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源记里豪侠厉害吗 >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
  •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8-1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十则》中亦有阐述: 4.时至今日,儒家提倡的许多为人为学之道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写出《论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名言.(句子意思要完整)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6.陈新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孔子《论语》中"这句话体会更深了.这句话也表达了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7.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还记载有类似意思的孔子的两句话: 8.《论语》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以上这点,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9.树木丛生,洪波涌起. 10.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体现了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1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1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13.《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1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15.浅草才能没马蹄. 16.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方法,描写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 17.听取蛙声一片. 18.旧时茅店社林边, 19.《天净沙 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20.***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不觉脱口而出.这句话也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21.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 2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23.《龟虽寿》中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2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25.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 26.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 27.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28.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 29.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30.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32.《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33.晏殊的《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34.正入万山圈子里, 35.争渡,争渡, 36.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 3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38.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的诗句是: 39.谈到写文章、做学问必须有生活积累,有新鲜的材料,才能进入较高的境界,人们常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一句名诗: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一shùn( )间②yí( )然自得 ③àn( )然缥缈 ④静mì ⑤ɡū( )负⑥diàn( )污⑦zhù( )蓄 ⑧苦心孤yì(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项为之强(鞭数十,驱之别院( ③或凭或立(去后乃至( ⑤其家甚智其子(元方入门不顾( ⑦吾日三省吾身(天雨墙坏( 四、属对练习. ①上联:雪漫长天寒梅独俏 ②上联:枫叶经霜艳 下联:下联: ③上联:亭闲有竹春常在 ④上联:一夜春风至 下联:下联: 五、诗歌欣赏. 1.观沧海(曹操) 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所想.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次北固山下(王湾) ⑴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⑵作者从炼意着眼,用"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下列是对这首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是( A.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4.西江月(辛弃疾)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美景,"惊鹊"、"鸣蝉"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情趣. B."稻花香里"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累累硕果的欢乐之中. C."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明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⑴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⑵"天净沙"是名,"秋思"是名.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 6.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曹操《龟虽寿》一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共十四句,最后两句是入乐歌唱时加上去的,和全诗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 B.开头四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说的是人的寿命有限.但其言外之意则是,像神龟和螣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体现了作者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体现了诗人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说,这句话其实也是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迷信说法的否定. 7.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下面是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可以算是田园诗. B.开头两句是叙事,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主人待客仅用鸡黍(泛指饭菜,杀鸡待客),客人一请就到,说明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友谊极深. C.第三、四、五、六句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写出了树木的繁茂,青山的遥远以及把酒话桑麻的心旷神怡. D.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用的都是口语,写得淡而无味.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⑴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中第一句通过写景,既点明了 ,又暗写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关切.诗中还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感,将其人格化,诗人托付 将 寄给朋友,把自己对朋友的慰藉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⑵下列对该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①—③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①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②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③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的这首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的这首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选出下列对诗中用字品析不恰当的一项( ). A.首句中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次句中的"涨",既表现凄凉、萧瑟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愁,思归之苦的深重. C."剪烛西窗"是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肯定回答,让友人得到安慰. D.诗中的"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11.泊秦淮(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对下面的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柔和幽静的水边夜色图,透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情. B.第二句前四个字点出上一句所写景色的时间、地点,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则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才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C.歌女唱什么是由听者定的,因此"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贵族官僚. D.三、四两句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未来串成一线,传达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读来发人深省. 12.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⑴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 ⑵词中"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⑶这首脍炙人口的词,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全词所有的思绪都由"字而来.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赏析. 14.如梦令(李清照) 下面是李清照《如梦令》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梦令》一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为"争渡,争渡". B.作者没有写这次郊游的全过程,而只是剪取了它的尾身,写归途中迷路时"争渡"的情景. C."溪亭""日暮"点明了地点、时间,"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流连忘返的情致,"误入"照应了前面的"不知归路". D.这首诗追叙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15.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①全篇用比喻:"半亩方塘"比喻 ,池塘里的水比喻 ,"源头活水"比喻 ,"天光云影共徘徊"比喻 . ②请你说说后两句所蕴含的哲理: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1. 地震[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③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④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⑤可笑! 【注释】①客:客居.②俄而:不久.③趋:快走.④逾:超过.⑤一何:多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适客稷下(各疾趋出( ) ③并忘其未衣也(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B. 众骇异,不解其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D. 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在记叙地震的过程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②本文用哪些句子突出了"奇变"?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 宋人好善①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②.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③鬼神."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④而后合.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喜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⑤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注释】①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为编者所加.②解:通"懈",懈怠. ③飨xiǎnɡ:供奉,祭祀.④忤wǔ:违反,抵触. ⑤致命:传达先生之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事未究,固试往( ③行先生之言也(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问先生(此吉祥,复以飨鬼神( ③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②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 4.试概括这个寓言的寓意. 3. 闲情记趣[沈 复]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 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⑤者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为什么不.③踯zhí躅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心:集心,专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觅螳螂蝉蝶之属( ③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或抱梗( ⑤不亦善乎(如其法行之( 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 B.盍仿而效之 C.试言之 D.求之闺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盍仿而效之? ②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4. 二鹊救友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ɡuàn)①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ā)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③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圈.③盖:原来是. 【文言知识】说"集"."集"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又,《岳阳楼记》:"沙鸥翔集","翔集"指有时飞翔有时栖息.它又指"聚集"、"会合"."众贤毕集",意为很多有才能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所谓"集市"即会聚了很多商铺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悲鸣不已(顷之(若相语状(咯咯"作声(遂俯冲鹊巢( 2."二鹊亦尾其后"的"尾其后",应解释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鹊巢其上 ②似允所请 成语"声嘶力竭"中的"嘶",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5. 笼中鹦鹉富商有段姓者,畜①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注释】①畜:养. 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段忽系狱(女在家有人喂饲( ③早已不堪(即日放之( 3.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何其乐邪! 6.钱若赓断案明万历①中,钱若赓(ɡēnɡ)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②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无不讶.食顷,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的年号.②公:指钱若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寄店中后他往 ②食顷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②乡人不平,讼于官: ③众人怪之: 7.喻皓定塔吴越王①钱俶(chù)于杭州梵天寺命人建一木塔,方二三层,钱即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②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③,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即以钉钉实,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既钉板,上下束缚,六幕④相联,人履其板,自不能动.人皆伏其巧. 【注释】①吴越王:此指五代时盘踞在浙江的钱俶.②布:铺.③喻皓:当时著名的匠师. ④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 【文言知识】说"盖"."盖"若作实词用,指"覆盖"、"盖头"等;若作虚词用,它常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因为"、"大概"或无义.上文"盖既钉板,上下束缚",意为因为把板钉住后,上下束缚得很紧.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但逐层布板讫(匠师如其言( ③人履其板(人皆伏其巧(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患其塔动: 8. 鳝救婢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①.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②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③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注释】①以千数:用千来计算,即数千.②比:等到.③周:周围. 【文言知识】 "诸"与"之于"."诸"与"之于"在文言中常可互用互解.上文"从后窗投诸河",即可按"从后窗投之于河"理解,而"悉纵之于河",也可说成"悉纵诸河".又,《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意为把士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又,"问诸人",意为向别人打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一婢悯之( ③如是累年(遂为之罢业(悉纵之于河(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②高怀中感其异: 9. 僧荐重元寺阁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倾.计其扶荐①之功,当用钱数千贯.有游僧②曰:"不足劳人费钱.请一夫斫(zhuó)③木为楔(xiē)④,可以正也."寺主从之.僧每食毕,辄持楔十数,执柯⑤登阁,敲入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 [注释]①扶荐:此指扶正荐直.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斫:削.④楔:一头厚一头薄的木片,俗称"楔子".⑤柯:斧头柄;此指斧头. [文化常识]说"贯".古代把铜钿作为货币的单位.历朝历代铸造各色各样的铜钿.它圆而扁平,中间有孔,所以后人把钱戏称为"孔方兄".铜钿多了,要用绳子串起来,"贯"是穿连的意思.一千个铜钿为"一贯".昆曲《十五贯》就是写娄阿鼠偷了十五贯铜钿.上文说把重元寺阁荐直要花"数千贯",意为要用去几百万个铜钿的价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计其扶荐之功(不足劳人费钱( ③未逾月(阁柱悉正(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可以正也: 3.选择: "辄持楔十数"中的"十数"是指: ①十个;②十几个;③几十个;④不到十个. 10. 擒贼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sì)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于是窥周出.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见之,狂吠.妇闻声而出.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一贼为犬所啮,痛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①,跪而谢.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 【注释】①色挠: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 【文言知识】说"伺"."伺"常作等候解释.上文"伺周之市"中的"伺",即指等候,句意为等候姓周的去市场.成语有"伺机报复"、"伺机而动",其中"伺"均指等候."窥伺"即偷偷地等候.又读cì,解释为"守候"、"服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二豪贼相谓曰(伺周之市( ③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 ⑤于是窥周出(周既去( ⑦出刃胁之(跪而谢( ⑨是时夫方归(豪贼至官(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 ②一贼为犬所啮: 11.农妇与鹜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骛(wù):野鸭子.