作品阐述(考生接到面试通知后需提前提交作品,包括a.不少于3 分钟的计算机动画作品;b.桌面交互游戏;c.互动展示方案与实现视频;d.计算机音乐制作作品等.) 备注: 1. 本专业学制三年. 2. 报考17-20方向的考生可在全国各地的报名点报名和考试,报考其他方向的考生须在上海市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和考试. 3. 报考01-12方向的考生现场资格确认后须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431室专业考试报名,提交2张一寸照片;5张以上创作作品照片或光盘. 4. 报考13-16方向的考生现场资格确认后须到上海大学行政楼研招办410室进行专业考试报名,并提交2张一寸照片,5件以上本人原创作品(电子文件). 5. 咨询电话 (美术学院)021-66134153 联系人:汪珍琦、芮希彦 (影视学院)021-56333674 联系人:洪代星 (数码学院)021-69982541 联系人:孙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上海大学研究生迎新网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上海大学研究生论坛  上海大学研究生宿舍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排名  上海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导师  上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