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主共和党 >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8-1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情景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 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思考1: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1)《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大量对中国输出资本,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2)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课堂延伸: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使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领导责任,先后领到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使中国的近代化上升到政治制度的层面. (2)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3)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情景二(一战期间:短暂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12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不遗余力.他还独出心裁使用促销手段.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1914—1922年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申新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了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思考2:20世纪初的前20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你认为这段期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这期间荣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隐患? (1)发展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定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刺激了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实业家及海外华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④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 ⑤"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⑥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衰落的原因 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 (3)存在的隐患 ①时间:短暂 ②力量: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③地位: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④体系:没有独立完整体系 探究延伸: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有什么特点?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1)行业分布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 (2)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3)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超越外国资本. (4)时间短暂. 2、学完短暂春天这段历史,你能从中得到那些启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2)民族工业发展也为民主革命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无产阶级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阶级条件 (3)资本主义道路不能挽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情景三(国公十年对峙时期:较快发展)"柳暗花明又一村"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同行业民族资本的比重,分别占30.7%、29.4%,"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同时落在兄弟俩的头上. 思考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发展状况:发展迅速,获得"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桂冠. (2)发展原因: 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情景四:(抗日战争期间:沉重打击、日益萎缩)"无可奈何花落去"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张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思考4:抗战时期,荣氏企业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1)沦陷区: ①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摧毁或被日军吞并, ②在华北日军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2)国统区 ①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②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情景五:(解放战争期间:陷入绝境)"荷尽已无擎雨盖" 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思考5: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1)发展状况:陷入绝境 (2)原因: ①美国的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便利了美国的大量商品流入中国;②南京国民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一方面发动内战,另一方面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和原料昂贵以及产品的滞销;③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六、重获新生(新中国建立后)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二)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用赎买方式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知识延伸、升华主题 1、回头看: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曲曲折折?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不利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有利因素: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国家的政策;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深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历史影响? (1)从产生上来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冲击和瓦解着旧的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从初步发展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3)从短暂春天来看,它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4)从发展趋势来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存在依赖性,难以独立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⑴ 偏重与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⑵ 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⑶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结论: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作用: ①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因素、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 ②政治:促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促进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阶级基础. ③思想: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地位: ①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②但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4、学史明智 以古鉴今: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②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③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④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⑤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1、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2.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3、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初 4、下列是民国初年一组民族火柴商标·火花图案,能准确体现当时中国人民主要愿望有( ) ①发展民族工业 ②收回领土主权 ③实现国家强盛 ④征服世界 A.B.C.D. ①②③④ 5、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对此话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孙中山积极的世界观 B、孙中山没有正确估计中国民族工业的前途和命运 C、反映孙中山对中国的现代化充满信心 D、孙中山科学地预见了中国近代化的实现 6.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进一步发展,但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③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封建经济的极大束缚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壮大 A.B.C.D.①③④ 7.(09年广东文基卷)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09年福建卷)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9.(09江苏卷)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师生合作探究 探究一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民主化的潮流,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房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 宣传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的刊物 创办时间(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1897年严复国闻报 1898年 梁启超 时务报 1903年 章炳麟 苏报1905年 孙中山等 民报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和明代的"机房"相比,最大不同点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在联系. 最大不同点: 特点: 联系: (2)根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国民党积极参加国会大选的根本目的何在? 局面: 根本目的: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没有变成现实的主要原因. 发展趋势: 主要原因: 探究二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状况 2.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概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2)分析图中C点处于发展最高峰的原因.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前期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简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5)过渡时期,中央政府又是如何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二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⑴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哪三种资本形态?哪一种产生得最早? ⑵根据材料指出哪一种资本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⑶从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资本"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 形成的原因. 4.瑞蚨祥是全国知中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扼要指出其成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第12课参考答案 选择题:CABAD BCCA 师生合作探究: 1.(1)最大的不同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用机器生产.特点:发展缓慢、曲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联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宣传资产阶级民主. (2)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根本目的:通过议会,限制袁世凯独裁,实现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 (3)趋势: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原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1)过程及趋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发展到顶峰,以后呈下降趋势,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消失. (2)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激励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资本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 (3)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先后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宣传了民主与科学;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4)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或"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社会进步""促进了民主政治""促进了人们观念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促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5)建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先是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3年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用赎买方式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⑴三种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最早:外国资本. ⑵最快:民族资本.主要原因: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⑶基本特点: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原因:①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②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 4.(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产生和发展. (2)趋势:1912—1925年上升;1925—1949年下降 上升原因: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下降原因:日本侵华(日本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长期的战乱. (3)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80年代:改革开放. (4)启示: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5.(1)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沿海发展迅速,内陆发展相对缓慢. (2)列强垄断市场;外资的威胁和破坏;碱价猛跌的困扰;自身技术的不足. (3)爱国资本家投资实业的热忱和努力;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民主共和党  美国民主共和党  中国共和党张国堂简介  共和党民主党中国  中国共和党党史  共和党中国  共和党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区别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  美国共和党罗姆尼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