②盖:大概. 【文言知识】说"创"."创"有两个读音.读chuānɡ,指"受伤"、"伤口".上文"疑其创也"及"创鹜"中的"创",均指受伤.若说"创愈",是指伤口痊愈.它又读chuànɡ,指"开创"、"创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于河边捡薪(妇就之( ③妇奉之归(频频颔之(得雏成群(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熟视之,乃鹜也 ②妇不忍市之 3.选择: "旬日"是指:十多天 ②三十天 ③十天 ④几天 12. 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①,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①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文言知识】说"辄"."辄"是个文言虚词,解释为"就"、"往往"、"常常"、"总是".上文"辄以斗升相济",意为往往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人.成语"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批评.又,"每夜辄守之",意为每天晚上总是守护它;"人有难辄助之",意为别人有危难总是帮助他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竟年如是(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③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⑤母卒三年(且为之伐木建屋 ⑦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什么道理? 成语"假公济私"中的"假"与"济",分别解释为 与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13. 原谷谏父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ú)①,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②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舆:手推的小车.②凶:不吉利. 【文言知识】说"谏".它在文言中作"好言规劝"或"用委婉的语言劝说".上文"谏父",意为原谷对父亲好言劝说.又,"莫不谏",意为没有人不规劝的.这种"谏"只能用于小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如"大臣谏曰",意为大臣对皇上委婉地劝说.反之,长辈对小辈、上级对下级要用"诫"、"告"、"戒"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欲捐之(谷年十有五( ③父不从(他日父母老( ⑤是以收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②是负义也. 3.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14. 智犬破案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chà)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③,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寺庙.②越:抢劫.③肆:店铺. 【文言知识】说"逾"."逾"指"越".上文"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小偷翻墙进入庙内.又,《石壕吏》:"老翁逾墙走",意为老翁翻越墙头逃跑.又,"逾午方至",意为过了中午才到达;"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去杭州百里许(香火颇旺( ③僧觉(遂越货而亡( ⑤乃诣官府诉之(啮一徒不置( ⑦盖犬智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15. 迂公修屋有迂氏①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②.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①迂氏:姓迂的人.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迂,迂腐.②雨兆:下雨的征兆. 【文言知识】说"适".上文有两个"适":"吾适尔"中的"适",解释为"出嫁"意为我嫁给你.又,"再适"即再嫁;"年二十始适",意为到二十岁才出嫁.另一个"适"在"适 葺治,即不雨"中,它解释为"刚"、"刚才"."适"还指"到"、"恰巧"、"舒服"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瓦裂不葺(夜半暴雨(妻子东藏西匿( ④妻且号且诟(诘曰(不意乃受此累( ⑦旦日(延人治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汝何以为父? ②岂不徒耗资财! 成语"求全责备"中的"备",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16.次非斩蛟荆①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③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④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而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⑤祛(qū)衣⑥,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⑦,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注释】①荆:楚国.②干遂:吴国地名;吴国当时出产名剑.③蛟:传说中生活在水中的龙.④舟人:船工.⑤攘臂.捋起袖子.⑥祛衣:脱掉外衣.⑦弃剑以全己:意为丢掉宝剑与自己的整个生命. 【文言知识】说"爱"."爱"是个多义词,常指"喜欢"、"爱护"、"关爱"等.但上文"余奚爱焉"中的"爱"要解释为"吝惜",句意为我为什么要爱惜宝剑与生命呢?又,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能太平,他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意为只有当文官不吝惜钱财(指舍得把钱用在百姓身上),武官不吝惜生命,那时天下才会太平.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还反涉江(至于中流( ) ③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未之见也: 3.次非的行为可用成语 来概括. 17. 玄石戒酒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竟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①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臭(xiù)性②之所耽③,不能绝也. 【注释】①爵:酒杯.②臭性:本性.③耽:沉溺. 【文言知识】说"困"."困"是个多义词.上文"为酒困"中的"困",指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摆脱,句意为被酒所困扰.又,"楚攻宋,宋大困","大困"即极艰难.它又指"疲乏",《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牛困"即牛疲乏.它又指"围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三日而后释(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居不竟月: 3.上文有4个"之",分别说明其作用或指代内容: ①"试尝之"中的"之"是; ②"明日而五之"中的"之"是; ③"又明日而十之"中的"之"是; ④"臭性之所耽"中的"之"是. 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成语"积重难返"的意思是 . 18.奇鹰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①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梦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③,争噬竞搏;此鹰轩④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鹰遂竦翮(hè)⑤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坠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 【注释】①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②云梦:地名,楚国的大湖泽,在今湖北境内.③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④轩:高高昂起.⑤竦翮:展开翅膀. 【文言知识】"以百数"及其他."以百数"按原文解释.即用百来计算,那么就是几百,从一百到九百.上文"吾鹰所获以百数",意为我的鹰捕获的猎物有好几百头.又,"以十数",即数十;"以千数"、"以万数",即数千、数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爪距利(争噬竞搏( ) ③汝鹰曾无奋意( ) ④有大鸟坠地(此大鹏雏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殊绝常鹰: ②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3.上文有"俄而",请在本文中找出它的同义词. 19.二犬情深咸溪县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狯(kuài)①,解人意.日则嬉戏,夜则守门.后白者倏(shū)目盲,不能进牢自食.主人以草藉檐外卧之.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侧,几(jī)二年余.及白者死,埋之山麓.花犬乃朝夕往,至葬处则默哀,若拜泣状,良久乃反. 【注释】①狡狯:聪灵. 【文言知识】说"状"."状"指"……的样子"、"情况"等.上文"若拜泣状",意为好像边拜边哭的样子.又,"室中无人,若方去状",意为房间里无人,好像人刚离去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后白者倏目盲( )②不能进牢自食( ) ③花者衔饭吐而饲之( )④几二年余( ) ⑤及白者死( )⑥埋之山麓( ⑦良久乃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主人以草籍檐外卧之 成语"侃侃而谈"中的"侃侃",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20. 莽汉断棘终南①之上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②.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壮汉义形于色,曰:"汝辈怯,是何惧之有!"遂持刀而入,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手而右曳(yì)③其臂,下钩其裙,而上牵其袖,未至片刻已惫甚.众晒(shěn)之曰:"莽汉,莽汉,断棘好汉,棘未斩断,人已不堪!" 【注释】①终南:指终南山,在今陕西境内.②胶结:粘住.③曳:拉住. 【文言知识】说"辈".文言中的"辈",大多作人称多数用.上文"汝辈",即你们.如说"吾辈"、"若辈",即我们、你们.如"吾辈乃非常人也",意为我们是不平常的人.成语"人才辈出"指人才一批一批地涌现出来.文言中表示人称多数的词还有"属",如"汝属",即你们;"吾属"即我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终南之上有棘满径(触之者恒胶结( ③咸迂其途避之(遂持刀而入( ⑤孰知左断于手而右曳(未至片刻已惫甚( ⑦众晒之曰(人已不堪(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是何惧之有! 成语"络绎不绝"中的"络绎",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二) 七年级(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伤仲永》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 2.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3.《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4.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5.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 6.《夸父逐日》一文中能体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7.《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作答? . 8.白日依山尽,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王之涣) 9.山际见来烟,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吴均) 10.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竹里馆》王维) 11.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 12.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3.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岑参) 14.上有黄鹂深树鸣.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 15.崔九堂前几度闻.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16.苍苍竹林寺,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17.黄梅时节家家雨,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赵师秀) 18.至今已觉不新鲜. (《论诗》赵翼) 19.在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均有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这正如赵翼《论诗》所云: 20.拥有独到的观察视角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你能从吴均的《山中杂诗》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21.《春夜洛城闻笛》体现对家乡亲人思念的句子: 22.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确záo( ) ②屏zhànɡo( )悔 ④妇rú( )皆知 ⑤锋芒bì( )露⑥qiè( )而不舍 ⑦xián( )熟 ⑧毛骨sǒnɡ( )然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⑤孰为汝多知乎?其一犬坐于前( ⑦两狼之并驱如故(一狼洞其中( 四、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①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下面对《江南逢李龟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两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两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了两人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慨.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感慨. 5.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⑴阅读赵翼的《论诗》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 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C.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D."风骚",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这里指代诗人. ⑵"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⑶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 答: 6.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阅读上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⑴诗人用 、 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⑵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像,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 7.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对上面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羽之白的情景写了出来. B."欲燃"二字,在拟人化的手法中将花的静态化为动态,使其摇曳多姿. C."今春"一句的意思是: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此处的"春"是"春天"的意思. D.这首诗景中含情,表现了羁旅他乡的作者的乡思之深厚. 8.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读上面一首诗,选择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中提到的"古原"就是指题目上的"乐游原". B.意不适"是指心有抑郁而欲舒解,因此才会登眺京城傍晚之景. C.登上乐游原,诗人内心的抑郁并没有得到排遣,心中久积的创痛并没有抚平,所以满眼之景虽美,但作者内心的怅惘依旧. D.诗的末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老年迟暮,后悔青春被白白浪费的感伤之情.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9、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马,时鸣春涧中. ⑴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⑵"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1、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①,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①归:投奔.语出《史记?孟尝君列传》:"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②虎豹之秦:语出《史记?苏秦列传》;"夫秦,虎狼之国也".孟尝君出使秦国,被拘留,赖鸡鸣狗盗之徒帮助而脱身. ③特:只不过是.雄:首领. ④擅齐之强:拥有齐国强大的力量. ⑤南面:面向南,表示至尊地位.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士以故归之(岂足以言得士( ③宜可以南面而制秦(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士以故归之 B.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⑵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4.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但本文中王安石是如何评价他的?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才观? 2、《木兰诗》 【原文】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练习】 1.解释加点字. ①少习骑(长而益精 ③易男装 市鞍马(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②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3.本文所表达主旨的一句是"在《木兰诗》中相类似的句子是: 3、《资治通鉴》故事选【原文】 羽①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②;权闻之,遂发兵袭羽.权欲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蒙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督兵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日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可也." 【注释】 ①羽:指关羽. ②擅取权湘关米:擅自抢夺了孙权存于湘关的粮食.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虽事决于瑜( ) ③几败国事,此日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 ①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可也( )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⑤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权欲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督. ⑵此日前之戒也. 4.阅读短文,说说吕蒙向孙权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吕蒙怎样的品质? 4、秋声诗自序(节选)① 林嗣环 【原文】 彻呆子当正秋之日,杜门简出,毡有针,壁有衷甲,若无可排解者.然每听谣诼②之来,则濡墨吮笔③而为诗,诗成,以秋声名篇.适有数客至,不问何人,留共醉,酒酣,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一客曰:"机声,儿子读书声佳耳."予曰:"何言之庄也?"又一客曰:"堂下呵驺声,堂后笙歌声何如?"予曰:"何言之华也?"又一客曰:"姑妇揪枰声最佳."曰:"何言玄也?"一客独嘿嘿,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 【注释】 ①这是《口技》一文的前缀部分. ②谣琢(zhuó):造谣诬蔑的话. ③濡墨吮笔: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秋声名篇(令客各举似何声最佳( ) ③何言之庄也(乃取大杯满酌而前曰(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喜闻人所未闻,仆请数言为先生抚掌可乎? 3.依"予"之见,前三位客人所说的声音都不是最佳的声音,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5、得时者昌,失时者亡① 【原文】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②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③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④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⑤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注释】 ①选自《列子?说符》,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干:求取(官职). ③宫:阉割男性生殖器的一种刑罚. ④刖:古代的一种酷刑,即砍掉双脚. ⑤让.责备,责怪.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所务兵食而已( ③若全而归之(遂刖之,而还诸鲁(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说其古今意思有什么区别. ①以为诸公子之傅 ②羡施氏之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好学者以术干齐侯 B. ①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C. ①因从请进趋之方 D. ①为吾之患不轻矣 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孰为汝多知乎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 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5.