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园区管理方案 >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2-03-2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部门: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
    项目负责人: 曹晨光 杜修仁(新华物流综合办主任)
    项目组成员: 罗红兰 宋胜梅 王亚辉 师玛莉 高明申晨彦 王娟杨晨任佳韩丽敏
    韩英刘平赵超骅 白富强 赵杰刘宇(晋中田森集团物流部经理)
    乔忠仁(晋中田森集团信息部主任)
    邱秀荣(山西省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温芝龙(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商务系主任)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由于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物流业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唯一入选的服务业,它在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西省作为资源大省,无论是目前各类资源产品的向外供应,还是各种生活用品的回流,以及下一步的转型发展,都对物流业有着巨大的需求.在今年省政协、人大两会期间由我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程太生院长提出的"关于提升全省物流人才培养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被列为了省重点提案,足见省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对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
    晋中市地处三晋腹地,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商贸活跃,具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先天之利.随着国内外产业中西部转移、区域经济企稳回升、物流外包趋势日益明显、省市物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十二五"时期,晋中市将迎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作为"三晋综合物流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晋中现代物流业发展,是推动晋中实现跨越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晋中市政府将物流业作为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现代物流业要成为晋中市的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到"十二五"末将建成山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物流园区,要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全省的"龙头",要将晋中市打造成全省的现代物流核心区和中西部物流中心.目前,晋中市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已达15家,各类仓库近百个,铁路专线77条,铁路货运站场27个,其中大型铁路货场年货物吞吐量达1230万吨;全市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大型现代物流项目已达18个,总投资100多亿元,预计到2015年晋中现代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多亿元,年上交税金60多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
    晋中市的物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正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人才缺口也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广大物流企业都在急切盼望具有现代物流理念与管理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推动企业向更高的水平和层次发展,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晋中市唯一一所高职院校,立足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建设好物流管理专业,服务于晋中物流业发展,支撑区域现代物流营运,责无旁贷.
    (二)专业建设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是晋中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我学院从2003年开始招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时电商专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所以多年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了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政府统筹、企业支持、学校运作的条件下,又正式申报物流管理专业并获得顺利通过,于次年开始招生,招生形势良好.本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已建成"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训,理实课时比达1:1.针对专业特点,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师资条件: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8人,在读研究生2人,高级职称3人,有双证书教师10人,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4人,其中有1人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教师,1人荣获省级教学能手,1人获山西省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并由山西省总工会记省级二等功,1人获晋中市"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个人,本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赛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指导奖.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设备:已有田森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室、高配置机房、网络实训室,物流模拟实训室,配有电商、ERP、第三方物流、国贸等实训软件.
    校外实训基地:已与山西三晋国际城、晋中田森超市等七家企业签订课岗融通协议.
    质量监控:建立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集体听课、督导听课、教务查课、家长反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由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牵头的院级科研课题《构建信息技术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实践》现已结题,并初见成效,得到了省内评审专家的认可.
    社会服务:专业教师下企业,与企业的"行家里手"和"能工巧匠"共同探讨物流运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二、专业建设目标
    本专业以晋中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在两年的建设中,力争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促进校企多渠道深度合作,形成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激励机制,用先进的专业办学理念和完善的专业解决方案,建立校企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构建基于物流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具有职业氛围与岗位环境的实训基地,开发共享性教学资源,打造一流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寻求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更好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服务晋中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推进校企对接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围绕物流两大岗位群即"配送岗位群" 和"仓储岗位群"的岗位设置需求,深入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冠名班"、"厂中有校,校中有厂"以及"工中有学、学中有工"等多渠道校企合作方式,突出本专业"即学即用,学做一体"的办学特色.紧跟企业一线需求,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毕业即就业,不仅能胜任操作层物流人才岗位要求,而且能对物流操作现场甚至一个部门进行管理,胜任物流管理层岗位.(见下图)
    2.校企携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制订教学和实训内容;行业、企业专家以兼课、讲座等方式直接参与教学,并协助专业扩大、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加强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不论是校内专任教师还是校外兼职教师,在每学期授课时都要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要求,在专业技能课程教育的同时,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将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分解、融化到课岗融通的日常教学中.在新生入学后,专业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分期、分批开职业岗位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系列讲座,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尽早入轨上道.
