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届奥运会会歌 > 文献综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 文献综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8-01-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1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文献综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辽阳研究生课程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面对全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势,信息技术应该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这更是一个有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课程整合的几种形式等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培养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其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各国的共识.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也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和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和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设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 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从本人参与的国家级"十五"电教课题和学校的教学实践出发,研究和探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基本的"信息素养"包括:
    1,信息获取的能力.根据学习要求,能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将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的能力.通过归纳,综合,抽象和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指在创造活动中或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真正的计算机教学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学,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如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要用到猜测,归纳和推理的思维方法,如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中往往是从1,2,3…等简单情况入手,归纳出解题的途径,总结抽象出规律,最后编写计算机程序.
    3,优化学生思维品质.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上机操作通过手,眼,脑的并用,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每一次操作的成功,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而能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层面,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根本性推动作用.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的需求,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媒体的特性,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实施为最大目的,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第24届夏季奥运会会歌  第8届奥运会会歌  29届奥运会会歌  中文版24届奥运会会歌  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  第25届奥运会会歌  第27届奥运会会歌  第24届奥运会会歌  24届奥运会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