施氏二子和孟氏二子所业相同,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其原因何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6、狼(第一则) 蒲松龄【原文】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刀,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②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③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④,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金余,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 【注释】 ①歘(xū):突然.②昧爽:黎明.③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审:细看. ⑤罹(lí):遭遇凶害.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②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③屠惧,示以刀,少却. ④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⑤时狼皮价昂,直十金余,屠小裕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屠惧,示以刀 B. ①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 ①缘木求鱼,狼则罹之 D. ①示以空担,狼乃止 ②又数刀毙之 ②屠乃奔倚其下 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将省略成分补足. ①及走,又从之. ②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③迢巡近视,则死狼也. 4.说说这则故事与课文《狼》有什么相同之处? 7、义犬蒲松龄【原文】 周村有贾①某,贸易③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③舟上.舟上固积④寇也,窥客装,舟荡入莽⑤,操刀入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犬泅⑦出,至有人处,狺狺⑧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因未死,始言其情.复哀⑨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窥探)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悲伤)焉.抵关三四日,估楫(商船)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里(同乡)估客(行商),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追逐)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小腿)骨,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注释】 ①贾(ɡǔ):商人.②贸易:买卖,交换.③豢(huàn):喂养.④积;习惯.⑤莽:草丛.⑥嗥:大声叫.⑦泅:游水.⑧狺狺(yín):狗叫的声音.⑨哀:哀求. 【练习】 l.解释加点的宇. ①周村有贾某(舟人固积寇也( ③从之而往(心甚悼焉( ⑤适有同里估客(客下舟趁之(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A.赁舟将归(买)B.或以为异(有人) C.将携俱归(都,一起) D.而报恩如是(正确) 3.下列加点字解释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A. 倍价赎之 B. 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客近呵之 或以为异 C. 从之而往 D. 则所啮即前盗也 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 则裹金犹在 4.翻译句子. ①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②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5.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的主题. 8、狼 (第三则) 蒲松龄【原文】 一屠①暮行,为狼所逼②.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③,奔入伏焉.狼自苫④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⑤.惟⑤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⑦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⑧,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⑨.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能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⑩. 【注释】 ①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②为狼所逼:被狼逼迫.为,被."为……所"是文言文常用的被动句式. ③行室:农田中供暂时歇息的简易房子,多用草苫或谷秸搭成,北方俗称"窝棚". ④苫(shàn):盖上,这里指用来遮盖的草或谷秸等物. ⑤死之:杀死它.之,它,代狼. ⑥惟:只. ⑦豕(shǐ):猪. ⑧移时:过了一段时间,移,改变. ⑨方缚(fù)以带:才用带子绑住吹气口.方,才.缚,捆绑. ⑩乌能作此谋也: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呢!乌,同"何",哪里.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③惟有小刀不盈寸(股直不能屈.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②顾无计可以死之. 3.本文表现了屠户的什么性格特点? 4.作者对屠户的态度是怎样的?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9、知音《列 子》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①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②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③,初为《霖雨》之操④,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⑤?" 【注释】 ①峨(é)峨:高耸的样子. ②洋洋:宽广的样子.③之:代词,代琴. ④操:琴曲.⑤哉:表感叹语气.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卒逢暴雨.乃援琴而鼓之. ③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吾于何逃声哉? 2."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请解释"为"、"操"、"造"、"音"的意义.并指出这两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3.翻译. 伯牙乃舍琴而叹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4.分析本文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5.你有知心朋友吗?请用一句经典的诗句表达你们的交往情谊. 10、蜃说林景熙【原文】 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①",初未之信. 庚寅季春,于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予骇而出.会颍川主人走使②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③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山献,列如崒岫,隐见④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歘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称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⑤,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纪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 噫噫!秦之阿⑥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运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异哉! 【注释】 ①蜃气象楼台:《汉书?天文志》有"海旁尾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之句.此指"蜃气"形成"楼台"的景象,即"海市蜃楼". ②走使:走使之人,也就是供奔走的仆.③第:但,只.④见:通"现". ⑤哺(bū):申时,黄昏时分.③阿房:与以下"章华""铜雀""临春""结绮"都是古代的台名、官名或楼名. ⑦何暇蜃之异哉:为"何暇异蜃"的倒装.哪里顾得上对海市蜃楼感到惊讶呢!意思是不值得惊讶.暇,空闲. 【练习】 1.给下列句子加点的字注音. ①海市蜃楼(冉冉漫灭( ③突兀凌云者何限(第见沧溟浩渺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父老观以为甚异( ③鱼鳞相比(予因是始信( 3.给下列各句划分朗读节奏. ⑴ 父老观以为甚异.会颍川主人走使邀予. ⑶ 相携登聚远楼东望. ⑷ 或列若旗旗之饰. 4.品味语言. ⑴"矗如奇峰,联如叠山献,列如崒岫"将句中加点的两个字互换位置好不好?为什么? ⑵"是亦一蜃也"与"何暇蜃之异哉"两句中的"蜃"字的具体含义是否相同?请详细解说. 5.文题能不能改用"蜃"或"海市蜃楼"?为什么? 11、比较阅读.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 【注释】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2)元帝异之(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A.明帝问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译文: 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 , 【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 ,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3分) 12、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原文】 梁惠王①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②.河内凶③,则移其民于河东④,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⑤,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⑥,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⑦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②焉耳矣:三个句末语气词连用,加重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相当于"了". ③凶:遭灾荒. ④河东、河内:均为魏国地名. ⑤加少:偏义复词,偏在"少"上,指减少.古代以国家人口多少表示实力的强弱. ⑥填然鼓之:填,击鼓声;之,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⑦直:只,仅仅. 【简析】 本文选自《孟子》.孟子处在列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孟子长于辩论,善用譬喻,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对后世散文有很大影响.本文孟子指出了梁惠王所用的"爱民"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他认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是实行"仁政".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河内凶亦然(兵刃既接( ③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⑤是亦走也( 2.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一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B.苛政猛于虎也 C.移其粟于河内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3.与"填然鼓之"中"鼓"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无案牍之劳形 4.翻译句子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5."五十岁笑百步"这个成语现在常比喻什么? 13、师老马与蚁【原文】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③不难:不惜,不耻. 【练习】 1.加点字解释. ①伐孤竹 ②春往冬反 ③山之阴 ④以管仲之圣 2."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句子翻译 ⑴老马之智可用也. ⑵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⑶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⑷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14、举火求贤《初 谭集》 【原文】 齐桓公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也,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用未晚也."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小缺点).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有才能的人)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简析】本文选自李贽的《初谭集》.文章非常浅显易懂,却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它通过写齐桓公不顾群臣反对举火求贤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果断、思维敏捷、有独到的人才观的齐桓公.它告诫今人: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人,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缺点就否定一个有大长处的人.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群臣争谗之曰 ②去齐不远 ③患其有小恶 ④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2.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将任之以政 B.以其小恶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人多以书假余 E.醒能述以文者 F.不以物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然"字与"不然"中的"然"字用法相同的是( ). A.颓然乎其间者 B.父利其然也 C.环堵萧然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4.翻译下面句子. 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5.读了本文,谈谈你的收获.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三) 八年级(上)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 2.《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 3.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 ,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 . 4.《桃花源记》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 5.有些同学认为复习是"重复学习",消极对待.为此,陈老师耐心教导他们明确复习的作用是"使他们心里一下子觉得"积极投入总复习.(分别用出自《论语》、《桃花源记》的成语回答) 6.《陋室铭》一文中揭示全文主旨,统领全篇的句子是: 7.《陋室铭》中,最能说明陋室不陋的一句话是 . 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骈句是: 9.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10.无丝竹之乱耳, 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2.《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13.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近朱者未必就赤,近墨者未必就黑.周敦颐《爱莲说》中"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14.《爱莲说》一文中,用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的名句是: . 15.《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1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土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 17.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18.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渲染了边塞的苦寒;杜甫《春望》中的"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19.存者且偷生,杜甫《石壕吏》) 20.请在《三峡》一文中选出四个短句替换下面语段中黑体加波浪线语句. 清江沐抚大裂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裂谷.谷顶绝壁连天, 石峰啸傲⑴;谷岸古木苍翠,花草奇异⑵;谷内瀑布飞泻,碧流潺潺⑶;谷底绿水盈盈,倒影重重⑷.远望百里绝壁连成一片,近看则石峰独立,姿态万千.亮丽的清江从大裂谷中逶迤而来,在这里滋润着原始森林, 兴旺着远古村寨. 2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22.《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2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两句渔歌" 与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意境相似. 24.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5.衣沾不足惜,陶渊明《归园田居》) 2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两句诗是: 2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 28.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29.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用来勉励年轻人好好把握时光,以免年华消逝,后悔莫及的两句诗是" 30.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屡见不鲜.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 31.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 32.《黄鹤楼》一诗中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 33.《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34.李白《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写离情别意的句子是: 35.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36.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37.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38.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的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阻jié ( )问③tuí ( )唐④suǒ( )屑 ⑤销声nì( )迹 ⑥繁yǎn yùn( )育 ⑧丘hè(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渔人甚异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 每至晴初霜旦( ⑤虽乘奔御风 皆披发文身( 四、属对练习. ①上联:苍松似盖高千尺 ②上联:登高观碧海 下联:下联: ③上联:祝祖国繁荣昌盛 ④上联:培育名花香天下 下联:下联: 五、诗歌欣赏. 1.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①肆:尽力. ②靡(mǐ):没有. ③暧(ài):隐蔽. ④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课文《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节选的诗句与课文《桃花源记》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2.望岳(杜甫) 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3.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读《春望》,回答①—②题. ①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②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4.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5.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诗中表明作者身份的一个字是 ,表明作者此行目的的一个短语是 ,表明这首诗写的是塞外风光的字词有 等. ②描述诗中颈联所写的奇异景色. 6.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7.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对陆游《游山西村》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8.长歌行(汉乐府) 品读《长歌行》,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朝露待日晞"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选出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撼"两个动词用得妙."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说明自己虽然是在野之身,但并不是初衷,还是愿意出来做官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当的门路而已.