    4.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实训模式
    利用地处晋中经济开发区、榆次工业园区,两区中物流企业聚集区的"厂中校"优势,加大与园区内物流企业的合作力度,将车间变为实训室,将企业专家聘为指导教师,在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在校内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多样、信息化水平高的仿真、模拟实训室,供课堂教学的开展与学生反复练习操作技能,同时弥补企业实训中的不足.
    5.建立"工中有学、学中有工"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形式
    为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实现与企业的互利共赢,结合本地物流企业业务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将理论学习、技能培养、专业考证相结合,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当物流企业业务旺季来临时,学生即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专任教师负责学生管理,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技能指导;当物流企业业务进入淡季时,学生即回到学校进行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这样不仅缓解了企业旺季的用工紧张,还为学生提供了感受真实工作氛围、提高实操技能的机会,实现了专业、学生、企业三方的共赢.
    6.校企共建冠名班,推进订单式培养
    学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选取一些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
    7.企业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场所,学校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服务
    为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巩固、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实训中心等优势资源,为接受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一是结合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二是是针对企业的在岗非物流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三是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8.落实学生毕业"双证书"制度
    为贯彻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思想道德好、综合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考取本专业就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并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至少取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力求"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5%以上.
    9.稳步推进校企合作新机制的探索
    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办学体制上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中心,以应用为宗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组建校企合作工作小组、打造校企合作的运行载体、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校企双方在"管理上融合、师资上互补、培训上互动、实训上双赢"的长效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的深度就是我们办学的高度.
    (1)组建校企合作工作小组
    系部设有校企合作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校企合作企业的联系、合作项目的洽谈、合作协议的起草、合作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等.
    (2)打造校企合作的运行载体
    由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具体实施,通过搭建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企业培训团队、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等3个校企合作的运行载体,形成校企合作、互动的局面.
    ①.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为有效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人才校企双方共管、责任共担,建立一批稳固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②.企业培训团队 :为有效服务企业生产,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教学培训融合,承担企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打造新型的企业培训中心.
    ③.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为解决企业人员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等问题,实现师资融合,共建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3)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
    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专业教师下企业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双师指导办法"、"学生顶岗实习跟踪管理办法"、"订单式培养实施办法"等制度,并力争将其落实到位,并采取如下措施:
    ①.对下企业的教师,实行优惠特补,了解物流营运流程,引领学生的创业愿景,积累编订校本教材的经验.
    ②.定期开展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合作企业一线员工物流营运技能和理论水平.
    ③.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形成制度,作为评聘职称的充要条件.
    (二)探索系统培养
    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现代的物流理念与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现代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项目管理与运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作为晋中职教集团的龙头单位,利用寒暑假对各县职高的教师进行集中、定向培训和考核.打通高职和各县职高的人才培养、输送渠道,为高职招生做好充分的生源铺垫.
