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导向课程开发 >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
  •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10-1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

     

    姜金鑫

    (东南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对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进行探讨,提出工作过程导向实践性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具体构建和实施。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___ 实践性课程___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01(2008)05-0031-04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的提出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并不断深入,逐渐由大量借鉴外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走向职业教育课程的自主开发。然而在现实中,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很大程度上仍是以课堂教学的课程为主,大多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还是围绕学科性课堂教学进行,很少能以实践为中心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实践性课程往往沦为一种辅助性课程。与此同时,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往往也流于形式,大多是作为一种课堂式教学的补充和辅助,并不能达到从实践中学习和进行能力培养的目标。这一状况的形成,一部分是因为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部分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不全面、不深入所致,因此重视和加强职教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是提高职教课程开发质量的一个中心环节。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教育目标,学习者和学习对象(内容)。首先,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与普通教育课程的不同。其次,职业教育的学习者在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上也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当前这方面讨论最多的就是职教学生中的大多数具有形象思维倾向。学习者的形象思维认知倾向决定了学习者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情景中去认知和学习,这一特点应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中得到集中的体现。第三,职业教育学习对象(内容)的性质和属性也是影响职业教育课程概念的关键因素,学习对象属性和性质的不同在课程构建上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职业教育的学习对象(内容)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内容和所需的能力等,这一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正是基于对学习对象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中更应该着眼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发。

          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工作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任务,同时还包括工作实施的条件、环境及情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条件等,这些都是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所要认知、熟悉的及所要具备的。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必然要以实践活动来展开,实践性是这一课程的中心属性。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也就是说,课程活动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设定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而这些情境必须是构成工作任务内容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建立在行为主义构建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行动导向是“做中学”这一朴素思想的集中反映,其研究的最主要任务是分析和探索如何在行为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以及行动(为)技能的获得。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的构建

          如何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呢?针对这一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可以归纳出以下几项主要构建原则。

          首先,以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以问题为中心是保证学生进行预期学习的最基本手段。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需要围绕预先设定的问题来进行。这些问题是工作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其中包含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相应的认知和技能获取的过程。

          其次,设置必要的工作情景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和条件。工作情景是工作任务和问题发生的基础性因素,是任务实施和问题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在设置工作情景的条件下构建工作任务和问题。针对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工作任务可以安排和设置必要的工作情景,而不需要完全再现所有工作情景。

          第三,根据整合性认知构建工作过程导向实践性课程内容。之所以称之为整合性认知是因为行为认知并不是按照由事物的一个局部然后顺之进入下一个相关局部的认知顺序来完成对事物的认知学习,而是先进行事物的整体把握,也就是进行整体性认知,然后进行认知细化。现实中这种认知并不是直观的线性展开,而是呈现层次(面)化的展开,即在总体认知把握的基础上由外侧递进到内部。如学习开车,当告诉学员如何进行汽车点火操作时,他们不是想到发动机的工作机理,而是对当即见到的其他控件功能和作用产生疑问。在总体把握外部控件的功能后,这一认知流方向才能继续深入,例如会思考为什么这些控件会产生相应的功能等。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利益导向工作总结  结果导向培训课程  非开挖导向仪器技巧  风险导向审计  非开挖导向招聘  行为导向教学法  市场导向工业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总结  目标导向备考法