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运用《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个典故,写出了自己欲"钓"不能,白白地羡慕他人钓鱼的心情,表现自己寄希望于执政者的心情. D.这是诗人孟浩然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一首诗.全诗通篇抓住写景,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10.黄鹤楼(崔颢) 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渺不可知的感觉.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句话中的 "一去不复返"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只剩下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表现世事茫茫之感慨,流露出诗人消极悲观的思想感情.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楼中所见.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瞒眼的景象,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一联写烟波江上日暮怀乡之情,在结构上回应那种渺不可见的境界. 11.送友人(李白) 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工对,色彩明丽,动静结合,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 B.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巧妙地以"浮云"、"落日"自比,来表明自己的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C.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D.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12.nb, sp;秋词(刘禹锡) ⑴品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气象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第三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D.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⑵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第一、二句形成了鲜明对比,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作者却认为秋日比春天更为美好,诗乐观明快的风格已定. B.第三句是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晴空万里,排云而上的白鹤,其实也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所以第四句就和白鹤一样直达碧霄了. C."秋日"喻指改革成功后晴天丽日的美好前景,而"春朝"喻指未经改革时社会上的混沌状态. D.全诗立意新颖,意境开阔,情调高昂.这首诗抓住"一鹤排云"的典型形象,体现了作者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13.浣溪沙(苏 轼) 阅读下面这首词,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作者写作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处于逆境时,却能有这样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襟,实在难能可贵. B.上阕写景,描绘了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 C.下阕由写景转入议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互映衬.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白发,代指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流逝,因黄鸡能报晓,故用它代表时光流逝.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1. 杨生养狗①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③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尔后生困暗行,堕于枯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于已死,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注释】①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题目为编者所加.②燎原:大火延烧原野.③周章.仓皇惊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 ③以此狗见与(若尔,便不相出(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意其词性的变化. ①怪此狗向井号(此狗曾活我于已死( ③狗因下头目井(人即出之( 3.此文所写是一只聪明而似又通人性的狗,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情的记叙来突出其特点的?试简要概括. 2. 养心亭说①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②;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 张子宗范有行、有文,其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净,予偶至而爱之,因题曰"养心".既谢,且求说,故书以勉. 【注释】①选自《周敦颐集》.②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一个人求得私利的欲望少,那么即使善心有些丧失,也是(丧失得)很少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养心莫善于寡欲(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 ③其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净( ⑤既谢,且求说,故书以勉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于". ①养心莫善于寡欲(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一犬坐于前( ⑤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矣( 3.仿照注释②翻译下列句子.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4.概述文章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3.核工记(清)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拗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②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③.松下凿双户,可开阔.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④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nà),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寐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舣舟⑤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与! 【注释】①雉:城墙垛子.②桴fú:鼓槌.③章:棵.④延纳:请进.⑤舣yǐ舟:拢船靠岸.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城巅具层楼(有客凭几假寐( ③山顶月晦半规(计人凡七( ⑤俱一一肖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②殆谓是与! 3.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显示出雕刻者技艺的精湛和雕刻艺术的精巧,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作具体分析. 4.礼记(节选) 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①臣比②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③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 【注释】①迩:近. ②比:结党.③小:小臣.下文的"大"指大臣,"远"指远臣,"近"指近臣.④疾:心怀不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大臣不亲(百姓不宁( ③则忠敬不足(君毋以小谋大( 2.查字典,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 ②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 5.江水(节选) 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①,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②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④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⑤,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注释】①嵚(qīn)崟(yín):形容山高.②山松:即袁山松,东晋文学家.③脐(jī):登.④崿(è):山崖.⑤信宿:连宿两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意其古今义的区别. ①二滩相去二里.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③形容多所像类.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 ①因名曰人滩也. ②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困难以辞叙. ③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④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②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4.研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滩"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②宜都县志和袁山松作品中所记的西陵峡各有什么特点? 6. 记游松风亭(苏 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①,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注释】①死敌:死于敌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思欲就林止息(由是如挂钩之鱼( ③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2.翻译下列句子.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 7. 莫子及泛海①周密) 吴兴莫汲子及,始受世泽为铨②试魁,既而解试、省试、廷对,皆居前列,一时名声籍甚.后为学官,以语言获罪,南迁石龙.地并③海,子及素负迈往之气,暇日,具大舟,招一时宾友之豪,泛海以自快.将至北洋,海之尤大处也,舟人畏不敢进.子及大怒,胁之以剑,不得已从之.及至其处,四顾无际. 须臾,风起浪涌,舟掀簸如桔槔④.见三鱼,皆长十余丈.浮弄日光.其一若大鲇状,其二状类尤异,众皆战栗不能出语.子及命大白连酌,赋诗数绝,略无惧意,兴尽乃返. 【注释】①节选自《齐东野语》.莫子及,姓莫,名汲,字子及.②铨(quán):选拔官吏.③并:紧靠.④桔槔(ɡ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既而解试、省试、廷对(暇日,具大舟( ③将至北洋,海之尤大处也(及至其处,四顾无际( ⑤众皆战栗不能出语(子及命大白连酌(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以语言获罪 B.子及大怒,胁之以剑,不得已从之 C.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D.蒙辞以军中多务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至北洋,海之尤大处也,舟人畏不敢进. ②子及命大白连酌,赋诗数绝,略无惧意,兴尽乃返. 4.文章在表现莫子及的性格特点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试作简要的分析. 8. 淮阴侯韩信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①,数月,亭长妻患之②,乃晨炊蓐食③.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④去.信钓于城下,诸母⑤漂⑥,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⑦.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 ①下乡:淮阴县的一个乡.南昌亭长:亭,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一个,负责治安警卫,兼管过往停留旅客,治理民事.②患:嫌恶;讨厌.③蓐(rù)食:端到床上吃掉.蓐,草席.④绝:断绝关系.⑤母:古代对年老妇女的尊称.⑥漂:在水中冲洗丝棉.⑦竟:完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竟绝去(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③吾哀王孙而进食(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3.韩信后来建功立业与漂母的这番言行有很大关系,你从漂母的言行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9. 枭逢鸠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猫头鹰.鸠:鸟名,样子很像野鸽.②安:何处,哪里.③恶(wù):讨厌,憎恶.④徙(xǐ):搬迁,搬家. 1.解释文言字词. ①子:何故: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将安之?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吾欲之南海.D.渔人甚异之. 3.翻译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4.概括这则短文的中心. 10.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 【注释】①益:增加. ②爽:败坏(口味). 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与食(缘有盐故( )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11. 八哥八哥(鸟名)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何若我自鸣其意哉?" 鸟俯首而惭,不复效人言.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③子能人言,甚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鸟俯首而惭,不复效人言. 3.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12. 秦西巴纵麑孟孙(人名)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见其哀,弗忍,纵而予之.麑随母而去.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秦西巴以一麑而不忍,又安能亏③吾子乎?" 【注释】①纵麑(ní):放走小鹿.麑:小鹿.②窃:私自.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③亏:伤害. [文化常识] 太子及其他."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也叫"嗣子".诸侯国的太子是国王的继承人,皇帝的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比如刘备是蜀国的皇帝,太子是刘禅(小名阿斗),刘备死后,刘禅便继承皇位,做了蜀国的皇帝.中国古代实行嫡长子制——即亲生的大儿子继承君位,如大儿子早死,则由次子继位,但有的朝代也有废长立幼的做法.太子的老师叫"太傅"或"少傅",欲称师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使秦西巴持归烹之(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A.对一头小鹿也不能忍受,又何况对人呢? B.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C.连一头小鹿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一个人呢? D.连他都不忍心伤害小鹿,其他人会忍心伤害吗? 3."今以为太子傅"中省略了介词宾语,补充完整后的句子是: 4.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 5.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13. 季札赠剑季札①将使于晋②,持宝剑而行,过③徐君④.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⑤.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季子乃至墓,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 【注释】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②晋:晋国;晋国在今山西、河南一带.③过:此指顺路拜访.④徐君:徐国国君.⑤嗣君:继位的国君. [文化常识] 国君的自称.古代国君多用"孤"及"寡"作为自称.上文"孤不敢受",意为我不敢收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于是解剑致嗣君(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不言而色欲之: ②未之献也 ③然其心许之矣 3."先君无命"中的"先君"是指 . 4.季札有什么样的好品德? 14. 甘戊与船人甘戊(wù)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②曰:"河水间③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④,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lù)駬(ěr)⑤,足及千里,置之官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⑥;干将⑦为利,名闻天下,匠人以治木,不如斤斧⑧.今持揖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⑨,子亦不如戊矣." 【注释】①甘戊:人名.②船人:船夫.③间:缝隙,此指河面很窄.④谨愿敦厚:恭谨而又忠厚老实.⑤骐骥騄駬:两种骏马名称.⑥狸:野猫,此指猫.⑦干将:古代名剑名称.⑧斤斧:斧头,"斤"即斧.⑨千乘、万乘:指小国、大国. [文言知识]说"物"."物"既可指人,也可指"物体".上文"物各有短长"中的"物",显然既指"人",也可指"物体",因为下文说到"人"及"马"、"猫"、"剑"."物故"在文言中指人死;"物议"指遭人议论.至于"马"、"猫"、"剑"、"屋"、"桥"等,古今均把它们称为事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汝不知也(曾不如小狸( ③干将为利(说千乘之君( ⑤子亦不如戊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匠人以治木: ②今持辑而上下随流: 3."能为王者之说乎"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 ①能够替国王去游说吗? ②能够游说做国王吗? ③能够使得国王很开心吗? 4.甘戊的话对吗?为什么? . 5.成语"待人接物"中的"物",是指 . 15. 白洋湖(张 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戊寅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雷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 ②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 ) ③著面皆湿(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⑴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古:今: ⑵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古:今: ⑶龟山一挡,轰怒非常(古:今: 3.在写白洋湖的潮水时,作者主要用了比喻的手法,摘出文中的比喻句,分析其妙处. 16.欧阳晔破案欧阳晔(yè)治鄂州①.民有争舟而相殴致②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③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著(zhù)④,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泣涕服罪. 【注释】①鄂州: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②致:造成.③劳:安慰.④著:筷子. 【文化常识】 复姓.上文主人公欧阳晔,复姓欧阳,名晔.汉人的姓,自古至今均有单姓与复姓之分.单姓如刘、周、王、杨、李等.复姓如欧阳、司马、尉迟、上官、司徒、东郭、南郭、长孙等.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欧阳修、司马迁等都是复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 ③晔自临其狱(食讫( ⑤留者色变而惶顾(囚泣涕服罪( 2.上文有3个"狱",指出其中哪一个"狱"跟其他两个"狱"含义不同,它是 句中的"狱",解释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坐囚于庭中: ②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4."而汝独以左"句中省略了 5.疑犯左手持箸与"伤在右肋"有什么关系? 17.猴弈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①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注释】①诏:皇帝下的文书. 1.猴子的失败,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弈于山中树下( )②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 ③仙者遁去(上诏征能奔者与之较,皆不敌( ) ⑤时杨靖以事系于狱( )⑥靖请以盘贮桃( ) 3."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中的"上",指.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国人奇之,献于朝: 成语"浅尝辄止"中的"辄",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18.鸟与人吾①昔少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树满庭,众鸟巢其上.母恶杀生,诫儿童婢仆不得捕取鸟鹊,故数年间鸟鹊皆巢于低枝,其雏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②四五百,日翔集其间.此鸟数十里之内难见,而能栖于其间,殊不畏人.乡里闻之,以为异事,咸来观.此无他,人之仁爱,信于异类也. [注释]①吾:指本文作者吕祖谦. ②桐花凤:鸟名. 【文言知识】说"殊".文言中的"殊",多作"很"用.上文"殊不畏人",意为很不怕人,或一点也不怕人.又,"殊不欲食",意为很不想吃东西;"畏惧殊甚",意为很害怕.它与现代汉语中的"殊"一样,可指特殊.