    2.探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本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的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提升方式,促进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强化实践育人
    1.建立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递进层次 实训名称 实训项目 教学方法
    物流认
    知见习 物流企业见习 物流流程认知、企业认知实训 参观教学法
    模拟岗
    位实训 物流信息技术实训 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维护、条码制作、条码读写 项目教学法
    会计模拟实训 物流账务处理、财务信息化管理 项目教学法
    采购谈判模拟实训 采购谈判模拟 模拟教学法
    运输组织课程设计 运输管理、车辆组织 项目教学法
    仓储配送管理实训 仓储与配送管理模拟实训
    自动分拣实训 演示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
    物流成本管理实训 物流成本管理模拟 项目教学法
    电子商务模拟实训 电子商务与物流模拟实训
    网络营销实训 项目教学法
    生产性岗位实训 超市生产实训 超市顶岗实训
    市场营销实训 顶岗实习法
    物流企业生产实训 物流企业顶岗实训 顶岗实习法
    2.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物流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综合性,需加强实践性专业教学环节,其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1)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能够对物流各子系统进行操作,能够进行业务实际流程运作.鉴于此,在二年内,规划建设1个校内物流模拟实训中心,1个物流仓储配送实训室,共需投入资金210万元.具体建设内容见下表:
    校内实训条件建设情况
    序号实训室名称 实训室功能 建设进度 投入资金(万元)
    1 物流模拟实训中心 仓储、运输、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软件模拟实训 2012 60
    2 物流仓储配送实训室 专业课程教学,模拟仿真实验,专业实践 2012-2013 150
    合计210
    ①.物流模拟实训中心
    主要承担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方面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在学习物流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技术综合应用和操作的水平,具备物流管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
    建设物流模拟实训中心,一部分是针对现有设备进一步改进的校内实训条件,其中有:第三方物流模拟实训室,主要功能包括:基础资料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务结算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客户网上服务管理;供应链管理模拟实训室,从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对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综合的模拟和实训,主要包括生产商管理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零售商管理子系统、物流公司管理子系统、终端客户电子采购管理子系统、电子采购金融支付子系统等多套子系统组成,可以模拟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销售、生产、采购的业务过程模拟;国际物流实训室,包括报关、报检、货代、船代、集装箱堆场等作业模拟;另外还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
    建设标准:建成可供50人使用的实训场所.
    设备要求:微机50台、服务器1台,100兆局域网连接,并配有专业仿真教学软件.具体建设内容见下表:
    物流模拟实训中心设备经费预算情况
    所需设备及软件 数量
    计算机 50台
    电脑桌椅 50套Microsoft ISA Server 2006 1台
    联想服务器 1台
    第三方物流模拟实训软件 1套
    供应链管理软件 1套
    采购与供应管理软件 1套
    运输管理软件 1套
    国际物流软件 1套
    客户关系管理 1套
    物流成本管理 1套
    合计(万元) 8
    建设物流模拟实训中心,另一部分是新建运输实训室,本实训室搭架一个完整的运输网络环境,通过接收、集货、调度、干线运输、跟踪、集货、派发的运输过程,锻炼学生的空运、海运、陆运、铁路运输过程的管理操作能力,特别是关键运输环节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标准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
    运输模拟实训室设备经费预算
    所需设备及软件 数量(台/套)
    计算机 10
    电脑桌椅 10
    LED大显示屏 1
    扫描仪 10
    仿真运输线 1
    打印机 1
    手持终端 1
    运输管理软件 1
    合计(万元) 10
    本实训室主要包括仿真的运输环境(托运人、托运点、干线运输、短途配送),运输过程的可视化跟踪大屏幕,可以动手仿真的运输单据、打印设备、跟踪扫描设备等,本实训区强调通过软件大屏幕图形化展示为特色,突出对大陆桥运输全过程的管理、统计、分析.
    ②.物流仓储配送实训室
    物流综合实训室是仿真现代物流中心真实运作,通过软件模拟与实际操作,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学习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即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并能让学生通过模拟深入了解物流中心的整体运作流程及模式,从而进一步了解如何对不同类型物流中心进行规划及运营监控等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物流基本操作技能,为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打下坚实基础.
    物流仓储配送实训室设备经费预算
    所需设备名称 数量(台/套)
    计算机 5
    电脑桌椅 5
    服务器 1
    windowXP操作系统 1
    巷道堆垛机 1
    货架 1
    自动分拣系统 1
    自动出入库系统 1
    电子标签拣货系统 1
    仓储管理系统 1
    RFID卡5手持终端 1
    条码扫描仪 1
    打包设备 1
    电瓶式叉车 1
    信息采集设备 5
    合计(万元) 80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进行校内实训建设的基础上,为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感受真实的职业氛围,本专业在校外实训中,一方面深入加强与原有山西三晋国际城、晋中田森超市实习基地的合作,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实训基地建设,并探索挖掘深层次协作项目,如准备与晋中市最大超市——田森超市合作,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与新华物流签订"工学交替"的实习协议;并利用学校地处晋中市经济开发区与榆次工业园区的优势,园区内的更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力争与一批近期准备开工建设或立项的晋中市大型物流项目进行深层次合作,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范,提升校外实训的层次和水平.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项目校外基地
    仓储配送管理管理 新华物流、田森超市
    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 田森超市
    生产物流管理 太原富士康
    销售物流管理 三晋国际城
    (四)转变培养方式
    1.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激励教师开发使用多媒体课件、仿真环境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讲练结合、校内实训校外实践互促式、任务驱动式、顶岗实习式以及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实物操作、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并以参加省、国家物流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方向感.
    2.课程体系改革
    充分采纳专业建设委员会中来自"政企行校"专家对课程改革的建议,使课程设置与企业物流营运一线对接,弄清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应知应会内容,调整现有课程,形成初步的基于物流业务流程设置的、领域+模块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领域 模块 课程内容 培养目标
    职业基础领域 文化基础模块 "毛邓三"概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实用英语、计算机基础 主要培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基础能力、以通用能力培养为主、兼顾专业基础能力培养
    专业基础模块 物流基础、物流专业英语、物流经贸地理、经济学基础、物流法规
    职业技术领域 运输 运输实务、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培养本专业的职业技术能力、核心技能,使其具有除胜任主要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迁移能力,转化相关岗位工作的职业应变能力.
    仓储 商品学、仓储与配送管理
    配送 仓储与配送管理
    采购 采购实务
    营销 物流服务营销
    信息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与物流
    成本 基础会计、物流成本与管理
    管理 物流企业管理
    职业方向领域 企业物流管理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供应链管理 从事企业物流管理的专项能力
    国际物流 国贸理论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 从事国际物流的专项能力
    (1)核心课程建设
    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进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在分析区域及行业特点并进行未来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拟定建设《运输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管理》等优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标准的制定,特色教材的编写,网络平台的搭建等.
    课程建设项目内容与进度
    建设内容 2012年2013年
    课程体系建设 预期目标:
    逐步完善基于工作流程设置的、围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课程体系结构分析报告
    ②课程内容分析报告
    ③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调研、分析报告 预期目标:
    形成完善的基于物流业务流程设置的、围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①完善的课程体系
    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证明材料.
    ③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标准.
    优质核心课建设 预期目标:
    组建核心课程建设团队,落实课程负责人,开展2门数字化开放式平台网络课程建设
    验收要点:
    ①核心课程《运输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管理》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录像等的建设资料.
    ②按照院级精品课程标准,完成2门数字化开放式平台网络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
    校企共同参与建成2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1门以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其他1门以院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数字化开放式平台网络课程
    验收要点:
    ①完成2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②按照省级精品课标准完成1门核心课程建设
    ③按照院级精品课标准完成1门核心课程建设.
    (2)教材建设
    要确保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教材建设应采取选用优秀教材为主,编写特色教材为辅的原则,制定教材建设规划.
    ①.积极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正规出版社三年内出版的高职类教材.
    ②.规范和完善教材选用的程序和方法,选用教材先由任课教师提出,教研组集体研究决定,报系领导会议审核决定.
    ③.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估体系.每学期期末要征求学生与教师意见及时对教材进行评价,以决定下一学年教材的取舍.
    ④.及时向教师提供优秀教材信息和出版信息,建立优秀教材、新版教材样板库,供教师阅览选择.
    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国性高等职业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两年完成2门理实一体的校本教材编写,力争出版省级或国家级教材1本.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包"和"课程包"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系网站平台,配置共享型教学应用软件,建立教学信息交流平台,构建包括10--14个"课程包"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供学院相关专业教师教学和学生联机自主学习、测试等.