《出师表》:"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殊遇"即特殊的恩惠.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日翔集其间(以为异事,咸来观( ) ③此无他,人之仁爱,信于异类也( 2.上文有"巢其上"与"巢于低枝";"巢"本为名词,但在此两处要作 词用,解释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信于异类也: 成语"学而不厌"中的"厌",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19.砚眼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①.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dǐ)②,使门人往,以一金③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前观砚有鸲鹆(qú yù)④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注释]①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②邸:官办的旅店.③金:此指银子.④鸲鹆:俗称"八哥". 【文言知识】 使动用法.上文"令磨而平之"中的"平",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作动词用,而且是个使动词,应理解为"使……平整"或"让……平整".句意为叫石匠打磨使它平整.如果直接理解为"叫石匠打磨而平整它"便不通.又,"主人邀而食之",其中"食"也是使动词,意为主人邀请他并让他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既还邸( )②以一金易归( ) ③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公讶其不类: 3.门人的错误在哪里? 成语"心怀叵测"中的"叵",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四) 八年级(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2.《与朱元思书》中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 用课文原句填空) 3.写出《与朱元思书》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 4.《与朱元思书》中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 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6.《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7.《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介绍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是: 8.《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 . 9.陶潜借黔娄之妻的话"表达了自己不忧贫不羡富的志趣. 10.读书时,既需要字斟句酌的精读,又需要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主张的那样 . 11.《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 12.《马说》一文中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句是: ". 1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 14.《送东阳马生序》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1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他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反映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现在也常以此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是: 1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18.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19.《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20.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21.《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 2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2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翔在《过零丁洋》中的"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2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这两句诗是: 25.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2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27.《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28.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 29.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表示同情的句子是:山东潍坊) 30.《小石潭记》一文中的"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31.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32.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3.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响亮的提出"重振雄风,富民升位"的口号,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创设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真是"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填写) 3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报负的千古名句是: 35.《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36.《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 . 37.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 ,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38.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是这样说的: 39.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那是 ,意在以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文回答.) 40.《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 4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http://www.gaofen.com/ 42.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43.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44.李白的《行路难》:诗中以"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 45.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的呼喊.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 46.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 47.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之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4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49.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5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句子是_ 5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5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5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5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5.读到美国哲学家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http://www.gaofen.com/ 56.友情,历来为人所珍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了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像了与友人剪艘夜谈酌情景: 57.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58.好友相别,你用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略显伤感,还不如用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的_来鼓励和安慰朋友. 59.读到美国哲学家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60.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61.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句是 62.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63.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64.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 65.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6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 67.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68.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69.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 70.李煜的《相见欢》:词中"一句用巧妙的比喻写"愁". 出自本文的成语: 71.宋朝人写诗往往蕴含哲理,引人思考: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游山西村》,都体现出这一特点;请从上述作品中任选两篇,写出其中蕴含哲理、引人思考的诗句: 7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7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74.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 http://www.gaofen.com/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àn( )然失色 ②广mào( )无垠 ③nì( )名④bènɡ( )射⑤shènɡ( )气凌人 ⑥相形见chù( ) ⑦和xù( ) ⑧chún( )朴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适值(鸢飞戾天( ) ③造饮辄尽( ) ④俟其欣悦( ) ⑤斗折蛇行( ) ⑥横无际涯( ) ⑦春和景明(醉翁之意( 四、诗歌欣赏.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诗中的乐天指的是 ,"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③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宇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曲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曲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④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 ,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⑤"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http://www.gaofen.com/ 2、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 ②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④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诗;诗中前两句由 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⑤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认为 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3、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②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③写出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并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④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4、水调歌头(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固难全.但愿人长久,千时共婵娟. 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写诗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 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像,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境界. 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表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5、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7、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 ②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③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④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⑤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8、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意思是忍心能够当面做贼,公开抢抱着自己的屋上茅草钻入竹林.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丧乱以来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饥苦,本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本文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频繁的韵角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9、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新奇的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头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 10、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完成①一②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②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11、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赠从弟①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从弟:堂弟.②罹(lí):遭受.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①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②"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诗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③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④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的作品,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坛四杰. B.这首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C.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所."望"字将相隔千里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二字描写了想像中的友人赴任之地的繁华和富庶. D.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要豁达地对待离别,因为我们都是志向远大的"宦游人"."在歧路"三字,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儿女"二字字面意思是指年轻的情侣. ⑤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1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 ;从抒情手法看,李诗 ,王诗 . ②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③阅读上面两首诗,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写别情的,但李白在惜别依恋中又心向往孟浩然去的地方,王维在惜别时心境凄凉,对老友此去的寂寞孤单无限关怀. B.李诗先"言事"后写景,王诗先写景后写情,情中言事. C.两首诗写景都是为写事抒情作铺垫,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D.两首诗语言都平实,诗人的感情在乎实的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④阅读《渭城曲》按要求赏析填空.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 的图景;后两句中一个" "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1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④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许多写"春"景的,请写出其中两句. 16、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①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②"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属双关语,暗指 . ③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17、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①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为整首词所写之景、所抒之情染上一层凄凉黯淡的底色. B.仰望夜晚的天空一弯残月,使人愁上添愁;俯视秋天的地面无边寂寞,使人愁而更愁;二、三句摹画其人所见楼外之景,不言愁而愁自见. C.下片前三句暗用"丝"作喻体,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比单纯谐音取义更胜一筹. D.最后一句是不借助比喻的白描,可惜没有说清离愁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难以言说,最终只有自己内心知晓了. 18、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①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一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B.二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C.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的深刻哲理. D.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深奥的哲理. ②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③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④对此诗理解有误的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风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后两句表面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是说自己站的高看的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1、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④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⑥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⑦,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⑧,仁智之乐⑨,岂徒语哉! 【注释】①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②还觅薜(bì)萝:正准备隐居.薛,薛荔.萝,女萝,都是植物名.③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④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⑤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⑥葺宇:修建屋舍.葺,修建.⑦偏饶竹实:饶,丰富.竹实,竹米,隐士爱吃的东西.⑧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资,提供.办,具备.⑨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 ③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2.