    (五)建设教学团队
    打造"理念先进、技能高超、善教会做、专兼互补"的一流教师团队.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构建校内校外"双师"队伍,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提升学历、提高技能、加强科研,形成本专业的一流教师团队.系部要求每位专任教师写出个人的"十二五"规划,在学历、职称、考证等方面大幅度提高.出台制度,使教师下企业定期化、制度化、课表化.力求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有目的地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使兼职教师的课时比例达总课时的40%以上.具体措施见下表:
    师资队伍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2011-----2012 2013
    1.培养 专业带头人 重点培养1名教师作为本专业带头人.通过到国内外高校培训、考察、交流、参加物流管理专业会议和教学研讨等方式,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能主持本专业及专业群教学改革、制定本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参加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领导课题的研究、对骨干教师进行指导等途径,提高专业带头人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行业和企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承担起重点专业建设领军人物的重担,带领本专业的发展.
    2.培养骨干教师 通过下企业、到相关院校进行调研、实习或专项进修、学历进修、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方式,继续培养2名骨干教师,作为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骨干力量. 新培养3名骨干教师,带动整体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新培养3名骨干教师,带动整体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4名讲授实践技能课,聘请2名企业技术权威、专家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对骨干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4名讲授实践技能课,聘请2名企业技术权威、专家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对骨干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4名讲授实践技能课,聘请2名企业技术权威、专家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使兼职教师的课时比例达到总课时40%以上.
    4."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提高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 继续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提高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 继续提升教师团队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教师双证比例达80%.
    5.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通过学历、职称、考证的提升、专家讲座、到兄弟院校学习、下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打造一支"能教会做,具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与进度
    项目(师资队伍) 现有基础 建设目标
    2012年2013年
    专业带头人(人) 1 1 0
    专业骨干教师(人) 6 3 3
    双师素质比例(%) 63% 85% 98%
    (六)实施第三方评价
    1.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校企合作,向企业提供对口技术服务.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利用人才集中、技术集中的优势,紧密围绕晋中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依据企业的发展水平,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每年能够帮助1-2个中小企业完善其现有物流管理模式,实现扩大影响,发挥现代物流规划的作用.
    (2)利用教学资源,为企业在岗人员进行培训.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实训中心等优势资源,面向物流从业人员,采用培训方式,结合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并计划两年内培训行业、企业各类人员2000人次,包括省内物流管理专业的中职师资培训.
    (3)推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概念推荐给相关企业,使一些小企业尽快脱离手工操作的传统物流模式,引进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从而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增强企业自己的竞争力.
    (4)促进行业建设和推广.
    搭建交流平台,推进晋中市的物流行业建设.正所谓行业搭台,企业唱戏,建设了完善的物流行业管理模式和交流平台,才能使我市的物流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逐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三元"式教学质量考核体系(附表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建立以理论、实践、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重视过程考核和平时考核,多种考核方式并举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创建以"三条主线网络"即"学院(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师"、"学院(学生处)——系部——辅导员——学生"、"学院——系部——家长——社会、企业"为主体,落实领导、企业、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六层次"进行层层评教评学.(附表2)
    同时,以"双证"获取率、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和平均工资等为评价标准,最终形成全视点、全方位、纵横交错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七)专业群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积聚成专业集群,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 以"建重点、共资源、齐发展"为目标,借助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提供资源共享和支持条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整体水平,满足企业岗位群或产业链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专业群建设内容及进度
    指导思想 围绕资源共享、系统整合、整体推进的原则,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发展.探索政校行企多元协同的办学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以专业划分教师教研活动的旧习,加强专业群内各专业教师的合作,实现教师队伍资源的优化配置;合力打造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2012年 以从事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探索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课程建设 2012年
    理顺各专业课程之间关系,拟定共享课程模块建设计划.
    共同开发建设《物流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4门共享课程.
    2013年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共建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项目.
    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 群内各专业师资资源共享,制定专业群教师集体教研活动计划,并贯彻落实,最终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除物流管理专业按照建设进度内容执行外,其它各专业在专任教师中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增加培养2名骨干教师,引进行业企业能工巧匠3名.
    2013年 建成"能教会做,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团队,教师"双证书"率达到60%-80%,兼职教师课时数不低于40%,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满意度在80%以上.
    实训基地建设 2012年
    建设校内共享实训室:新建运输模拟实训室和物流仓储配送实训室.
    建设校外共享实习基地:加强与新华物流,田森集团合作,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2013年 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并把建设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业群与行业企业共同发展.
    四、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总计(万元) 200 200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小计 50 50
    企业调研、参观学习费用 1 1
    课岗融通课程建设费用 5 5
    建教学资源库费用 20 20
    理实一体教室、教材费用 15 15
    教师下企业费用 3 3
    学生顶岗费用 6 6
    师资队伍建设 小计 30 30
    外出进修费用 10 10
    学历提升费用 6 6
    科研经费 7 7
    兼职教师费用 6 6
    教师考证费用 1 1
    校内外实训
    条件建设 小计 100 100
    完善物流模拟实训室费用 18 18
    仓储配送模拟实训室费用 80 80
    校外基地建设费用 2 2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小计 20 20
    购置设备费用 15 15
    购买软件费用 5 5
    五、专业建设预期效果分析
    通过两年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专业内涵建设将得到全面加强,实习实训条件明显改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深化,专业师资团队实力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区域物流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一)突出校企合作特色
    通过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学院紧邻晋中市若干大型物流园区的优势,突出"校中厂"、"厂中校"、"冠名班"等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工中有学、学中有工"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大大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明显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增长,就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好,学生起薪高,在同一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前茅.
    (二)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通过项目建设,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仿真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总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都有显著增长.校企合作共建,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 "四位一体"的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资源共享的示范性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一流的实训条件并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水平.
    (三)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通过项目建设,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和4-6名骨干教师,聘请6名左右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代表,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的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的综合职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项目建设,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依托,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等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供其它职业院校、企业共享.学院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工作,更加贴近于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企业对学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依存度逐步提高,物流企业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六、专业建设进度
    项目 2012年建设内容 2013年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 初步形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方案实施管理办法 形成有自身特色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课程体系建设 逐步完善基于工作流程设置的、围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形成完善的基于物流业务流程设置的、围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组建核心课程建设团队,落实课程负责人,开展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校企共同参与建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1门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其他3门达到院级精品课程标准
    教材建设 建成2门理实一体的校本教材 力争出版省级或国家级教材1本
    教学资源库建设 初步完成1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 完善2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6门专业课教学资源库的资料资源汇总工作.
    培养专业带头人 重点培养1名教师作为本专业带头人.通过到国内外高校培训、考察、交流、参加物流专业会议和教学研讨等方式,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能主持本专业及专业群教学改革、制定本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参加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领导课题的研究、对骨干教师进行指导等途径,提高专业带头人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行业和企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承担起重点专业建设领军人物的重担,带领本专业的发展
    培养骨干教师 新培养3名骨干教师,带动整体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新培养3名骨干教师,带动整体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4名讲授实践技能课,聘请2名企业技术权威、专家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对骨干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2——4名讲授实践技能课,聘请2名企业技术权威、专家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使兼职教师的课时比例达到总课时40%以上.
    "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提高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 提升教师团队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力求建设之后,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教师双证比例达8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产学建设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中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建立"工中有学、学中有工"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形式;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学校为企业进行在岗员工培训.
    修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办法";修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修订 "教师下企业管理办法". 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实训模式;
    校企共建冠名班,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完善并运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完善并运行"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完善并运行"教师下企业管理办法".
    校内实验实训建设 完成与供应商的洽谈,完成预购考察、可行性评估报告,初步完成实训室主要设备的一期采购,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完成实训室主要设备的二期采购、设备升级,完成部分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实训.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完成市场调研,加强与现有实习基地的交流合作,完成深层次工学结合实训模式探索报告(协议),完成1-2个新实训基地建设 完成市场调研,与3-4家物流企业签订"工学交替"的实习协议.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完成社会培训1000人次以上 完成社会培训1000人次以上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商贸物流园区建设方案  物流园区规划方案  物流园区解决方案  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方案  新津物流园区规划方案  物流园区建设方案  物流园区管理机构设置  物流园区物业管理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