作者选择石门山作为归隐之地,原因何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3.在作者看来,"仁智之乐"不只在语,你认为还在何处?试作简要分析. 2、陶潜传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②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④,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⑤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 【注释】①选自《晋书》,有删节.②任真:放任率真.③羸(léi):瘦弱.④简贵:怠慢权贵.⑤白:告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博学善属文(少日自解归( ) ③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 ④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为". ①为乡邻之所贵( ) ②起为州祭酒( ) ③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州召主簿,不就. 4.文章主要通过哪几件事写出陶潜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3、医说韩愈善医者,不视人之瘠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②之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③,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④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易》曰:"视履考祥."善医善计者为之. 【注释】①瘠:瘦. ②纪纲:指法纪.③故:这里疾病.④矜(jīn):骄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③其知所以为天下乎(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 2.在古汉语中,"而"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关系.说说下列句子中的"而"的作用. ①脉病而肥者,死矣(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 ) ③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聚兵而焚之( )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 3.本文在写作上与《马说》有什么相同之处,试作简要分析. 4、送东阳马生序① 宋濂今虽耄②老,未有所成,犹幸预③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大学,县官日有廪稍④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⑤,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⑥,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⑦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注释】①这是《送东阳马生序》的后半篇.②耄(mào):年老.③预:同"与",加入.④廪稍:即公家仓中的粮食.⑤裘葛之遗:送来皮衣葛布.⑥贽(zhì):古代初见长者而送的礼物.⑦际遇:境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③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下列句子中的"之"属何种用法?将句前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 ①承天子之宠光 ②缀公卿之后 ③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⑤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⑧不必若余之手录 ⑨非天质之卑 ⑩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⑴"之"作结构助词,译作"的"之"作代词: ⑶"之"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之"作助词,放在前置宾语与谓语间: 3.运用对比手法,是这三段文字的显著特点,试分析文中用了哪几组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小石城山记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欐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逾黄茅岭而下(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 ③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④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⑤是固劳而无用(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 ①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④近岸,卷石底以出(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②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③是二者,予未信之. 4.作者写小石城山景美,却位于偏远的夷狄之地,其用意何在? 6、严先生祠堂记① 范仲淹先生,光武②之故人也,相尚以道③.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④,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⑤,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⑥,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注释】①严先生:指东汉高士严子陵.②光武:指汉光武帝.③相尚以道:因道义而互相推崇.④臣妾亿兆:指统治千千万万百姓.⑤动星象:触动了光武帝的星象.⑥为其后者四家:指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谣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先生,光武之故人也( ) ②惟先生以节高之( ③泥涂轩冕(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②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3.按要求摘录句子. ①正面表现严子陵崇高品质的句子. ②侧面表现严子陵崇高品质的句子. 7、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②.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③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④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滃(wěnɡ)然:水势很盛的样子.②贾(ɡǔ):商人.③涵煦:涵润化育,滋润照耀.④掇(duō):摘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②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 ③欲求晖、凤就擒之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 ⑤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遂书以名其亭焉(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体会其古今义的不同. ①修既治滁之明年:句中义 今义: ②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句中义 今义: ③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句中义 今义: 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夏,始饮滁水而甘. B.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 C.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D.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②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5.文中不仅回顾五代时滁地的战乱,还写到唐末海内的分裂,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8、六月游西湖待月记袁宗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④数为余言:"傅金吾⑤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上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⑥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石篑(kuì):一个人的号. ⑤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⑥设色:用颜色描绘. ⑦夕舂(chōnɡ):夕阳. 1.说说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梅花为寒所勒( ③石篑数为余言(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⑤安可为俗士道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B.竟不忍去湖上 C.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D.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①西湖的景色依季节看,是 最美,依景物看是 最美;而一天之中,最美的又是 和. ②文章第二段写桃花之盛,先从 落笔,再正面写花色之美及花之盛,再通过 这一侧面来写.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五) 九年级(上)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2.《陈涉世家》中指出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3.《陈涉世家》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4.2005年12月15日,马良行在中国女足陷入低谷之际,出任国家女足主教练,可谓"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5.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是: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语义相仿的句子是: 8."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9.《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 10.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共8个字) 表达了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决心,为后人称道. 11.由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演变而成的成语是: 12.《出师表》一文中,表现作者志趣过人的句子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兴亡原因的句子是: 14."断肠人在天涯"让人联想到温庭筠《梦江南》中描写望穿秋水、凄苦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1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 16.《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17.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 1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19.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20.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汉代魏尚自喻,表达希望朝廷重用自己的句子是: 2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 22.宋朝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抽象为具体,集中抒写自己内心深重愁苦的句子是: 23.辛弃疾《破阵子》这首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 2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26.诗是写意的画,如杜牧《泊秦淮》中"的那抹轻烟淡月;诗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歌,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志以寄之》中"壮志难酬的感慨. 2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28.今夜偏知春气暖, 29.人迹板桥霜. 30.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 3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32.疑怪昨宵春梦好, 33.簌簌衣巾落枣花,牛衣古柳卖黄瓜. 34.《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蕴含其中的诗句是" 35.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销愁永昼)》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 . 36.不尽长江滚滚流. 37.天下英雄谁敌手?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zhǎn( )露头角 ②dǐ( )柱中流 ③气势磅bó高官厚lù( ) ⑤qiè而不舍 ⑥wǎnɡ( )然 ⑦相形见chù商zhuó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天下苦秦久矣(等死,死国可乎( ) ④尉果笞广(将军身被坚执锐 请广于君( ⑦轻寡人与(以光先帝遗德(此皆良实( 四、属对练习. ①上联:鸟声频送千峰翠②上联:海上孤帆渡下联:下联: ③上联:黑发应知勤学早④上联:甘居陋室下联:下联: 五、诗歌欣赏. 1.下面对《望江南》(温庭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 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2.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然后答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⑵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⑴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⑵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⑶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⑷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⑸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5.观刈麦(杜 甫)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6.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悲故乡"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倍受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B.颔联历来脍炙人口,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经过诗人一词一景致的层叠渲染,一幅可触可感的霜晨图跃然纸上,从中流露出行旅的人心中悠闲随意轻快的感情. C.尾联诗人写梦境中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美丽曲折的池塘,避直就曲,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达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 D.本诗紧扣"早行",用平常语,描绘出一幅早行图,抒发了行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卜算子?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对上面《卜算子?咏梅》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驿外断桥边",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荒凉和冷落,梅花就在这样的景况下寂寞地开着,无人欣赏,无人怜惜. B.一个"更"字使得在黄昏暮色中的梅花越发显得凄凉无比. C.词的下片礼赞梅花的高洁坚贞、顽强不屈的品格. D.全词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托物言志,咏物而不拘泥于物,刻画梅花的风格神韵,同时也是爱国词人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 E.词的首句,"断桥"是指残破的桥;"无主"是无人过问的意思."更著"二字将本已寂寞愁苦不堪,又添凄风冷雨的梅的孤苦之情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F.词的下阕中的"零落",写出了梅花不堪风雨的摧残,纷纷凋落的情景,而一个"碾"字,则突出了梅花甘愿碾得粉碎,化作凡尘的自我牺牲精神. ɡ."只有香如故"一句,写出了梅花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执着地向人间撒播芳香,突出了她的高洁和坚贞. 8.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A.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词人在无聊中的想像之景,同时也透露了词人的内心感受. B.上片第一句"东篱把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句诗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 C."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 D."帘卷西风"四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黄花在西风夕照中摇落,此时词人既惜花,又自怜,"人比黄花瘦"才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9.对下面的散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朝天子咏喇叭(王 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A.这首散曲的首句渲染喇叭、唢呐极为响亮的声音,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乱哄哄的不安定的气氛. B."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写出了人民对于喇叭声的反应,反映出当时腐败的官吏祸害百姓的行为已经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C."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用比喻手法,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D."水尽鹅飞罢"的意思是,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10.苏幕遮? 别恨(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①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释】①寒烟:带有寒意的烟雾水气.②旅思:飘流他乡的愁思. ⑴完成下列填空. 这首词的上片起首两句点明 ,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 的秋景.三、四两句,从碧天旷野写到遥接天地的 .上片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 、 两物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下片首两句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之后,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 . ⑵上片描写秋景有哪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⑶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中的"好梦"是指什么?这句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特点? ⑷"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一句中,作者以"寒"来修饰"烟",妙在何处?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 1.扁鹊见齐桓侯①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问,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③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④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注释】①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②腠(còu)理:皮肤的纹理.③醪(láo):浊酒.④司命:掌管生命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桓侯使人问其故( ③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另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河中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然后翻译句子. ⑴医之好利也,欲以( )不疾者为功. ⑵今( )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4.下列成语的意思与这篇短文的意思不相关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B.见利忘义 C.防微杜渐 D.讳疾忌医 2. 训俭示康(司马光)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释】①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 ③觞(shānɡ)之:备酒招待客人.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⑥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外面却有些人讥评你,说你如同公孙弘盖布被那样矫情作伪.《汉书?公孙弘传》: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同"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故就酒家觞之. ③上以无隐,益重之.所亲或规之.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思与例句一致的,把序号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例2: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A.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B.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 C.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D.游人虽未盛,然……亦时时有. 3.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4.这段话的论点是( ). A.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B.公宜少从众 C.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D.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5.这段话用了什么类型的论据?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7个字). 3.进《诸葛亮集》表(节选) (陈寿) 亮少有逸群(超众)之才,英霸(英雄)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表示诚意),厚相结纳(结交).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听命)而备失势,众寡(兵力少)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一向)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称帝),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教育感化)肃然也. (节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 A.之: 甚敬重之 B.以: 以亮为军师 临川之城东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于: 躬耕于野 D.也: 风化肃然也 于舅家见之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组( ). A.异: 时人异焉 B.殊: 以亮有殊量 渔人甚异之 先帝之殊遇 C.诚: 遂解带写诚 D.殂: 及备殂没 诚宜开张圣听 中道崩殂 3.写出《出师表》中与"躬耕于野,不求闻达"一句内容相对应的句子. 4.诸葛亮辅佐刘备历经艰难坎坷,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忠臣良相的典型.但也有人说他这是愚忠.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不超过50字) 4.秀才何岳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不敢与家人言之(遂以还之( ③又尝教书于宦官家(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5.唐河店妪(王禹偁) 唐河店南去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①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已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端拱②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③,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④.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注释】①虏:文中指辽国的兵士.②端拱:宋太宗年号.③杪:梢端.④彘首:猪头.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唐河店南去常山郡七里(会一虏至( ③虏因系绠弓杪(跨马诣郡(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3.翻译下列句子. 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4.你从"唐河店妪"身上能体会出她什么高贵品质? 5.从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6.集异记(节选)(薛用弱) 狄梁公性闲①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②入关,路由华州,阛阓③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④,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或触之,酸痛刺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⑤,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⑥亲属,叩颡⑦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⑧物奉焉.公笑曰:"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吾盖⑨急病行志耳,非鬻⑩技者也."不顾而去焉. 【注释】①闲:爱好.②应制:奉皇帝诏令.③阛阓(huán huì):街市.④赘:肿瘤.⑤缒(zhuì):牵连.⑥洎(jì):及.⑦颡(sǎnɡ):额,脑门子.⑧缣(jiān):这里指绢.⑨盖:因为.⑩鬻(yù):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聚观如堵(顷刻将绝( ③吾哀尔子命之危逼(不顾而去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A. 于是两眼为赘所缒 B. 而瘤赘应手而落 山峦为晴雪所洗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 即于脑后下针寸许 D. 则以缣物奉焉 信义著于四海 扶苏以数谏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 ②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 4.狄梁公救治病儿这件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 7.东坡还宅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①,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缗②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③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宋费衮《梁溪漫志》) 【注释】:①自儋北归:从儋州遇赦回来.东坡曾被贬为琼州别驾,治所在儋州;②缗:穿铜钱的绳子,此处指成串的铜钱.③卜吉:占卜、挑选吉日.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不敢与之游 卜吉入新第( ) ③坡徙倚听之 此吾所以泣也(徐谓之曰( 2.比较下列①②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 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② 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是岁七月 今当以是屋还妪 A.①组用法相同,②组用法不同. B.①、②两组用法都不同. C.①、②两组用法都相同. D.①组用法不相同,②组用法相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⑵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4.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东坡"这个人物形象. 5.本文表现了东坡的哪些美德?从下列五项中选出两项. A.理解同情别人 B.无私赈济别人 C.为官清正廉明 D.对人豁达大度 E.处事是非分明 8.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①,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②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三四日,估楫③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④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注释】①莽:密生的草,此指芦苇丛生的僻处.②狺狺:狗叫声.③估楫:指商船. ④趁:同"趋",快走,此指快速追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 引出断其绳 ( ) ③将以伺盗船之归 抵关三四日 ⑤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 衣服与舟皆易(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A. 倍价赎之,养豢舟上 B. 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达浅搁乃止 C. 或以为异,从之而往 D. 则所啮即前盗也 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 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 3.下列句子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贾某)见堤上有屠人缚犬 B.(舟人)窥客装丰,荡舟人莽 C.(犬)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D.(贾某)登舟失犬,心甚悼焉. 4.翻译划线句子: 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5.给这段短文定一个标题:3个字以内). 6.本文写义犬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 9. 季布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释】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①季布匿仆阳周氏(衣褐衣( ) ③意季布匿其所(诸将皆阿吕后意 ( )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两组是( A. 数窘汉王 B. 之鲁朱家所卖之 广故数言欲亡 辍耕之垄上 C. 季布为项籍用 D.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 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 3.翻译句子: 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10. 洪州书生成幼文,为洪州①录事参军②.所居临通衢③而有窗.一日坐窗下,时雨霁泥泞而微有路,见一小儿卖鞋,状甚贫窭④,有一恶少年与儿相遇,絓⑤鞋堕泥中.小儿哭求其价,少年叱之不与.儿曰:"吾家且未有食,待卖鞋营食,而悉为所污."有书生过,悯⑥之,为偿其值⑦.少年怒曰:"儿就我求食,汝何预焉?"因辱骂之.生甚有愠色. 成嘉其义,召之与语,大奇之,因留之宿.夜共话,成暂且入内及复出,则失书生矣.外户皆闭,求之不得,少顷复至,前曰:"旦来恶子,吾不能容,已断其首."乃掷之于地.成惊曰:"此人诚忤⑧君子,然断人之首,流血在地,岂不见累乎?"书生曰:"无苦."乃出少药,傅于头上,捽⑨其发摩之,皆化为水.因谓成曰:"无以奉报,愿以此术授君."成曰:"某非方外⑩之士,不敢奉教."书生乃长揖(拱手从头至下作揖施礼)而去,重门皆锁闭,而失所在.宋 吴淑《江淮异人传》 【注释】①洪州:旧治即今江西南昌市. ②录事参军:官名,隋唐时兼为郡官. ③通衢(qú):四通八达的大道.④窭(jù):贫穷.⑤絓(ɡuà):牵绊. ⑥悯:可怜,同情.⑦值;价钱. ⑧忤(wǔ):违逆.⑨捽(zuó):揪.⑩方外:世外.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少年叱之不与(而悉为所污(生甚有愠色( ④成嘉其义(此人诚忤君子(傅于头上(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而悉为所污"中"污"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亲贤臣,远小人 B. 召之与语,大奇之 C.作奸犯科 D.乃丹书帛曰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儿哭求其价,少年叱之不与. ②断人之首,流血在地,岂不见累乎? 4.我们通过成幼文洪州逢侠的奇遇,可以看出洪州书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5.文中洪州书生惩治恶少一段,写得很精彩,令人惊叹.你对书生所采用的方法赞同吗?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11. 黄冈竹楼记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②西北隅,雉堞③圮毁④,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⑤江濑⑥,幽阒⑦辽夐⑧ ,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⑨衣,戴华阳巾⑩,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刳(kū):剖,削. ②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 ③雉堞(dié):亦称女墙 .④圮(pǐ)毁:毁坏.⑤挹(yì):酌取.⑥濑:湍急的水.⑦幽阒(qù):静寂无声. ⑧辽夐(xiònɡ):辽远.⑨鹤氅(chǎnɡ):鸟羽制成的裘.⑩华阳巾:道家、隐士所戴之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比屋皆然(公退之暇( ③被鹤氅衣(亦谪居之胜概也( 2.选出与"以其价廉而工省"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悉以咨之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头抢地 3.翻译下列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作者因触犯朝廷忌讳,被贬为黄州知府,本文写于在任时.文中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情怀? 12. 齐桓公出猎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恒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①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④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⑤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注释】①牸牛:母牛.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④见暴:见,被.暴,欺凌.⑤狱:法律、案件.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管仲正衿再拜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以臣名之(公诚愚矣( ) ③管仲正衿再拜曰( ) 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4.说说文段中的画线句"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的意思? 5.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6.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 ,"修政"的内容是 . 13. 烧车御史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①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②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谢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③以卒. 【注释】①[谢芗泉]名振定,字一之,芗泉是其号,湖南湘乡人,乾隆进士,嘉庆初官御史.因杖和珅妻弟解职,复官后累至通州坐粮厅.御史,清代分道行使纠察的官吏. ②[消籍]除去官籍中的名姓,即革职.③[部郎]郎中.旧时政府各部尚书、侍郎、丞以下的高级部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权焰张(莫敢诘( ③汝敢笞我(先生文章名一时(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物喜 B.以大易小 C.以君为长者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3.翻译句子.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4.从上述文字看,谢御史有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答: 14.假道伐虢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①.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③也,若受吾币④,而不吾假道⑤,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⑥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⑦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⑧,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 虞公滥⑨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⑩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车轮外旁增缚夹毂的两条直木,每轮两根,每车四根)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荀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曰:"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少)长矣!"故曰:小利,大利之残(害)也. (选自《吕氏春秋?权勋》) 【注释】①晋献公:名诡诸,公元前676—651年在位.荀息:春秋时晋贵族.虞:春秋时小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虢:读ɡuō国,春秋时小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境. ②垂棘、屈:都是古地名. ③骏:良马.④币:指上述礼物.⑤即"不假吾道". ⑥府:库房. ⑦阜:马槽,这里指马厩. ⑧庭实:指陈列于庭. ⑨滥:贪. ⑩宫子奇:春秋时虞国大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①假道于虞以伐虢(若受吾币( ③献公许之(荀息伐虢,克之( 2.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假道于虞以伐虢 B. 假道于虞以伐虢 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虞公滥于宝与马 C. 吾先君之宝也 D. 虞之不亡 夫虢之不亡也,恃虞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翻译文中画线句: 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 4.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5.这个"假道伐虢"故事又是成语 的由来,你读了后有什么感悟?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六) 九年级(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曹刿论战》一文中的"取信于民",具体指的是鲁庄公所说的 2.当"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孟子主张"在国家受侮、生灵涂炭之际,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3.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原句是: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 . 6.《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 7.《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 生,义,二者不可得兼, 8.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古诗文中的语句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9.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就是佐证. 1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 11."一切景语借情语"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12、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13、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是: 14.《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15.《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16.今年美国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是合乎科学论断的.(用《〈孟子〉三章》原句作答) 17.肯将衰朽惜残年!18.胜做一书生. 19.对影成三人. 20.锦江春色来天地, 21.随风满地石乱走. 22.甲光向日金鳞开. 23.谁言天地宽?毅魄归来日, 24.雪拥蓝关马不前. 二、古诗词赏析. 1.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 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调. B."黑云"两句就勾勒出这样的画景: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了不可侵犯的气概. C."半卷"两句先以"半卷红旗"写趁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感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说的"报君""为君死",就是指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 5.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6.对夏完淳《别云间》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这首诗作于作者在行军途中离开故乡时所作,诗风悲壮慷慨. B.第二联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C.第三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可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 D.最后一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猛然振起,表达了不停止战斗的决心. 7.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原诗见11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三、四两句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 C.五、六两句即景抒情,情悲且壮."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很精当,且有气势. D.结尾两句沉痛而从容.诗人向侄孙交待后事,语义紧扣第四句,进而吐露出积极向上的情怀. 8.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 9.赏析《诗经 关雎》并答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①本诗围绕一个 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②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10.赏析《诗经 蒹葭》作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日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末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①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 来表现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 ②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 美、 美、 美、 美. 1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⑴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三、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 (一) 武王克殷武王克殷,召太公①而问曰:"将奈具士众何?②"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者余胥③.咸刈厥敌④,使靡⑤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注释】①太公:即姜太公吕尚. ②奈……何:相当于"如……何".③余胥:墙壁角落.④刈厥敌:杀掉那些敌人.⑤靡:无,没有.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武王克殷 ②咸刈厥敌 2.此文是成语 的出处. 3.与文中加点的"田"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B.其一犬坐于前.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现代汉语常用"惟才是举"、"惟利是图"等,"惟……是……"等固定格式的词语,试把"惟仁是亲"译成白话文.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奈具士众何? ②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6.对战俘的处置办法,武王问了三个人,太公认为 ,邵公认为 ,周公认为 .武王听取周公的意见,体现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二)卖蒜叟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①,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旗丁②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③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佝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召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拳勇:拳术. ②旗丁:指运粮船上的船工. ③行教:教人习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2)走告杨 ( ) (3)陷入尺许 4)叟能如是乎 (5)杨愈怒 6)老人自缚于树 ( ) (7)但见杨双膝跪地 8)卒不肯告人姓氏 ( ) 2.下列"以"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 ) A.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 B.以篙刺之 C.以此名重一时 D.以衾拥覆 3.翻译下列句子. (1)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答: (2)有卖蒜叟龙钟佝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答: 4.文章着重刻画的人物是谁?写杨二相公的拳术有什么作用? 答: 5.文章先写卖蒜叟龙钟佝偻,咳嗽不绝声,后写卖蒜叟的神奇威力,这样的写法叫 . 6.本文刻画卖蒜叟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 描写和 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三)曹沫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③欲倍其约(曹沫三战所亡地(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B. ①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②夫贪小利以自快 ②贤于材人远矣 C. ①君其图之 D. ①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翻译: 4.根据要求填空.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描写和动作描写.从而表现了唐雎和曹沫 的精神. 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 ②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答: (四)弈喻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②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令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1."弈喻"的意思是 ."弈",就是 . 2.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一客数( )败 ②予颇易之( ③予赧( )甚 ④竟局数之. 3.翻译句子: ①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②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4.第①段画线句子表现"我"怎样的心理? 5.予对局败后,心理、态度又怎样?将原句抄写下来. 6.文中分别与"一客数败,嗤其失算","对局,予颇易之"对应的句子是什么? 对应"一客数败,嗤其失算"; 对应"对局,予颇易之". 7.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五)少君却妆鲍宣,汉渤海人.娶妻桓氏,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守贫贱,不敢当①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②,故使贱妾侍执巾栉③.既奉承君子,惟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 妻乃悉归侍御④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⑤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⑥;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注释】①当:承当,接受. ②守约:甘守简约清贫的生活. ③侍执巾栉;拿着毛巾梳子侍奉.栉zhì,梳、篦的总称. ④侍御:仆人和车马. ⑤鹿车:古代的一种小车. ⑥汲jí;从井里打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①宣尝就少君父学 ②既奉承君子,惟命是从 ③妻乃悉归侍御服饰 ④更著短布裳 2.文中"宣不悦"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3.对丈夫的要求,少君是"其表现为 .(用原文回答) 4.翻译: 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 5.短文通过鲍宣与桓少君的婚嫁故事,表现了他们的怎样的美德? (六)鞠咏为进士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①.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②,释褐为大理评事③,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④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⑤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注解]①王化基:北宋人,官拜参知政事.②擢第:被提拔.③释褐为大理评事:被朝廷提封为大理评事.④课:考察督促.⑤专修吏干:专心治理县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将之官(以谢平昔奖进( ③于是不复冀其相知(人或问其故( 2.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 4.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 (七)曾参全节曾子①衣敝衣而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饰衣."曾子不受,使者反,复往,辞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乃君赐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①曾子:即曾参(shēn),孔子的学生. ②邑:县;此指一块封地.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曾子衣敝衣而耕(使者反( ) ③辞不受 予人者骄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先生非求于人,乃君赐之,奚为不受? ②不我骄也. ③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八)钱金玉官松江千总钱金玉官松江①千总②,性刚果,尚③廉节.道光壬寅④鸦片衅⑤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⑥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⑦君往,何急急为⑧?"钱不听.既止吴淞⑨,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⑩ .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希望)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停). 【注释】①松江:指松江府,今属上海市.② 千总:官名.③尚:崇尚. ④ 道光壬寅:指公元1842年.道光,清宣宗年号.⑤衅(xìn):战祸. ⑥尼:阻止. ⑦趣(cù):同"促",催促. ⑧何急急为:为什么这样急着去呢. ⑨吴淞:今上海市宝山区境内,是长江口要塞. ⑩ 勖(xù):勉励.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军事方急(曾不少却( ③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笑谢( 2.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其在句中含义. ①钱金玉官松江千总 ②钱方假归省亲 3.文中开头说钱金玉"性刚果,尚廉节",请在选文中找出相照应的两句话. 性刚果: 尚廉节: 4. 翻译句子,并分析这句话表现了钱金玉怎样的精神.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九)棘刺母猴燕王好微巧①,卫人曰:"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②."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④,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⑤,视之晏阴之间⑥,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⑦:"臣为削者也⑧.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 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何以理之⑨?"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节选自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微巧:指小巧玲珑的玩物.②棘刺:酸枣树上的刺.母猴:即沐猴,又称猕猴,猴的一种.③五乘之奉:以五乘之地的税收作为俸禄.乘:方圆六里为一乘.④不入宫:不入后宫,指过独居生活.⑤霁(jì):雨停云散.⑥晏阴:即阴阳,半阴半暗.晏:阳.⑦台下:郑国的地名.冶者:冶工,铁匠.⑧为削者:做刻刀的人.⑨理:指刻削.⑿之舍:到住处去.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燕王说之 ②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①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②养之以五乘之奉. ③人主欲观之. ④臣请之舍取之. 3.翻译下列语句: ①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 ②臣请之舍取之. 4.这篇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 (十)为学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①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②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③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④.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⑤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⑥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解]①资:天资,天分.②乎:相当于"于" ③屏弃:摒弃.屏,通"摒".④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孔子曾说过:"参也鲁."(《论语?先进》)卒,终于.鲁,反应迟钝,不聪明.相传曾参曾把孔子的学说传给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⑤鄙:边境 ⑥顾:反而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逮人也(久而不怠焉( ) ③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④子何恃而往( ) 2.翻译划线句子: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②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3.对"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富和尚对贫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关心,所以进行追问. B.富和尚对贫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惊讶,所以进行盘问. C.富和尚对贫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怀疑,所以进行询问. D.富和尚对贫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愤怒,所以进行责问. 4.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可以用成语"来概括.请你再举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十一)诫兄子严敦书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①.援前在交趾②,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③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④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⑤,申父母之戒,欲使曹汝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⑥,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⑦;父丧致客,数群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⑧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⑨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 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⑩." 【注释】①并:都,皆通轻侠客:结交轻浮的侠客.②交趾:指今五岭山脉以南,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一带. ③汝曹:你们.曹:辈. ④妄是非正法:胡乱地评论正常的法度. ⑤施衿(jīn)结缡(lí):古代女子出嫁,母亲替女儿穿上衣服,结好佩巾,象征父母的训诫. ⑥龙伯高:名述,时为山郡长;口无择言,指不喜欢讥议. ⑦杜季良:名保,时为越骑校尉;清浊无所失:指不论品行好坏都结交. ⑧效:学习 ⑨陷:堕落. ⑩郡将下车辄切齿:指郡将到任的时候都对他咬牙切齿的样子;州郡以为言:州郡的人把这件事说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还书诫之 2)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 (3) 所以复言者.4) 数郡毕至 (5) 下车辄切齿 6) 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2.用"/"给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3.译句. (1)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 答: (2)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答: 4.马援写信的起因是什么? 答: 5.作者在信中列举尤伯高、杜季良的表现的用意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 6.作者在信中说:"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 也."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要阐述. 答: 7.读了这封信,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把它写在下面. 答: (十二)强记之法叶奕绳尝言强记①之法:"某②性③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④精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⑤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⑥者,略得影响⑦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⑧,不如予之约⑨取而实得也. 【注释】①强记:记得住,记忆力好. ②某:我③性:天资④务期:一定要达到. ⑤笥:读sī,竹箱.⑥泛滥,这里指多而杂乱.⑦影响:指印象.⑧枵腹:空腹,毫无学问,枵,读xiāo.⑨约:简要,精练. 1.解释带点字. (1)某性甚钝 2)录讫朗诵十余遍 (3)掩卷闲步 4)即就壁间观所粘录( 2."粘之壁间"的加点字读 ,是词,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 3.翻译句子. 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 4.与"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的"乃"字用法相同的是 (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不知有汉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乃记之而去 E.凡三往,乃见 5.本文作者批评了另一种读书法. 请摘录出相关的句子. (十三)郑燮传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①,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②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③,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④萧然,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词尤工妙.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著《板桥诗钞》诸书.选自《郑板桥集?附录》) 注:①苞苴(jū):本为裹鱼肉的草包,后为送礼行贿的代称.②孑遗:遗留,此指死光了.③廉:清代于官吏正俸之外按职务等级另给银钱,称养廉(使官吏不贪污)银;输:赋税.④囊橐:口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绝苞苴 ②或阻之 ③俟辗转申报 ④活万余人 ⑤上宪嘉其能 ⑥悉取券焚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公余辄与文士觞咏. ② 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 3.上文 "案'无留牍'"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 处理公事迅速 ② 几桌上没有来往公文 ③ 不处理政事 ④ 公务由下级官吏处理 ⑤ 桌上不放私人诗稿 4.上文"有忘其为长吏者"是用来形容郑板桥 (十四)田单列传(节选)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①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②,不见知.及燕使乐毅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③.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wéi)④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náo)齿⑤既杀湣王于莒,固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⑥代乐毅. ……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走至河上,而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听政.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田单列传》节选) 【注释】①疏属:远房亲族.②市掾:管理市政的官属.③傅:附着,即裹住.铁笼,即铁箍.④轊,车轮的轴头.⑤淖齿:战园时楚人,仕齐为相,后来杀了湣王.⑥骑劫:燕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 走:步行 B.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距:同"拒",抵挡 C.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隙:有裂痕,引申为仇恨、矛盾、隔阂 D.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王:称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轊折车败 B. 淖齿既杀涫王于莒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C. 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 D.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聚室而谋曰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②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4.根据文意填空(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概括皆可):在即墨(地名), 田单因 (填原句)而被众人推举为将军.与燕交战,田单又运用 (计策)赶走了燕国名将乐毅.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桃花源记豪侠加点  桃花源记豪侠  桃花源记豪侠60套装  桃花源记豪侠怎么加点  桃花源记60豪侠装备  桃花源记豪侠技能  桃花源记豪侠翅膀  桃花源记道法和豪侠  桃花源记豪侠宝石  桃花源记豪侠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